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密欧与朱丽叶》体裁辨析田惠刚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中,写下了大量喜剧和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剧目(这些历史剧究竟应属于喜剧还是悲剧,抑或隶属于其他体裁、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该剧大约写于1594--1...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是欧洲资产阶级早期文学中两部题材相近的爱情悲剧。从时间上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写于一五九五年,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英国的莎士比亚笔下;《熙德》一剧写于一六三六年,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著名作家高乃依的优秀作品。两部悲剧的问世相去四十一年,分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分属不同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但是在选取材料、反映生活的角度上,在戏剧冲突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及在总的创作思想的倾向、爱憎感情和理想的表达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乃至相连之处。当然,由于时代和文艺思潮的局限,又使它们在表现主  相似文献   

3.
蔷薇玫瑰形虽同色泽香味自纷呈《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思想意义殊异说索绍武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名...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在评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说:这个戏名是悲剧,实际上剧情的发展却充满了“青春与春天的气息。它有着青春的种种愚蠢与美德,急躁与轻率,有着春天的种种芬芳、迷人,也有着春天的‘无常’”。①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充满着“青春与春天的气息……”的话,那么出现在遥远的东方中国文坛上的古典名剧《西厢记》,也同样充满着“青春与春天的气息”,有着“青春的种种愚蠢与美德,急躁与急率”,自然也“有着春天的芬芳、迷人。”这是因为《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自问世以来,已经被搬上银幕十二次之多,其中在1968年和1996年拍摄的两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前者是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功,后者是在商业艺术上的成功。本文旨在探讨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希望对理解和欣赏该作品有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然的镜子·历史的模型·灵魂的曝光──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30周年张泗洋悲剧是莎士比亚作品中重要的部分。他一生一共写了十部悲剧,其中以“四大悲剧”最为脸炙人口,此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青春与爱情的颂歌,最为青年所爱读;《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呈...  相似文献   

7.
透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中国阐释”的不同侧面,以此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的传播特点及批评者不同的阐释策略及主要倾向。认为在莎学研究中,中国批评者已经从最初的介绍,政治层面的解读发展为从人性、爱情与中国戏曲主题和艺术特点进行比较的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从对《奥德赛》中的裴奈罗珮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两位女性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女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爱情观念的变化以及她们所承担的文化内涵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对莎士比亚巨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个案研究,着重探讨了积极修辞中词义修辞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多角度演绎,以该剧中的经典对白为例,重点论述了其在比喻、拟人、矛盾修饰法、双关等手法上的修辞魅力。通过分析莎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探讨莎士比亚如何用丰富生动的语言以及相关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境构思、设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莎士比亚在剧本中先后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特定情境。它们在引发悲剧、确定性格、决定动作、激发冲突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特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此剧享有经久不衰的美学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境设计艺术对现代剧本创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凡 《21世纪》2013,(11):61-61
一段《北京扫街大叔甩一口麻溜英语》的视频,惊呆了众多网友。视频中,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环卫大叔,用流利的英语与提问者交流,不时蹦出“civilization”(文明)等词汇,并说他读过《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自》等莎翁著作。  相似文献   

12.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著名的中西两大爱情戏剧。一个是中国市民文学的经典 ,一个是西方文化的杰作。两部戏既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巨大差异以及作家戏剧技巧的不同 ,同时又可找出东西方文心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人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社会悲剧,有人认为该剧是命运悲剧,这成为历来批评和争论的焦点.但只要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当时历史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便可认识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既是社会悲剧,又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井上靖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日本评论家誉之为“置座于文坛顶峰的大师”。他今年七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当了十五年记者,到他发表成名作《猎枪》,牢固确立作家地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井上靖的创作成就是惊人的,他发表过大量的诗歌、随笔和评论,也写过戏剧和电影。但他最得手的还是小说,截止一九七六年,新潮社出版他的小说全集竟达三十二卷  相似文献   

15.
《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所展示的不是互不相容的个性冲突,也不是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的爱情悲剧,它反映的是“一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冲突”。作者力图通过对西方早期传统文化中的七重罪和危险妖妇的观点去解读剧本。  相似文献   

16.
《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描写贵族男女冲破世俗观念和封建礼教,并争取自由恋爱的催人泪下的浪漫悲剧,但折射出中西方在思想意识领域悲剧审美情趣的差异。本文就这两部剧作所展示的中西方悲剧心理作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17.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作品。它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近四百年过去了,它一直是莎士比亚最负盛誉的戏剧之一,也是欧洲舞台上演出次数最多的戏剧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这个剧本产生的时代,就它的思想和艺术谈一点粗浅体会,不当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18.
《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所展示的不是互不相容的个性冲突,也不是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的爱情悲剧,它反映的是“一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冲突”。作者力图通过对西方早期传统文化中的七重罪和危险妖妇的观点去解读剧本  相似文献   

19.
复仇的意象     
通过结合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及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探讨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对中世纪流行的复仇故事的重新运用以及不同阐释。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塞罗》四部戏剧为对象,说明复仇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所呈现的不同意象,而归于一点,莎士比亚借助复仇所表达的,正是当时社会充满希望和痛苦的人文精神,以及他对那个前进的社会及人们的深切同情与希望。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目下,流行着文法上称之为“中国的X”现象。 ——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说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传统京剧《赵氏孤儿》被看作“中国的《王子复仇记》”,电视剧《费家有女》给换成“中国的《基督山恩仇记》”的阴差阳错包装……煞是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