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是为了划清两种改革观的界限,反击推行“全盘西化”与“和平演变”阴谋、妄图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逆流,以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由传统体制向新体制的飞跃过程中,一个关系全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一方面,任何社会制度都有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改革就是要改掉传统体制中偏离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部分和环节。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构筑开放型经济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要求;就业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接班人和发展科技文化的重大使命,对未来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负有战略重任。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高等教育的新体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以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动了高校一系列工作。今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已有37所高校进行招生计划“并轨”和收费制度改革,变“双包”为“双自”,这项改革措施,必将对高校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时也给高校带来机遇和挑战。学校面临着如何适应形势、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问题,为适应教改形势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推行这方面的改革,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1958年和1978年作了些修改,但其基本精神不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负责。这种制度虽然在历  相似文献   

5.
作为整个经济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要从前期那种“摸着石头过河”,单项突进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一个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在改革的新时期,既需要创造并保持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更需要进行深层的理论探索。构造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模式,是深化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劳动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6.
近二、三十年来,苏联、东欧各国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给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春天”,它使蒙上了一层阴影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出现了新的曙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目前正在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认真研究苏联、东欧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就必然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並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特点、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即将被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这列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在此之际,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此作了初步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决议》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冶体制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就其性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决议》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迈进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就是要彻底改革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制。本文侧重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构想,认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求实现银行的企业化,这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促进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增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种目的,决定了改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的工作做得好了,也就是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将比现在已经取得的成就更加辉煌。无奈在理论界突然冒出“高消费刺激生产”、“通货膨胀有益”、“通货膨胀无害”等等理论,其后果是消费基金膨胀,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生产过热,投资饥渴,经济增长速度过猛,产业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更好地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实现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过十年改革,我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坚决贯彻执行这个《决定》,必将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领导作用和工业对农业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服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刮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是我们党和国家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出的科学选择。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系统化、具体化,将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以来 ,我国通过采用“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 ,原计划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领域已基本退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还远未完成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本文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同时 ,也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推进机构改革作为我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简要地说明了现时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弊端,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经过初期阶段单项推进和对体制外改革取得经验后,又适时转人了中期对核心部分——国有经济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攻坚和决战阶段,即开始实施根本性的体制创新和综合推进。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改革攻坚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键,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本来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理所当然地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的实践,将为我们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加快改革步伐的进程中“加快经济立法”,健全社会主义经济法制,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转向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坚持农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综合性的配套改革。实行可耕地归农民家庭私有和非耕地(包括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道路等)归国家公有的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分“三步走”,逐步规范城乡居民收益分配关系,建立与现代的农地制度相配套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把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解决农村改革中的“外部性”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新旧体制转换发生冲突和磨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设备简论蔡大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今天,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成败,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明确指出一九九五年经济工作要“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