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剖析隆林彝族为应对生命的意义以及为向主流社会求同而建构家屋的历史过程。通过供奉祖灵,繁育后代,成为祖灵的生命历程,彝族依照祖灵信仰完成自我生命的意义建构。清中期随着改土归流的深化,在宗族制度为主导的国家秩序的支配下,承载祖灵信仰的神圣空间从祖灵崖转移到了家屋之中,通过在家屋之内实践个体从供奉祖灵繁育后人到成为祖灵的转化,家屋变成了生命意义转化的神圣空间,是祖灵与后人共同栖居之所。正是为了因应清代改土归流历程中各种力量的推动和主动谋求保全族群信仰的两难选择中,彝族形成了以自我的家为中心向边缘扩散的家屋社会。  相似文献   

2.
宜州"百姓人"建造家屋的过程是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过程.透过家屋文化以及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可以折射出人们建房的最大动力,在于既能获得又能延续家屋的孕育力.家屋的建构与人观是叠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村落公共空间是区别于私人宅院的一个村民共有的、重要的公共场所,是村民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仪式集会、游艺游戏的场所,同时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承村落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情趣。就西藏广大的乡村而言,其公共空间涵盖的范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诸如村委会、甜茶馆、寺庙、道路、晒场、山川等等。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因权力、职业、长幼、性别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体现出鲜明的阶序关系。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空间为分析视角,对该村村落公共空间,以及此空间内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晓宁 《民族学刊》2022,13(7):50-56, 143
表征的空间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议题,但在民族村寨领域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民族村寨空间生产是关于空间-人-文化三者共存秩序的复杂建构过程,其中村民弱小、碎片的空间实践机制研究有待加强。本文以一 个移民羌村为案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微观视角出发,对羌村的居住信仰、释比信仰、习俗信仪、羌年祭典四个方面信仰习俗的空间化表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空间-人-文化三元互动中,羌民弱小、碎片化的空间实践使特定信仰习俗得以自洽地存续,新村表征的空间背后既是羌民“化他乡为故乡”的主体性呈现,更是羌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持守。  相似文献   

5.
从仪式的角度考察神山、家屋与寺院,发现三者在空间象征上具有同构性。结合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教义,能看到宇宙三界、须弥山、曼荼罗是仪式象征空间的原型模式。反映在建筑景观上,呈现为:立面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层;中心柱是宇宙之轴的象征;平面空间从神圣中心向四极展开。此外,转山、叩拜等仪式行为也从身体体验性方面界定了空间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打造生命:龙脊壮族竖房活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壮人竖房过程进行深度描写的基础上 ,就家屋生命体的构成 ,家屋与人的关系以及家屋孕育力量的来源等问题进行探讨 ,指出龙脊壮人竖房如育人 ,讨偶者、给偶者、庚兄弟以及村邻都参与了竖房实践并在打造房屋的生命与力量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方村是海南省一个人口较多的美孚黎方言村落.20世纪50年代,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曾对其进行了包括婚姻制度在内的诸多方面较为详尽的田野调查.文章以这些调查为蓝本,通过再次的调查走访,揭示出美孚黎婚姻制度六十年来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即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锲入现代文化元素而蓬勃发展;传统与现代共同建构出当代美孚黎婚姻制度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郑洲 《民族学刊》2021,12(2):68-75, 100
本文立足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背景,以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对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内涵、文化设施建设与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生成的内在逻辑进行理论解读;然后重点从原生性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与再生性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西藏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建设实践困境;最后从空间规划、资源整合、功能创新以及环境改善等角度提出了西藏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系统建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刑侦剧不能局限于剧情内容本身的惊险曲折,还要承担起文化输出、传播我国国家正义、法制力量和社会公正和谐意识形态的任务。空间政治学认为,空间的建构是带有一定政治倾向的,空间不是简单意味着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这一理论为本文理解近年来我国网络刑侦剧通过人物身份、叙事驱动和视听语言来建构空间政治、强化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西藏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藏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文章选取了江孜县的班觉伦布村为个案,用社会学方法描述了班村农民的基本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班村经济的新发展,同时还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班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文章认为,只有充分利用和适应市场,西藏农村才能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相关问题与城镇化扣旅游业并行发展密切相关,小城镇作为一类特殊的社区在社会空间的物质原型上以街道和庭院元素为主导,社会空间的主体与关系网络呈现出了旅游开发前后的不同,文章提出了对应于新的旅游场域的四大主体,并对其关系网络进行了初步交代.