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什么是政党的先进性的理论观点入手,现实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所在.进一步阐明,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就是说,一个政党如果她能够代表并且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她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她就是先进的,否则就不是先进的.所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是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到底就是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就是我们要牢牢把握的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2.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必须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基础上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祝星 《江海纵横》2005,(5):27-27
人大及其常委会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且也是替人民群众说话办事的民意机关。忠实代表人民的意愿,对人民负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不仅是人大工作的价值取向和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说,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大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强化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对克服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及永葆主流地位具有深刻的启示。人民主体性弱化和价值主体错位是导致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主要根源。只有强化人民主体性才能克服核心价值体系的“边缘化危机”,才能巩固其主流地位。因而,必须要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不断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反思和自觉,提升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习近平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价值立场与态度,它包含价值目标、价值选择标准、价值实现条件3个部分: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价值目标要求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治国理政价值标准的哲学依据,它要求要将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性;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实现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以“建构完善的制度体制”为保障和条件,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6.
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何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第二,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意义或者说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的自在即为自己而在.  相似文献   

7.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体现了权力的受命者与服务对象的辩证关系.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是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80年光辉历程 ,实质上就是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过程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争取和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奋斗过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除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党一直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 ;党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 ,关键是要始终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要在新形势下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必须正确认识党群关系 ,反对和防止权力腐败 ,协调好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执政"这一新概念.民主执政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最佳路径、最优选择在于:一是发展党内民主:二是发展人民民主;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包括党的执政权力在内的所有公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