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僖公四年》载:"唯是风马牛不相及"句,学界历来有不同解释。作者在总结各家不同观点基础上,提出"风"恰当的解释应为"牝牡相诱",并从后世"风"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阴阳宇宙论与"风"的产生两方面入手对这一结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一句,课本将“相得”一词译注为“相处得很好。”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原文中并无词与注文中的程度副词“很”相对应。《古代散文选》则处理不同,它是将句中的“甚”字与“相得”连在一起,合注为“相处得很好”。拿课本和《古代散文选》两种注法相比较,我倒觉得《古代散文选》的注释要妥当些。  相似文献   

3.
说“那堪”     
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一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那堪”一词怎讲?中学语文课本未作注释,翻了几个宋词选本也未做解释,大概都认为这词不必注释。《辞海》未收此词目,旧《辞源》在“那”字下有一义项说:“那,何也。如何堪,曰那堪。”然《辞源》、《辞海》“何”字均未收“何堪”这一词目。在一般辞书查不到的情况下,所以有的教学参考书根据“那”和“堪”两个字的意思,把“那堪”讲成“哪里禁受得住”(《辞海》“堪”字有一义项是“胜任;禁受”)。此说就这句而言可说得通。然而在另一些地方碰到“那堪”一词,按上意就不一定讲得通了。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与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过程中,觉得其文选的两条注释值得商榷。其一: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桓公伐楚》)其注释[4]对“楚子使与师言曰”的解释是:“楚君派使者跟诸侯之师说”。释“与”为“跟”。我  相似文献   

5.
唐代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为胜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写景名句.清人赵殿成在其《王右丞集笺注》中,关于“孤烟直”作了如下注释f应信诗:“野成孤捆起.”《碑雅》:“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针.”或调过外多回民,其风迅急,朵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赵氏于“落日”一句元注.这一注释实际上为后来的注释、解说、赏析等定下了一个基本的调子:①一联两句分争写二景;②以上句为主;③“抓烟”为烽火台发出的烽烟;④写景真切,在于用字之佳,如“直”字、“圆”字.…  相似文献   

6.
<正> 《指物论》是以主、客问辩的形式,以指、物关系为中心来阐述世界构成问题的一篇论文。它意在证明主方提出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论题的正确性。《指物论》中“指”和“物”是相关联而又相区别的两个范畴。“物”的含义,我们根据《名实论》的“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一句对“物”所作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在《公孙龙子》书中,“物”,一方面可以作为万物的统称,另一方面又可指具体的物体。不论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物”,它都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指”在《公孙龙子》书中只见于《指物论》一篇,由于无法找出其  相似文献   

7.
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齐植公伐楚》) 84年中华书局版《古代汉语》(下同)第14页注道:“齐临渤海(古人称为北海),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盲其远.”又:“风,放,指牝牡相诱。” 按:张华《博物志》说:“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海”训为“晦”,比较切合古人心态。查《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和张说一致。《辞源》说先秦中国人认为有四海环绕。如果以《尔雅》的定义来理解,“四海环绕”不成问题;但如果以为先秦人认为有北海、南海等四个真正的海环绕中国,则查无佐证。《辞源》显然有误。王氏注释根据《辞源》,也就错了。看《论语》,《颜渊》篇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极明白地道出了运用  相似文献   

8.
争《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有两个“争”字值得注意: 1.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 2.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这两处“争”,显然不能用现代汉语中“争”的词义“力求得到;争执,争论”来解释。对于前一句中的“不争”,课本注释是“不要紧”,这样释义当然不错。但是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个注释去正确理解后一句中的“争”字。因此有必要把两个句例联系起来,弄清其中“争”的词义。实际上,这两处“争”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在乎,计较”的意思。“不争”即“不在乎”,也就是“不要紧”;“何争”即“何在乎”。  相似文献   

