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根的鞋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去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鞋匠,通常守在自己的小小鞋店,工作就是擦鞋、修鞋、给鞋们做护理,还有向马路上张望。因为我知道他会来。  相似文献   

3.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有一年,城里迎接创卫检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搞得小区许多人见面相互问候的话都是他的行踪。  相似文献   

4.
我的红毛衣     
《阅读与作文》2011,(4):7-9
我不紧不慢地走到了张泰先生的鞋店,把那双旧鞋摆在柜台上。鞋匠伸手拿过鞋放在眼前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递给我,惋惜地摇了摇头说:“这鞋子破得不成样了,没法修了,扔了吧。”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鞋匠在守了一整夜的店铺后,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突然,街角那月儿眷顾不到的地方,仿佛有一个白色的东西在蠕动——是一个人!凛冽的寒风中,他竟然一丝不挂!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蹲下,那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样下去,你会冻死的!”鞋匠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身上。“走吧!到我家去!”鞋匠说着,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舌头。  相似文献   

6.
普勒于森 《可乐》2008,(12):19-19
天地间许多景象,需闭眼才能欣赏。一位鞋匠抽奖中得一个洋娃娃,他觉得洋娃娃对自己毫无用处。村里人的鞋子坏了都找他修。他顾不上做家务,屋里像个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他带着洋娃娃回到家,不知道把她往哪里  相似文献   

7.
最近,传奇华人鞋王周仰杰来到中国广州,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我想为温家宝总理的夫人做鞋,我看过那么多海外元首名流穿着我的鞋子,多么希望有一天中国领导人的脚上也能穿着华人自己设计制作的名鞋。"周仰杰的英文名叫Jimmy Choo,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年幼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跟着鞋匠父亲学徒,11岁就自己动手做出第一双鞋子。而如今, Jimmy Choo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华裔鞋类设计师,他的一双Jimmy Choo名鞋至少要卖到650英镑。  相似文献   

8.
晚年的歌德明确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仰和崇拜,塑造出一个“乌托邦化”的拿破仑形象,其原因首先在于拿破仑对歌德有着“知遇之恩”;其次在于拿破仑是个天才,而歌德恰恰推崇天才;再次在于歌德将拿破仑当作批判德国现实、建构德国未来的一面镜子;最后在于歌德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反对民族仇恨,呼吁用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透过歌德塑造拿破仑形象的四种动机,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身上“庸人”和“天才”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9.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这一成语,人们用它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履”(lǚ)是鞋的意思。“郑人”是指郑国人。传说从前有个郑国人,他打算到集市上去买双鞋。郑人先量了一下自己脚的大小,做了一个尺码。因为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码忘在了家里。郑人来到集市上,找到了卖鞋的地方。他正要买鞋却找不到尺码了,心想大概是忘在家里了。于是他就对卖鞋的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取来尺码再买吧!”说完,就急急忙忙往家里跑。郑人匆匆忙忙跑回家,找到了尺码,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上。可是,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忙乎…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日报》报道,安徽来南京打工的郭兆松,在以擦鞋谋生的同时,并没有满足每天10多元钱的收入,而是研究起擦鞋小窍门。经过3年多摸索,他自创了蜡上光剂、电吹风烘鞋等小发明。如今他在南京已大有名气,一年营业收入达10万元。目前他已准备在南京开3家连锁店,把生意做大。在大城市,擦鞋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1.
路边的鞋匠     
余力 《社区》2008,(4):50-51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小区外的修鞋摊。 鞋摊旁有一棵小树,那棵小树长得歪歪扭扭,夏天稀疏的枝叶还能洒下几点绿阴,可冬天仿佛一阵大风就足以把它刮倒。这棵树非常像那个修鞋摊的鞋匠——一位中年男人,他赢弱、肮脏且五指不全,每天都在这里做着他的生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顽强地讨生活。  相似文献   

