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三道四版     
《新天地》2006,(2)
《小留学生》编造富孩子童话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小留学生》明显是在编造富人的童话故事。在这部剧里看到的只是小留学生们在国外斗富比阔,住的是豪华洋房,身边是英俊的西方帅哥,中国女孩子特别受欢迎。小留学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演义》识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愚谓研究古典小说,不可忽视对作品具体小问题的探索。能识小,然后始能识大。往在《稗圃捃屑》一文(《古典文学论丛》第五辑)有《〈三国演义〉据《资治通鉴》例》、《关羽与赤兔马》二目,亦《三国志演义》识小之作。兹五题,不值大雅方家之一哂也。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 ,是恩格斯推荐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学习《小逻辑》的目的 ,在于训练思维 ,培养创造性头脑。青年大学生学点《小逻辑》 ,对于提高认识能力 ,学好专业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影《小时代》系列以进行时的方式讲述了四个少女的青春、梦想,体现了小时代视阈下的“中国梦”叙述。与宏大叙事相反,它是一种“小”叙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小”叙述,它并不反抗体制,甚至某种程度上,不自觉与体制达成共谋。它也是消费时代的小叙述。《小时代》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选择“郭敬明”为经典的青少年群体在消费文化浪潮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诉求;郭敬明的小说和电影,成为了这群青少年最佳的自我替代性叙述文本。电影《小时代》的粉丝中,以女性青少年居多,某种意义上,《小时代》是中小城市爱做梦的女性青少年的欲望替代叙述,它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建构、镜像语言风格与“酷”行为模式四个方面,塑造了当下女性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畅销作品,中国当代作家郭敬明的《小时代》属于消费时代的产物,对文学的批评不能仅以一种想象的标准衡量,而应结合时代特征,《小时代》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一种真实生存状态。我们在阐述消费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消费文化对郭敬明小说《小时代》创作的影响,具体探讨了作品中的青年亚文化、青年男女爱情和时尚化倾向在消费时代的独特呈现。  相似文献   

6.
阿·林格伦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瑞典女作家。她塑造的小淘气包形象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本文分析林格伦的小淘气包形象,是依据林格伦的有关小淘气包形象作品的全部中译本:《淘气包埃米尔》、《疯丫头玛迪琴的故事》、《玛迪琴懂事了》、《长袜子皮皮的故事》,《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小飞人又飞了》与《小飞人新奇遇记》。其中,前三篇为小说,后四篇为童话。从篇目的数量上看,它们还不到林格伦全部创作的十分之一,肯定有若干小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股权日益分散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拥有人数众多的小股东。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大股东、公司经营管理层和收购者为各自的利益,往往侵犯小股东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值此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修改之际,笔者论述了上市公司收购中小股东权益的立法、司法及社会自力救济等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小世界》的狂欢化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世界》是 2 0世纪 90年代译介到中国大陆的最有影响的英国当代小说。但在近十年的研究中 ,该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狂欢化精神却鲜有人论及。文章从洛奇创作与巴赫金理论的联系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对此作了阐释 :第一部分揭示《小世界》的主要情节内容、人物特征、“小世界”场景与中世纪民间广场的一致性及其复调、空间形式 ;第二部分从故事来源、主题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阐明《小世界》是对中古骑士传奇 (亚瑟王传奇 )的戏仿 ;第三部分分析《小世界》的主题意蕴 (荒芜与拯救 )和语言形式 (庄严与谐谑 )的正反同体性。文章认为《小世界》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带书旅行     
【金凤文学社简介】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中心学校金凤文学社创办于2001年秋,指导教师刘玉贵。她以《金凤报》为平台,秉持抒写少年风采,反映校园生活的办刊理念,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文学新苗。9年来有100余名小社员的习作分别发表在《德育报》、《小作家报》、《获奖作  相似文献   

10.
蒋显经 《老友》2012,(4):68-68
我与《老友》有过一段文字情缘。2009年.我的一首小诗《种茶小吟》在《老友》刊登,给了我很大鼓舞;不久,我写的《奋蹄夕阳乐奉献》又有幸被发表;后来,我的一篇征文《从赤脚老师到公办老师》又被采用,实是人生写作路上的大喜事。从此,我一有空就给《老友》写稿、投稿。《老友》真是我退休以后的相知伴侣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1.
“女桑”一词最初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对其含义,历来注释不一,具有代表性的是毛传,郑笺,《朱熹集传》,郭璞注,《辞源》,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结合诗文内容来看,“女桑”应释为“柔长的小桑枝”,其中“女”字合有“小”、“嫩”、“柔”、“弱”等义。在后世典籍中,“女桑”已变成“小桑树”之义,但这已经不是《诗经》中“女桑”的最初含义了。  相似文献   