9.
《子鱼论战》是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入选的篇目之一。我们在学习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对“大司马固谏”一句的注释有所不同:《中华活页文选》第二册(62年版)的注释是:“大司马——指司马子鱼,司马是统带军队的高级长官。固谏——坚决劝阻。”《春秋左传集解》第一册(77年版)的注释是:“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根据我们对有关当时历史资料的初步了解和对作品内容的粗浅分析,认为《文选》的注释是正确的,《集解》的注释(即杜注)是不当的。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注释《说文解字》的权威性著作。段氏在注释《说文解字》时针对一些释语的构成特点,采取了“三字句”这种独特的训释体例。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从“三字句”概况和“三字句”的类型与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同时指出将“三字句”体例等同于“连篆读”的说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历来注释似囿于一说。张玉谷说:“言腰束纨素,甚流动也。”余冠英说:“这句是说腰际纨素的光彩象水流动。”以致现在流行的注本都跟着这样翻译,中学语文课本也本此说,要之,就是一种“腰里束着柔软飘动的白绸子”的意思。这些注释一般只有句子大意的串解,而无必要的字训,注释中“束”的意  相似文献   

12.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文中,有“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句.课本对“眈眈相向”的解释是:“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注释者把“相向”释为“朝着”,这是不妥当的.或许是注释者把“相向”作为同义词复用而释为“朝着”吧!可是“相”字并没有“朝着”的义项.在此,我们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诸子琐笺     
(一)关于《论语·侍坐》中“风”的注释《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晳谈自己的理想时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这句中的“风”字几乎所有的注本都注释为“吹风乘凉”的意思。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因为当时的时令和吹风乘凉相矛盾。莫春者,即夏历的春天三月,天气尚寒怎能吹风乘凉呢?关于这一点汉人王充早就提出质疑,他在《论衡·明雩》中指出“‘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  相似文献   

14.
《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这句中的“完聚”是什么意思呢?杜预注:“完城郭,肆人民。”一千外年来,人们多采用他的说法。下面抄录的是现代很有影响的四部书中关于这两个词的注释。 完,修茸,指城郊。聚,指聚集百姓。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修治城郭,聚集百姓。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古代散文选》) 完:完成城郭修筑。聚:集合人民。 (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历代文选》) 完读为捖,抗即博,完聚,如说博聚。大叔将要偷袭郑国,所以搏聚人民。 (罗根泽:《先秦散文选注》) 罗先生的解释虽与前面几种解释有所不同,可是在内容上认为是聚集人民,在句形上是动词省略宾语,却是和前几种说法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证历史上西域曾出现过的两个轮台,比较了各家对《全唐诗》中出现的26处“轮台”的注释,认为这26处轮台有三种所指,一指汉轮台,二指唐轮台,三是泛指。  相似文献   

16.
“吾谁与归”正诂余志朝范仲淹《岳阳楼记》最后一句是“微斯人,吾谁与归?”多年来初中教材,大学教材及其他一些出版物对这一句的注释、译解甚多。主要说法有以下四种:一是以为“与”是介词,“谁”是“与”的宾语,“归”讲成“一道”、“在一起”、“归依”。如初中...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句的“连三月”,已有三种解释:一、谓“乱后两逢三月”,见《杜诗镜诠》。二、指“正月二月三月”,见《杜甫诗选注》。三、谓“直到春深三月”,见《唐宋诗词探胜》。这三种解释的共同点,是把“三月”理解为“三月份”,似都不甚妥当。我以为此句中的“三”字和对句的“万”字,都是不定的数词,应作“三五个月”  相似文献   

18.
“作”与“做”这两个字,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但使用时常常拿不定主意。这是由于两字的使用还不规范所致。就连《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规范的解释。比如,《新华字典》在解释“作”与“做”时,都有“制造”之解,并没有区分出它们有什么差别。特别是在解释“作”时还明确注释为“同‘做’。”这就更使人无法理解使用哪个为对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作”与“做”当“写作”解时,注释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引用的范句不同,“作曲”等词用“作”,“做诗”、“做文章”用“做”。然而,曲和诗、文章都是脑力劳动的成果,既然“zuò曲”可写为“作曲”,那么“zuò诗”、  相似文献   

19.
<正>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曹刿论战》一文中,有“公与之乘”一句,我对课文后边关于此句的注释有异议。请看课文后边的注释:[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代词,他,指曹刿。(见初中课本第五册)很显然,此句的注释是把“乘”当做动词“乘坐”讲了。我以为有不妥之处,因为“乘”(shèng)在古代是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木兰辞》中“策勋十二转”一语,在现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对该句的注释是:“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这里把“勋”解释为“功”,“转”解释为“次”是不对的.仅从原诗上下文来看,天子一次就给木兰记很多次功,这在逻辑上至少也是十分令人费解的了.那么,“勋”和“转”在产生《木兰辞》的那个时代是指的什么呢?《旧唐书·职官志》指出:“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十分清楚,“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