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用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所以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重视词类活用的问题。什么叫词类活用呢?郭锡良同志主编的《古代汉语》:“汉语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词类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诃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例如《荀子·劝学》:‘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的‘水’本是个名词,这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这就叫词类活用。”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理解词类活用的定义。要注意词类活用和词的本用的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区  相似文献   

2.
经过5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我国语法学界对汉语的词是可以分类这一点似已无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词类划分的问题都已解决。事实上,一俟涉及具体问题,探讨具体词类划分时,各家在词类划分标准上的分歧就显露出来。分类标准的分歧不仅严重影响词类本身的划分,而且使人们对汉语是否有狭义语法中的词类这个似乎早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疑虑。而且,随着现代语言研究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语词的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陆烨 《学术交流》2012,(6):147-149
由心理空间认知理论出发,提出转喻整合概念,指出转喻整合机制在词类与词义转化过程中起到更加基础的作用,这不同于将隐喻功能放在突出地位的传统认识。整合机制用意义范畴到子范畴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词类和词义的生成,更清楚地解释各词类突显的特征,并帮助平行地看待突显不同子范畴而生成的不同词类。这一新视角弥补了传统隐喻理论的局限性,有助于客观地看待各种词类在生成过程中所属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4.
试论词的兼类和转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这是我国语法学界多数人对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张。但是,“定类”是否还可以兼其他的类?“定词”是否还可以有临时转为其他类的词?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为了叙述方便,称前一种现象为兼类,后一种现象为转类。 词类和划分词类的目的 什么是词类?不同的语法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给词类下过不同的定义。早期的关于词类的定义,可以王力先生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词类是可以在字典中标明的,是就词的本身可以辨认,不必等它进入句子里才能决定的。”①他又说:“至于中国的词呢?它们完全没有词类标记、正好…  相似文献   

5.
由于汉语缺少形态,词类和句法成分也没有整齐的对应关系,所以形态标准和句法成分标准不适合汉语词类划分。"词汇/语法范畴"和"形态、意义、功能三结合"等多标准不合乎逻辑。意义标准适合各类词的典型成员,但不适合其非典型成员,无法贯彻到底。功能标准明确管用,只是无从入手,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论证。以意义为基础的功能标准,首先按意义确定某一或某些词类的典型成员,继之以功能标准确定其他成员,避免了循环论证,是汉语词类划分的可行性标准。  相似文献   

