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入门",乃至"入室",必须讲求"读",务必在朗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本文从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朗读。朗读记忆质量学生学习英语,"说"的环境要自己创造,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老师讲,跟同学说,除此之外,最妙的补足措施就是朗读。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以教学带朗读,以朗读促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习英语贵在朗读。若熟读成诵,便积累丰富,必然促进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本文阐述了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朗读教学的形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何平 《科学咨询》2008,(18):23-23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叶圣陶老先生的精辟见解是"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逐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呢?叶老先生又说"阅读本身就是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在不断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所以在浯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是十分必委的.  相似文献   

5.
邬静 《科学咨询》2008,(20):58-58
从诗歌本身的特点来看,反复诵读,"死" 读硬记,能很好的帮助学生领会到诗歌的精髓,达到读诗的最佳境界.清末阅读学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洪镇涛先生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髓之一。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培养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中职校没有早读课,课堂读书声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的学生好像不会读课文了,说一段通顺流利的话都难了,甚至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都有点困难,所以我建议,在语文课堂中多留时间朗读。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这  相似文献   

8.
李自蓉 《科学咨询》2009,(10):49-49
新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作,老舍先生的.我渴单能上出作者的心声,让学生随着作者的足迹去倾听大自然美妙的音律,课后我有如此感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之花,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读"中去品味,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目前,尽管诸多的语文老师对朗读教学已不再轻视,尽管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仍很不够,对朗读教学的认识理念仍很陈旧、落后,课堂朗读教学仍缺乏具体的指导和有力的教学措施。有鉴于此,笔者就朗读教学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相似文献   

11.
甘玉 《科学咨询》2013,(8):74-75
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怎样读?读出目标的层次性。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  相似文献   

12.
新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作,老舍先生的。我渴望能上出作者的心声,让学生随着作者的足迹去倾听大自然美妙的音律,课后我有如此感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之花,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读"中去品味,去倾听"花"开  相似文献   

13.
朗读教学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改革以来,朗读教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很多教师无可避免的还沿用过去的经验,不愿与时俱进地沿着新课程的方向迈进.由此,反思存在中不合理的,链接朗读教学新的方向,实现语文教学新步履的迈进,就显得很有积极意义了.  相似文献   

14.
潘欣 《决策探索》2014,(20):59-59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训练有助于积累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等问题.为此,笔者初步探索出精选练点,锤锤有声;形式多样,合理运用等几点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努力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能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和进行口头语言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地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读"、"说"两方面教给方法。一、从读入手,以读促说口语训练贯穿着两条线,一是朗读,二是说话,这两条线互相交错,螺旋式深入,朗读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为说话准确、  相似文献   

17.
"浓浓的读书味、静静的思考味,融融的对话味",这是时下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三种味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朗读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最终达到"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悟"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可以这样说,不读就不是语文教学,也就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进行"读"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可根据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侧重、有重点地采取如下读的方法进行。1、初读明梗概。学生接触新课文,为了了解各种信息,但  相似文献   

19.
谭华贵 《科学咨询》2003,(14):28-28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小语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加强朗读训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小学语文课本每课的课后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训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