以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互动的视角对漓江流域的三个旅游小城镇的社会空间问题,分别从宏观的社会空间结构形态、中观层次的街区与旅游兴衰和微观层次的旅游场域的形成和运行做交代,尤其对其中的文化资本的生成和表现形式以及再生产给予了相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不同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土族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不断进行自身的调适和建构,在民族信仰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内向性、宗法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本文以村寺和祠堂为视角,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对之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C村的实地调查,对该村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即“生态合作社”模式进行了分析。经田野调查发现,该模式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纳入乡村振兴的范畴内,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农牧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政府项目扶持地方生态保护、垃圾分类换物激励模式、生态燃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具体途径,让当地老百姓有机会入股“生态合作社”并获得年底分红。C村“党组织+合作社+农牧户”的富民模式,不仅给C村的村民带来了实际上的经济收入,还为巩固西藏偏远地区的脱贫攻坚胜利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侗寨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空间重构,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生存和健康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环境,以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精神,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从而造就我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文化空间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小柳 《民族研究》2012,(1):51-60,109
在空间理论的启发下,基于对广西凌云县背陇瑶搬迁扶贫安置点居民日常生活的实地调查,本文揭示了当地瑶族移民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物质性空间和空间意义的过程,展示了在其新的家园空间建构中出现的社会文化变迁,指出了新家园的附属性和脆弱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文化空间作为古镇中最富活力的因素之一,在古镇的保护与复兴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古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空间代表了时间维度上的文化积淀与演变,也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层面的客观反映,塑造了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当下文化空间的构建与古镇的保护和复兴息息相关,也为古镇注入了新的地域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类健康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也是重要的目标.文章对那曲地区聂荣县尼玛乡的两个村(4村和9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游牧民定居前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家庭劳务分工、妇女地位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牧民健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藏彝走廊区域的四川松潘羌寨守护神空间中存在两类文化建构,一类塑造村寨空间和社会关系,一类表达族群空间分布记忆。两类文化建构蕴含羌寨区分和联系的空间逻辑,呈现羌寨空间、信仰、社会和族群相互运作特征。羌寨守护神个案扩大藏彝走廊宗教空间研究范围,同时起到让人们反思和拓展人类学空间研究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瑞娟 《民族学刊》2015,6(5):64-70,115-117
性别研究是当代人类学最具开创性与争议性的领域之一。性别建构反映了不同文化体系对两性分工与社会地位的规范,由此衍生的性别隐喻则体现了不同文化实践与建构的差别。摩梭人对女性性别的多元建构为我们研究女性性别建构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难得的个案。本文从空间分类、语言建构、亲属制度、宗教信仰、人观象征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把女性性别建构放在整体文化脉络中了解与把握,将使女性性别建构拥有更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何一民  廖羽含 《民族学刊》2021,12(12):30-37, 127
早在上万年前藏族先民就不畏艰难险阻,在雪域高原进行各种活动,并寻觅适合人居的生态空间,建立了早期的聚落。生态居住环境的营造是藏民族人居智慧的重要体现,藏民族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生态宜居空间的选择。藏民族生态宜居空间的选择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西藏早期先民对生态宜居空间的选择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临水而居与生态宜居空间的选择,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是西藏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最早的部落和氏族所建立的小邦及早期城市就主要集中分布在该流域;二是依山而建与生态宜居空间的营建,藏族先民在城市聚落选址方面不仅重视宏观区位的选择,同时也高度重视微观地理空间的选择,充分考虑其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特别对气温、降水、季风等高原气候特点的考虑。因此可以说,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是西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建筑理念和选址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