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民族发展、融合的关系演变中,其演变的方向、进程、趋势无一不受到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包括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今民族融合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简单探讨在民族融合发展中产生的相关问题,通过探讨文化融合相关方面的内容,从而发现总结民族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促进民族融合,并对我国民族发展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然的趋势,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相关论述,指明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道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更深层的含义,即人员交往、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同时结合了当前形势及相关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Holbrook消费价值分类学的基本思想。之后以旅游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的消费频次、消费目的、消费者的来源地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分别与其消费价值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消费频次外,消费目的、消费者来源地及其个体人口学特征都与其消费价值具有显著而稳定的相关关系——即商务公务旅客、国内旅客更加偏重工具性价值(比如便利性),探亲访友和观光旅旅客人、外国旅客则更偏重终结性价值(比如服务质量等)。指出了Holbrook消费价值分类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张超 《民族学刊》2010,1(2):108-117,165
稻城紧邻亚丁一带的阿西黑陶有许多鲜为人知情况,迄今学界无一篇相关文章。笔者在较长时期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初步梳理出其品种、特征、起源、工艺流程、主要工具及与之相关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内涵。作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淀的文化价值超过其功能、技艺本身。  相似文献   

5.
从多用途现金储值卡的概念界定入手,讨论了多用途现金储值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其特有的风险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状况以及结合当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发展、融合的关系演变中,其演变的方向、进程、趋势无一不受到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包括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今民族融合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分析,简单探讨在民族融合发展中产生的相关问题,通过探讨文化融合相关方面的内容,从而发现总结民族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促进民族融合,并对我国民族发展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9月10日至18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湖南省组织观摩团对其进行了观摩学习。观摩团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孙剑霖、湖南省政协民宗委副厅级干部石建国、湖南省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冯湘江,以及省直相关厅局干部和省民委各处室、州市县民委相关负责人共34名同志组成。湖南省民委纪  相似文献   

8.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然的趋势,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相关论述,指明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道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更深层的含义,即人员交往、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同时结合了当前形势及相关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乾隆末年《盛京通志》记载了当时辽东地区社会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减弱、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日益增强.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往往将其笼统地归因于陆续出关的汉族移民对辽东地区的开发和影响,所用资料为辽东方志、笔记等资料中有关出关"民人"的相关记载,而忽略了这背后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庞大群体.事实上,除了纳入府州...  相似文献   

10.
清前期阿拉善蒙古盐务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拉善蒙古盐务问题在清代蒙古盐区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为主要资料,结合同时代其他历史资料,理清清前期阿拉善蒙盐发展的轨迹,通过对阿拉善蒙盐不同发展时期和若干发展阶段的分析,以探讨其对内地相关盐区的影响,并剖析了清政府对其态度及政策的转变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