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张蓬 《学术研究》2005,(4):74-80
人类的存在须臾离不开科学意义上的知识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福祉,也可能是暴力或控制.这种窘境缘于人类对知识论问题悖论本性的忽视,以及对知识作用的单纯张扬和科学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无限膨胀.知识论的问题就是对知识的可能与不可能的合理性的追问.历史上这种追问所昭示的是知识论问题的悖论本性,即依据知识的同一性原则,我们只能知道所知道的,不能知道所不知道的,既然如此,知道本身也就失去意义了;并且,我们何以知道什么是能知道的,什么是不能知道的?如此,知识论就陷入了不能自我解释的悖论循环.面对知识论问题的悖论本性,现实性、历史性、超越性的原则与视角,或许能为探究知识论的迷宫提供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先秦、明清和现代三个时段的语料来探究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在《论》《孟》《老》《庄》里,“可得”(可能)的用例都能换成“可以”,并仅出现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必”修饰动词,用于某些具体条件下,尚不表达“无条件”,它有时被夸张使用。“可得”和“必”都有明显的强调色彩。明清语料里,“可得”的表达依旧,“必然”已经发展成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的词。先秦和明清语料中表必然的都比表或然的多一倍以上。时代越早,语言越情绪化。真的“可能”见于中古,但是长期不发展。现代爆炸式发展,与“必然”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逻辑范畴,表达清楚的模态概念。现代语料的“可能”词频是“必然”的六倍多,反映人们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增强了。  相似文献   

3.
拷问“真实性”——文学理论的学科反思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文学观念或文学理论范畴无不基于某种特定的知识论模式。从古希腊哲人对世界“本原”或“真实世界”的追问到近代理性至上论者对知识产生过程的自觉考察 ,都是以主客体二分以及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这样一种知识论设定为基础的。与此相应 ,在文学观念方面 ,从摹仿论的真实性到现实主义真实性 ,都是这种知识论设定的产物。实际上所谓真实性不过是文学叙事在经验层面上给接受者造成的一种效果而已。  相似文献   

4.
<正>彻底怀疑论(radical skepticism)是当代知识论研究中一个棘手的难题。它主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典型的代表形式有笛卡尔的恶魔论证、普特南的缸中之脑等。在这些情景中,认知主体无法从主观上分辨出真实的现实世界和构想的虚拟世界,因而被怀疑论者指摘无法真正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实性》中反驳了这种形式的怀疑论,他认为怀疑是有尽头的,怀疑必须依赖于某种确实性。他把这种确实性比作枢轴(hinges),认为枢轴是认知实践得以展开、怀疑成为可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法律实践的效力基础来源于法律规范,而不是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无法沟通“事理”与“法理”,以经验知识作为法律实践的来源必然会面临知识论的确实性难题。要想从“知道是什么”走向“知道如何做”,必须以法律规则为纽带。法律规则中的描述性概念是人们普遍经验的反映,而规范性概念指引着人们的行动,可以有效串联起“事理”与“法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构建符合我国本土实际的法律经验研究进路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可能世界”具有本体论地位的缺陷导致“可能世界”不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思想。逻辑学家都是从技术层面论证后者 ,还没有重视从哲学层面加以阐释。通过区分“逻辑必然”和“现实必然”提出 :本体世界是可能世界的根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知识与怀疑——当代英美哲学关于知识本性的讨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当代英美哲学关于知识本性问题的讨论进行了评析。文章从对柏拉图关于知识的经典定义的现代质疑出发 ,重点讨论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家戈德曼的“因果知识说”和诺齐克的“虚拟条件知识说”以及它们各自的理论局限。作者认为 ,当代知识论对怀疑论的挑战的批评性回应及其理论限制表明 ,在知识本性问题上 ,不仅“整体的怀疑论”不可能 ,而且“整体的知识论”也不可能。在一定的意义上 ,怀疑是抑制知识“狂妄”和“逾越” ,刺激知识生长的一个必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在继承前儒知识论和心性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心、性、知、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知知性”和“性发知道”,从而指出本体之知的两层内涵。船山提出“道因言生”论,强调语言在开显、澄清道体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默识”和直觉也是通达道体的途径。通过辨析知与识、意与念之微别,船山强调了“识”与“念”对于文明教化、文化记忆和道统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确证“(justification)问题构成了当代知识论的一个论辩核心。它是由“葛梯尔问题”所引发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分为“确证主义”与“非确证主义”两种方式。文中提出新的知识三元定义,对原有定义的第一个条件加上一个限制,以防止葛梯尔反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礼”和“物”的本源,人人都喜欢收到礼物,但你知道“礼物”这个词的来源吗?其实,在《汉语大词典》里,“礼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典礼文物”的意思,这是“礼物”一词最早的用法。要想弄明白“典礼文物”是什么,需要从“礼”和“物”这两个汉字的本源入手。汉字“礼”的左边是“示”字旁,它原本是“一个祭台”。“示”在汉字里可以表示“神灵、祭祀”等意思。瞧,“神”“祭”“祀”里面是不是都有“示”?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其实“礼”字最早跟祭祀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认为“相等”问题需要考虑涵义和意谓两个因素,这个问题包含相等的必然性、同一保真替换有效性和空词项三方面的问题.这些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手段对“相等”的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误认为内涵和外延是截然对立的.引入谓词抽象,可以穿透内涵语境,把涵义和意谓衔接起来,对模态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刻画词项的不同指称方式,从而完成对“相等”问题的三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证了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内在统一性问题 ,认为古典美学、近现代美学因缺少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内在统一 ,而存在体系上的不同缺陷 ;当代美学也存在类似的错误。本文从“价值承诺与知识还原的统一” ,“有与无的统一” ,“知识原创与价值伸发的统一”三个方面 ,论述了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特征 ,指出 2 1世纪中国美学应当以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的根本原则为自身发展的合理趋向。  相似文献   