12.
《小逻辑》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郑又成教授的新著《黑格尔〈小逻辑〉解读》一书,是一本研读《小逻辑》的导读性著作,具有注重世界观、突出方法论、紧扣闪光点、挖掘新意蕴的特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讲故事的方式、情感的类型、人性的表现三个角度将张爱玲《小团圆》中的"小团圆"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大团圆"作一比较,指出《小团圆》是个体意识的零碎记录,由一个个小故事拼接而成,不像"大团圆"的情节起承转合一应俱全;《小团圆》的核心内容是私人的残缺的情感——不完整的母爱与父爱、稍纵即逝的爱情,而在"大团圆"的故事中,母慈父严,夫妻举案齐眉,天长地久,这些个人的情感只占小小的比例,多被功成名就、定国安邦的豪情冲淡;《小团圆》着重表现人性中"小"的一面——纵情、重利、贪生,作者对这些不做彻底的道德评判,而"大团圆"有着明确的道德判断,讴歌大公无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等人性中较伟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小世界》是英国校园小说家戴维·洛奇的代表作,是其最成功的作品。该作品不仅受到学界的好评,获得了重要的奖项,而且受到读者们的普遍欢迎。这部小说在叙事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对聚焦的灵活运用。《小世界》总体上是全知型的外部聚焦,但是在不同的部分对聚焦权进行了灵活地调节和控制,在叙述过程中有时也采用了人物的内部聚焦。本文将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和主题表现等方面对《小世界》体现的复杂的聚焦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函     
编辑先生: 贵刊2006年5期刊有拙文《“如畏考妣”辨》一文,最近重新翻阅,发现有两处错误,请予更正。 1.《汉语小词典》误,应为《汉语成语小词典》。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5):53-57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常以苍凉著称,她的许多小说,诸如《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开头都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副苍凉的意境,《小团圆》也不例外,在《小团圆》中她把这种苍凉文风发挥到极致。关于《小团圆》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综观这些学术成果,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都是小说是否为作者的自叙传、"张胡之恋"的内涵、张爱玲的妇女观等,对小说的苍凉文风关注不够。通过研读文本,可以看出《小团圆》虽然是自叙传,反映了张爱玲的少年生活、求学经历、爱情遭遇、母女关系等,但又不同于自叙传,它来源于张爱玲的生活积累,同时又有张爱玲的匠心独运,它反映了张爱玲高超的创作技巧,特别是张爱玲对苍凉风格的选取运用。张爱玲在故事的编排、人物形象的设计、意境的营造方面,都给小说打上了苍凉的底色。她在《小团圆》中编织的破碎的家国梦、难圆的闺阁梦,塑造的盛九莉、邵之雍、蕊秋、盛九林等可悲可怜的人物形象,营造的大考前的早晨、晚唐的月亮、木雕的鸟等紧张或冰冷的意境意象,揭示了乱世背景下浮世生活的不可预测和难以把握、爱情的短暂和失去难再得、每个生命或物质个体的微不足道。她冷冷的地撕开了生命华美的袍,使人在看到生命本真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小团圆》让人在张爱玲去世20多年后,读之仍不免叹惋,它是张爱玲的人生感悟,也是张爱玲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张爱玲悲剧意识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 拙稿《〈物理小识〉著作考》在《江淮论坛》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后,今年三月我有机会到北京各图书馆查到一些新资料,特作此续考。《物理小识》为方以智的中期著作,北京图书馆藏《青原山志略》内有方以智的《随寓说》云:“揭子宣刻我中年之《物理小识》,入(?)(当为篆文“(?)”的印刷体,入(?)为人名——引者注)大好之,因与子宣穷天学、究物理。儿子中德、中通至,中德与言史疑及决事;中通精算法、律吕、等韵,与之详解,入(?)皆得其概。”(《青原山志略》卷五)方以智的这段话,有力地证实了《物理小识》为其中年之作。  相似文献   

18.
阎琦教授裒辑发表在各学报、报刊的旧作而成《识小集》一书,这比起他分量颇重的专门著作,如《韩诗论稿》《韩愈评传》(合撰)《韩昌黎文学传论》(合撰)《韩昌黎文集注释》《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合撰)等,似乎是零散"小识"。然而它们也大部分是围绕李白研究、韩愈研究等唐代文学研究界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的,则书名所谓"识小"者,非所识对象之"小"也。阎先生遵从乾嘉学派以及近代陈寅恪、钱锺书、程千帆等人的治学之路,强调"既要有考订者微观的目光,还要有评论者宏观的目光,再加上艺术鉴赏者的目光。以微观  相似文献   

19.
《小红帽》是童话的代表作之一。动漫作品对《小红帽》的改编方式有忠实、添加、取意、非改编和后现代几种,其主题有原作基础和女权主义思想的指导。以《小红帽》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体现着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对其恰当的改编,能推动当前动漫作品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近五年的研究,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起先生的教育部项目"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董湘琴《松游小唱》校注、整理与研究"顺利完成,新著《<松游小唱>点校》正式出版。清末羌族诗人董湘琴的"小唱体"万言长诗《松游小唱》,是近年四川省在整理四川近代文学遗产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