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探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西部开发为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法律制度、健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张金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144-149
伴随改革的深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浪潮悄然出现。尤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老城市不断得到更新改建,新城市不断涌现,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带来了未曾面对的新事物、新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已不能涵盖全部,有些条款亦显得不合时宜,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3.
刘国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30-3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组成部分。通过宪政的视角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宪政的关系,对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和宪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虽经历了60多年的实践,但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诸如自治地方形式单一、自治机关组成和自治地方干部配备不够合理、自治权难以落实等;这些"瑕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权利的行使,同时已成为发展的障碍,制约了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将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5.
刘志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Z2)
东西部地区差异的拉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它有违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精神。本文从法律角度对西部大开发进行了思考 ,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制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大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民族法上的中国特色,最主要体现为民族区域自治。保有和加强民族法上的中国特色,就是要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根本准则,制定民族法律时,既要符合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又要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既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又最集中地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的特殊利益和特殊要求。民族法制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民族法律体系形成与完善的基础,民族立法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是中国特色民族法律体系形成与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毛公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3)
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巨大的优越性.要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国内的民族问题,必须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信,当前,坚定制度自信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制度自信离不开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新形势下应着力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问题,完善和落实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问题,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和变通权.坚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需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建立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8.
付子堂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5-11
西部大开发不仅应当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与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而且还必须适应建设法治国家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法律功能 ,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获得宪法的确认 ,并要求进行法律观念创新、法律制度创新、法律机制创新和法律行为创新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政治保障,不容动摇。坚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在于:它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族情的结合;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不是"民族自治",也不是民族一体化;它拥有符合现代国家建构要求的政治优势,既充分保证国家主权统一,又符合现代社会正义与公正的价值理念。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需要从培育公民身份认同和中华民族国族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利益协调机制和积极推进协商民主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试论制度创新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润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2):36-39
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西部大开发必须重视制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鉴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中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们应立足西部实际 ,遵循制度创新的内在机制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施全面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但要加速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缩小民族自治地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繁荣的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落实并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92-99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结合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实践,所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于民族与区域两大因素要相辅相成。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近40年,且市场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影响,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内容就必须随时代变迁而适当完善。完善的基础仍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完善的核心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最终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中的一个创新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少数民族及其权利的保护是国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以广西壮族为例,阐述壮族这个古老民族的基本权利的保护现状,总结分析广西壮民族的基本权利保障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为鉴,探求如何更好地保障广西壮民族的基本权利,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来更好地维护我国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田钒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3):1-8
《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对相关问题虽然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与《宪法》第115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条规定的“使自治机关有大于一般地方的自主权”的原则存在冲突,致使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失去了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二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或其他国家规定并没有对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使得有关国家机关的职责履行缺乏有效的规则约束。为此,应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进行修改,明确指出所援
引的法律或其他规定的具体名称或内容,为立法者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引,以更好地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应对《土地管
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冲突的法律规定进行修改,以切实保障自治机关在自然资源
开发、金融管理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5.
宋玉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86-88
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和解决了一系列发展中的民族问题,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组织保障、自治实现形式、自治机关民族化和自治机关设置、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及政策等方面讨论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及实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加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权利保障和自治权的行使,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字振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11-115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保障,发展生产力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任务,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基础,培养民族干部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在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注意处理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与非自治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要注意民族内部各支系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打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