13.
钱圆媛 《理论界》2013,(5):116-119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中探讨了运气,认为运气不是神秘不可知的东西或任意的随机性,而是一种可以根据个体事物之自然目的性而得以把握的出于偶性的原因,对运气的解释要以我们对其所属事物的本性、常态和目的性的知识为导向。可以说。这一探讨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直面运气、对运气进行理性上的“去魅”的努力。亦为我们理解运气提供了一种颇具启发且历久弥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中经常出现带有“必须”、“应当”、“可以”等模态词的法规。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执行这类带有模态词的法规,就必须弄清法规模态的逻辑关系。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法规模态的特点及其相关形式“模态”(英语modal)一词含有形式的、方式的、样式的意义,而传统逻辑仅根据事物的不同势态,把模态判断区分为必然判断和可能判断,并且只在这个范围内讨论模态关系,因而它不能直接用来分析法规中的模态关系。现代非标准逻辑虽然把“应当”、“允许”等模态词纳入伦理逻辑的研究范围,但也很少讨论这些模态词在法规中的应用。因此,本文讨论的模态关系,是从  相似文献   

15.
民间法的人类学范式,可以为理解、阐释和适用民间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本体论层面,它坚持从结构与文化的多元主义,以及地方性与过程性的微观主义进路理解民间法.在知识论层面,它强调在参与观察中发现与产生民间法知识,再借由三种不同的论证模型对发现与产生的民间法知识予以科学性论证.在方法论层面,它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法律民族志呈现不同的书写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展开“文化-功能”与“历史-过程”阐释.建构民间法的人类学范式,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术与话语的体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宾帝”一词 ,古代典籍中多有用例。《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均未收录。《汉语大词典》为单独义项 ,释为 :语本《逸周书·太子晋》 :“吾所三年将上宾于帝。”孔晁注 :“言死必宾于天帝。”后即以“宾帝”指先帝。孤证为唐代沈期《追册章怀太子张良娣文》 :“恩绝宾帝 ,七日无归 ;义申从子 ,百龄先谢。”按 :《汉语大词典》释义错误。“宾帝”非指“先帝”。孔晁注文“言死必宾于天帝” ,当为“言死必宾于先帝。”从词性上看 ,“宾”乃名词意动用法 ,“宾帝”即“以先帝为宾”。《大词典》收“宾天”一词 ,即以天为宾 ,婉指帝王死亡。…  相似文献   

17.
我们走进公园,常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园中花木,禁止攀摘。有人想钻空子,故意将园中的花木连根挖掉,并说,你禁止的是“攀摘”,并没有禁止“连根挖掉”,因此我没有违反规定。为了防止类似这样的人钻类似的空子,法律上便提出了这样一种“解释”:连攀摘都要禁止,当然连根挖掉更是在禁止之列了。这种解释,叫做“当然解释”。实际上,这种解释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解释,而是在推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当然解释”称为“当然推理”。“当然”一词,类似“必然”,同是模态词,但它又跟“必然”不完全一样。“必然”指事理上确定不移,如“反动派必然失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常能在许多句子中遇到“one”这个单词。从表面看来,其含义比较简单,但在用法上却比较复杂。如“one”不仅可用作基数词,也可用作不定代词。另外,在一些英语谚语和习语中,“one”的用法也是非常广泛的。如果我们仅拘泥于字面意思去“对号入座”,势必影响我们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下面,笔者就”one”的用法进行探讨。一、用作基数词的one.在此用法中one与汉语数词中“一”的意思相同,表示一个(人或物)。1、作定语,表示“一个”,如:Oneboyisaboy,twoboyshalfaboy,threeboysno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  相似文献   

19.
从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发展中,西方传统哲学家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哲学观。这些哲学观一方面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哲学本身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暴露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立场是知识论立场。知识论立场下的哲学理解颠倒了人与哲学的原初关系,导致了哲学的“异化”:哲学之为“学”本是应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是实现人类本质、彰显生存意义的一个中介,但在传统哲学的视野中,这一中介却僭越为人之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作为哲学的真正基础的人却降为知识形态的哲学发展链条上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康德之“先验逻辑”与知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康德“先验逻辑”与“知识论”的内在关系,指出“逻辑”形式与“知识”内容相结合的必然性,而此种必然性,与康德的“范畴论”不可分割。“范畴”亦非仅仅为形式,而是对象性的思想:通过概念—范畴必然地“思想”“对象”,即是对“对象”在知识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