12.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场真正伟大的革命,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不仅扫清了国内的封建秩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法国革命,产生了一位叱咤风云、威震世界的人物,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象拿破仑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拿破仑的论述。一个半世纪以来,出版了许多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著作。关于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吃人妖魔”,对他恨之入骨;有的称之为“天神”,对他顶礼膜拜,显然,这些观点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3.
曾颖 《社区》2006,(23)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有一年城里迎接创卫检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搞得小区许多人见面相互问候的话都是他的行踪。鞋匠不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残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几元钱,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特许在小区围墙内经营的唯一小摊。那些收破烂、卖盒饭、刷皮鞋的外地人对他的羡慕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对彩票大奖得主的羡慕,都说他运气好。然而,他的运气并不像人们所羡慕得那么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爱不成而一道私奔出来的乡下女子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之…  相似文献   

14.
王薇  冉薇珍 《百姓生活》2013,(12):44-45
在女顾客补好的鞋子里藏了张小纸条,写着“在一起,我对你好”……这也许是聋哑鞋匠秦应寿这辈子最大胆的举动了。而正是这一次大胆举动,让他喜结良缘,有了一个疼他爱他的老婆。尽管他们无法用语言交谈,却是小区里有名的恩爱夫妻。聋哑鞋匠的无言爱情,在重庆大渡口当地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5.
季哥的椅子     
王海椿 《社区》2009,(14):23-23
季哥是个老鞋匠,干活时坐的是十字帆布兜小凳子。回到家,他只坐那把榆木小椅子。季哥是20世纪60年代来到这个南方城市的。他年轻时游手好闲。又爱阔绰摆谱.偏生在一个穷家,结果就做了扒手。有一次失手,被警察捉住了。在关着的那个夜里他逃了.一路流浪,最后到了南方。他是不敢再偷了,就做了个鞋匠。他并没学过修鞋的手艺,可这实在也不是太难的技术活,他边干边摸索.总算在这个城市立住脚了。  相似文献   

16.
拿破仑在1815年4月10日的一次谈话中说过:“我曾思望过一个世界帝国。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无限制的权力对我来说是必要的。”这集中地表达了拿破仑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君主专制”和“世界帝国”。本文准备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 拿破仑的君主专制思想早在政变以前就已萌发,1799年政变的成功使他具备了实现这种权力欲望的现实条件。从掌握政权开始,拿破仑便逐步在法国全面建立起他的君主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华尔街繁华地段的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这里聚集了世界—流的交易员,但也不乏擦鞋匠一类的"闲杂"人员。这里的擦鞋匠都是着装统一的合同工,在公司内部有着"擦鞋技师"的美称。每个擦鞋匠负责交易大厅的不同区域,先把要擦的鞋快速收走,并附上消过毒的拖鞋,  相似文献   

18.
《皇帝的新装》是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童话中的名篇.安徒生生于丹麦中部奥登塞镇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度过的.当时英法战争的风云笼罩着欧洲,丹麦也跟着法国卷进了战争.安徒生的父亲迫于生活,曾到拿破仑军队当雇佣兵,因病退役后,不久即死去.从此安徒生就靠母亲替人洗衣度日,他的祖母常到街上行乞.一八一五年拿破仑战败,丹麦统治阶级成了战胜国的附庸.丹麦人民成了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本家双重剥削的对象.贫困的生活,动乱的环境,使安徒生眼界开阔,也为他从事童话创作积累了材料,打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娱乐世界     
擦皮鞋 一位老板觉得鞋童把他的皮鞋擦得很糟糕,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起,否则,别想要工钱。” 擦鞋童站起来,惊恐地说:“我恐怕够不着你的头  相似文献   

20.
[丹麦](1805—1875)安徒生的父亲是丹麦富思岛欧登塞城一个穷鞋匠。安徒生没有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有像样的玩具,他玩的玩具都是爸爸亲手做的。他记得爸爸有一次用破碎(suì)的皮子给他做个小老鼠,后来爸爸又给他做了一个小木偶。他最喜欢的就是爸爸给他做的小木偶,他还让爸爸用破皮子给这些小木偶做衣服。有了这些小木偶作伴,安徒生一点也不寂寞,他常常教这些木偶们演戏,让他们装扮各种各样的角色。安徒生和木偶的表演给父母带来了轻松快乐和安慰。父母亲都觉得安徒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母亲就用他们辛苦挣来的钱送安徒生上学读书,安徒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