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它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赞同."和谐世界"理念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思想,又是对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从外交哲学的视角理解"和谐世界"理念能够使人们更深入地解释"和谐世界"的内涵.新中国的外交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有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进步思想三个来源,其中和合文化是其根源与核心.中国外交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这是外交哲学与外交实践互动的逻辑必然."和谐世界"是和合精神的时代反映,也是对"求同存异"思想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3.
"和谐世界"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针对世界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而提出的中国新的外交战略。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同时,"和谐世界"思想也是对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外交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它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支持。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和谐世界"思想。  相似文献   

4.
文化外交是一国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特定战略意图,以自身文化为载体,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在文化外交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以此来指导国际关系与外交活动的方方面面。浅析了文化外交的概念,梳理了中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构建和谐世界目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江泽民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国际关系的实践领域,强调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实现共存共荣.江泽民"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推动了我国伙伴外交的快步发展,为我国和平发展目标的实现创立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胡锦涛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其后,中国的各项外交活动皆是围绕着构建"和谐世界"而展开。体现在中非关系上,近年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等方面,在践行"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现实中,有些观点和问题急需澄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对于中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它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和韬光养晦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的延续,是韬光养晦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并非一次彻底的战略变革。中国外交发展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借鉴韬光养晦政策的思想,运用软力量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建构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伴随世界权势格局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中国逐渐步入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多事之年",为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多重压力,中国需要将已有的"文化-公共"外交进行战略化考量,以消除国外民众和舆论对中国的误解以及预防性形象构建为战略目标,并通过不同战略手段的运用,探寻中国的"文化-公共"外交战略,实现进一步持续性崛起。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费正清认为当时新中国所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不会持久,最终注定要被调整。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费氏加强了对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并没有持久原因的研究,认为:(1)受到中国传统外交心态和外交战略的影响;(2)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和中美两国利益;(3)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中苏关系"貌合神离";(4)共产主义和极权主义相结合的苏联与新中国在文化上差异甚大。费氏的有关认识和研究既是他一直主张美国外交战略要贯彻"美国国家利益"和"现实主义"两大原则的体现,也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历史及亲身体验中苏两国不同文化氛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以"和平"和"发展"为核心要义的外交理念,凸显了中国政府对世界和平的重视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宗旨,是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及价值理念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天下为先"的思想及和谐共处的价值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传统的全球治理难以为继,世界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秩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是中国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和维护者身份转变的结果,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局势的准确研判和宏观把握。我们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该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向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推动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塑造、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危机反应、"战略沟通"项目和文化外交为主要内容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外交模式。相比较而言,公共外交的危机反应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应急策略,灾难外交是其主要形式;中国的"战略沟通"项目主要体现在"文化年(国家年)"项目的运作上,把关于中国的信息与中国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展示;孔子学院是目前中国推行文化外交的主要方式,因其双向互动的特点更容易为他国的公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中国着力构建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一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各个领域都奉行"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以求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而美国则在以上领域推行"同而不和",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软权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以文化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往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文化外交在各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化外交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时至近代,满清王朝腐朽没落。中国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落后于世界列强文化发展的近代化步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满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古老的中国被强行拖入近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中。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在这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中国的外交、教育、文化传播、文化观念等方面在"被迫近代化"中蜕变。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一种外交战略、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给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含义,它体现了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世界的进步发展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中国方案",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变的越来越小。不同国家在科技、经济、技术、艺术、文学、音乐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通过"软实力"外交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以及提升国际形象。美国就是一个成功使用"软实力"外交手段扩散和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西方国家视中国的崛起为一种威胁,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比较负面。中国可以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形成自己的"文化符号",同时运用"软实力"来提升和改善自身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高到软实力核心要素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的指导作用;在多边场合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共存,反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双边关系上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利用文化交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外交的中国文化"底色"更浓,成为当前中国外交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和中国风格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