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喀喇汗王朝的最高层统治层采取阿尔泰语系政权的传统方式,即双王制,分别由汗和副汗统治。大汗和副汗对各自领地进行分封,形成了封地领主,他们大多数是王室成员。中央官员还有诸如"尤古鲁悉"(摄政大臣)和"塔沿古"(传令大臣)等等。喀喇汗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在游牧地带和农业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两种方式的统治一直贯穿于汗王朝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2.
一 喀喇汗王朝是西域历史上第一个突厥语-伊斯兰政权,它的文化成就对以后突厥语-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喀喇汗王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喀喇汗王朝(840-1212年)是中亚和新疆地区存在时间最长、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系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4.
鸦儿看是蒙元时期塔里木盆地南道的重要城镇之一,位于今莎车县城附近。其名最早见于1027年到访哥疾宁王朝的一个东方使团的报道,后为马卫集转录。鸦儿看可能出现于10世纪晚期,最初是喀喇汗王朝与于阗战争中的一处军事据点。在喀喇汗王朝早期,鸦儿看城迅速发展,成为从喀什噶尔至沙州的商道上的重要一站。1273年,马可波罗行经塔里木盆地,他记载了沿途鸦儿看等六地之行程,为我们了解元代塔里木盆地南道之交通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收集了《突厥语大词典》中有关婚姻习俗的词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反映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人的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6.
1<突厥语大词典>成书于11世纪70年代,这个时代正是中原地区、今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我国进入了政局动荡的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在这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国家的不统一中央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力量遭到很大削弱,从而造成了在西域地区主要以今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王国和以今喀什为中心(同时中亚的巴拉沙衮为另一中心)的喀喇汗王朝等地方政权分治的局面.在喀喇汗王朝境内,生活着操突厥语的各个古代部族和部落.  相似文献   

7.
蒋其祥 《西域研究》2001,33(1):51-56
喀喇汗用作王朝名称,始于1874年俄罗斯学者格里奇里耶夫;黑汗(韩)是《宋史·于阗传》对该王朝的称呼,是哈卡尼耶(可汗王朝)的汉语音译.没有理由以前者批评后者,且弃后者而不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保存至今的民族文字资料的分析,结合史实,从四个方面对喀喇汗王朝时期回鹘人的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发展的原因,期望能对维吾尔族农业经济的历史演变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辽史》中所记的阿萨兰回鹘,既非甘州回鹘,也不是喀喇汗王朝,而是高昌回鹘,并探讨了该政权与契丹的交往。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文学作品的代表作长诗《福乐智慧》与《突厥语大词典》收录诗歌的分析,揭示出维吾尔族先民有关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述了Soghd(粟特)一词在古波斯、希腊史料中的不同称谓,并根据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考辨了不同历史时期粟特地的范围。本文还甄别了中国史籍所记康居、康(国)、粟弋、粟特四个概念,认定今日学者所论魏晋至唐来华的"粟特人",实际上主要由粟特地区的月氏人和粟特土著人两种人构成。本文认为,应把隋唐昭武九姓之民称为"九姓胡",而不径称"粟特人"。  相似文献   

12.
释“传说”——兼探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青万 《文史哲》2002,(5):124-127
在殷墟甲骨文字中 ,保留了一些关于上古结绳记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分析可知 ,在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中 ,有专人负责结绳和记忆结绳中所记之内容 ,并将其不断地“传说”给他人 ;在该记忆者年老之后 ,还必须将自己所管理的结绳和结绳中所记录的内容“传说”给自己的继任人。这应是“传说”一词的原始义。这样的“传说”不仅并非“无可征信的传闻” ,而且还应具有“信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钱征 《云梦学刊》2013,34(1):32-41
在历史地理文献方面,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安徽池州在战国时期是东楚、南楚的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亦属《越绝书》所说“屈原隔界,放于南楚”的范围,并且是楚王同姓人的聚居地,保留了多处明代以前的屈原“三闾庙”遗址。  相似文献   

14.
黄建荣 《云梦学刊》2006,27(2):46-50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发个人见解;其内容主要是结合屈原生平、思想、经历以及典籍所载的楚国史实,发掘屈赋的内在意义,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之词。  相似文献   

15.
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其由初始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基调和风格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底色。黑土地域文化的优长与缺憾是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简单肯定与简单否定。塑造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关键在于黑土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超越,并提出了黑龙江现代人的理想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6.
赵天宝 《学术探索》2011,(3):95-100
景颇族历史上长期没有产生文字,故考察景颇族的文明发展史的难度很大。从民间口承文化和相关史料着手,追溯景颇族的族源和迁徙,梳理景颇族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对了解景颇族的历史分期及社会形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河南地域的诗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既有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又有青年男女执著纯真的爱情,还有中原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所有这些不但对研究古代河南的民风民俗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说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在各个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原民歌在《诗经》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道光六年至道光十二年期间的两广总督李鸿宾在中英关系中有两个负面记载:一、《清史稿》记述李鸿宾接受英商贿赂滥坏行商制度一事,二、《道光夷艘征抚记》等史书中提到的道光六年李鸿宾设立水师巡船导致鸦片入口数量激增一事。史料考证表明,《清史稿》对李鸿宾接受英商贿赂的记载存在与史实不符和概念错乱之处,值得怀疑;而李鸿宾所设的水师巡船固然腐败,却不是导致鸦片入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层累地加重了李鸿宾的罪名,夸大了他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中央档案馆公开公布了原存于共产国际档案中的《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据档案显示,1920年3月12日,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在重庆成立。它的披露为学界从时空上突破对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既定认知提供了新的证据,从而丰富了中国早期共运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1932年—1937年期间,韩国的各派抗日复国组织与爱国志士先后都集中到了南京,开展了各种活动,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南京成为韩国抗日独立运动在华活动的中心地。南京城内城外留下了多处韩国志士们秘密生活与抗日活动的史迹。但由于上述活动当时都是秘密进行,知之者极少,记载更少。作者查阅了韩、日、中三国的有关珍贵史料,进行实地查勘,论述了这段极重要史事的过程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