6.
美国语言学家查尔斯.弗里斯在语言研究科学性、实证性原则指导下,是第一个尝试语料库驱动研究的人。他的研究启示当代语料库驱动语言学应审慎对待传统词类划分,在对词类体系进行完善与全面否定之间取得平衡;反思新旧语言学理论守成与创新的关系;反思库容与技术的制约效应以及对创新的期盼,在技术可行与文本可用的张力中把握机遇与挑战;反思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数据定性归属及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7.
所谓现代汉语形容词下位次类划分的本质分类,就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形容词这一基本词类下位次类归属问题的研究,按照现代汉语形容词下位次类的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构建现代汉语形容词下位次类的分类系统、资料存取系统。它是正确界定现代汉语形容词理论研究次本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未来走向是向应用型发展的观点,并指出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语义问题、词类问题、句型问题、语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卫东 《社科纵横》2009,24(6):147-149
本文围绕陆俭明、李临定、马庆株、张斌等先生在词类小类划分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肯定了小类划分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蒋卓轩 《生存》2020,(10):0190-0191
俄语中的代词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词类,它只具有概括性的指代功能,当代词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时,代词才具有实际意义,从而使得产生附加的语义特征,这些附加的语义特征可以表达交际双方的主观态度。所以语境对人称代词的语义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语义和语用不可分离,通过对人称代词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希望可以更为清晰地明确人称代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而指导俄语实践,提高交际者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7,(8):176-178
转喻模式发生在同一事件认知模型中,表示的是一种邻近关系,即用一个认知上凸显的事物代表或联想到另一个相关联的事物。转喻是词义拓展和词类转换的重要途径。词汇教学运用转喻认知机制有助于学生了解词性转换的理据,激发联想并扩大学生词汇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四声”与词义、“四声”与词性两大方面对《四书集注》中的“四声别义”现象进行了分类辨析,得出了“四声别义”是汉语语词一种特殊的派生方式”,这一新观点,并从两个方面对“词类活用”说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张虹 《学术交流》2012,(5):146-148
当代汉语对进入的外来词除了单纯的吸收以外,还根据汉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对其进行了改造,以适应汉语的语义系统。外来词在使用中出现了多种词类活用现象。我们在承认这些新特点给现代汉语带来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带来的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良倾向,及时讨论有原则地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词汇教学包括教授词汇的读音规则、构词法,要掌握它们的词义及词类,更要掌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就要求教师应科学地、系统地把单词教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第一点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斯波斯克(B.Spolsky)认为,外语学习动机本身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待学习外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学习这种语言而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陆长缨 《浙江学刊》2001,(1):180-185
比较是人类共同的逻辑思维概念,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义范畴.本文从四个比较方面、两种比较维度和三级比较关系出发,就英汉比较结构的主要异同分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对比(1)涉及词类及句法功能;(2)等级词显性比较与隐性比较;(3)比较维度一维/二维比较与一维比较;(4)比较关系三级/二级系统与二级系统;(5)基本比较格式多样化的复杂句结构与单一化的简单句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北京话里的特殊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方言里的量词 ,大都可以视为其所在方言的特征词 ,体现不同方言之间词汇上的区别特征[1] 。另外 ,作为名词的“陪衬”[2 ] ,量词往往属于常用、多义、相对活跃的词类。因此 ,一种方言里的量词还能为我们探究此种方言的特点与变异提供材料和线索 ,包括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北京话有自己的量词系统 ,其中一部分已经与普通话重合 ,另一部分则与普通话、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有很多不同 ,可以看作北京话里的特殊量词  相似文献   

17.
一自从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创立了汉语语法学,在近—个世纪的发展中,汉语语法学确实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绩斐然。但是另一方面,汉语语法学中的—些基本问题,如词类问题、主宾语问题、单复句问题等,至今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这究竟是为什么?当然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汉语语法有着区别于印欧系语言的根本特点,有着“不同于《马氏文通》以来几乎全部汉语语法学者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这些系统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相似文献   

18.
“非谓形容词”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任先生曾指出:“只能修饰名词,不能做谓语的形容词,严格地说,没有”。这个观点代表了早一些时候汉语语法学界对于形容词的普遍认识。近年来的“非谓形容词”一说,引起了语法学界对形容词的重新认识。现在,几乎在所有涉及形容词的语法论述中,都接受了“非谓形容词”这个范畴。不过,笔者通过一些观察和分析,觉得提出“非谓形容词”这一范畴的立论和取证,尚有不少疑点,所以在此不揣浅陋,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就教于语法学界的前辈和同行。1.根据汉语语法研究中普遍接受的观点,划分词类依据三条标准:句法功能、司法形态和抽象意义。一般在分析“非谓形容词”(以下简称“非谓”)时,也运用了这三条标准,我们也就先以这三条标准为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之交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98年2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一教授所著《汉语语法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就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这本书的最突出特点(也正是作者的治学风格)是:在务实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论稿》运用分布理论,按着功能分类的原则,考察了现代汉语的动词名词兼类问题,探讨了形容词、动词下位分类问题。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首先提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之说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陈一《试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这一成果受到著…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学是中国语言学诸分支学科中起步较晚却发展最快、影响面最广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札德提出模糊集后,模糊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学者发表了数百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模糊语言学专著,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语言科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模糊学研究初期,还存在着对模糊理解意见不一的现象,术语混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后继研究者只有了解了模糊本质,掌握模糊内涵,才能将模糊学的研究导向深入,找到学科、概念间的切入点,实现模糊学和其它学科、概念的有机结合。鉴于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模糊概念,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的模糊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