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19-124
智的直觉理论在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里居于最根基的位置。牟宗三首先分疏了智的直觉在义理上的儒家形态何所,其次从理论上说明我们确有此一种直觉,以及此一种直觉在我们生活实践里是可以证显出来,表明依儒家智慧形态言我们确有智的直觉一问题是真实的、具体的。牟宗三所分判演绎者,在义理上对建构由中国智慧而来的哲学美学形态具有非凡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4):57-61
康德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物自身"两大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的认识方式则是"感性直觉"与"智的直觉",作为主体的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只具有感性直觉的能力,"智的直觉"是上帝独有的直观世界本质的能力。牟宗三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以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为背景证明"智的直觉"同样是一种人类可具备的直观事物本质的方法,在"道德"的关节点上它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在"本体仁心的明觉"上它更是现实而当下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3):251-253,266
“圆善”是牟宗三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理想境界,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分别说的真、善、美是人类某一特殊主体能力的凸显,是现象界的存在物并有着缺陷与矛盾,因而必须通过无相原则化去各自的表现最终达到真善美合一的圆融之境,进入物自身的本原世界。审美活动统一在道德修养中使得牟氏的美学思想有着哲学美学的色彩,也表现出对审美活动的主体——人的感悟力、鉴赏力、判断力的极大肯定。 相似文献
4.
"智的直觉"是牟宗三哲学的关键词,它被诸多学者解释为一种"自身意识",并与费希特的"智性直观"相对比。然而,费希特式的"智性直观"在牟宗三那里只相当于意识自身的"觉之自觉","智的直觉"指涉的是超越于"自身意识"之上的绝对。其实,牟宗三的"智的直觉"与谢林在绽出意义上理解的"智性直观"十分相近,两者都是一种无知之知,而其所指则为即开显即遮蔽的创生活动。理解了牟宗三"智的直觉"的含义,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两层存有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窦晨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0-13
道德之于人类实践的意义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牟宗三的观点与康德哲学多有共同之处,都认为道德是人之所以成,道德是无条件的自律性、普遍性行为。二者不同在于:康德否认人先天地拥有完全的善的意志,认为道德是意志对理性的无条件服从,这种服从的前提是人有意志自由,但这只能是一个设准;牟先生则认为人不仅先天地拥有完全的善的意志并随时呈现,同时这种意志也是一种智的直觉,对无限的本体的直觉,是人绝对而无限的性体,是万物的生生之源。牟宗三将他与康德之间的差异解释为对人是否可以既有限而无限这一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背后的根源则在于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传统。 相似文献
6.
常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19
理性直觉是儒家体道的不二法门,它基于天道与人心同一、人心能够体道的原则。儒家主张向内直觉体验。这种理性直觉与佛道强调空寂的直觉体验有着本质的区别。李二曲道德哲学所提出的"静坐"与"澄源"的工夫论主张"动"、"静"相宜,强调道德主体通过静默返照的修养工夫使心体之本然朗现,进而达到天理流行、浑然与物同体的精神境界。这种理性的直觉同时使二曲的道德形而上与审美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32-39+150
笼统的“直觉”概念内涵缺乏清晰度,中国哲学的直觉概念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从而天然与西方哲学区别开来,在中国哲学内部具有语境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在实际话语氛围中还必然判别为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等多个意义侧面,从表现上看各侧面的直觉具有特定意趣。另外“中国哲学”是以儒、佛、道三教为代表的,三教的直觉内容和形式都有差异,这让“直觉”内涵更加丰富隽永。所以中国哲学“直觉论”有自身的特点,为此要做必要的澄清工作。 相似文献
8.
周建刚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5(12):9-13
牟宗三哲学是当代新儒学的理论颠峰,他对自己的学术成就自我评述为"古今无两".牟宗三的理论创获与康德哲学的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康德哲学的自身问题为"物自身"的两重涵义:知识论涵义与价值论涵义,前一层康德有积极的说明,后一层则在康德哲学中隐而未显.牟宗三以中国传统心性之学为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了"物自身"的价值论涵义,从而建构了"两层存有论"的"道德形上学".对此新儒家阵营有着不同的看法,而牟宗三汇通康德的努力本身为中西方哲学的"思想对话"提供了绝佳范例. 相似文献
9.
陈迎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92-97
牟宗三善美学的突出标志,便是否定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因而,这种善美学并不足以批判康德美学的形式化和空虚化,反而在真善美的合一说中极成了一种智的直觉的形式主义,让美与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完全融离.这样,这种善美学也就成为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的路标,为我们标明:牟宗三式的内圣不但不足以开出新外王,反而可能造就一种反政治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0.
杨泽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43-52
存有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说,道德之心是一创生实体,不仅可以创生个人德行,同时也可以赋予宇宙万物以价值和意义,创生道德的存有。这一思想在继承熊十力的新唯识论,阐发康德相关思想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存有论的创生主体,对智的直觉概念的诠释,特别是道德之心创生存有的称谓等方面存在诸多疑点。故深入分析存有论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缺陷,对于正确评价牟宗三的儒学思想并给予其一个准确的定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卫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5-18
金岳霖对知识论的态度与元学的态度、名言之域与非名言之域的区分,把知识与智慧割裂开来,为了避免金岳霖在理论上的弊端,冯契提出了以"转识成智"为核心的智慧学说。他通过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与德性的自证,从理论上实现了由知识到智慧的超越。但由于其立足于实证主义的立场,从经验角度来处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从而也导致了诸多理论上的弊端,使其由知识到智慧的超越缺乏必然性与普遍性的理论保证,未能真正打通由知识通往智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胡伟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康德提出了作为道德律之基础的“自由意志何以可能”的问题 ,认为“自由意志”只是一个“公设”,而牟宗三认为自由意志不是“公设”而是真实的存在。其实 ,康德与牟宗三分别代表中西哲学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与传统 :“转识成智”与“由智化境”。由“转识成智”的思路必然导致“道德的神学”,而“由智化境”的思路必然导致“道德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黄海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3):105-108
牟宗三先生认为道统、学统、政统三位一体,方能构成完整意义的人文世界。他欲以此疏导出中华人文的道德宗教、民主政治与知识科学的基本精神,进而倾心于家国乃至社会的整体改变。他清楚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尚未确立文明的两个基点即人性与理性,社会民众对于科学与民主的感性触及与功利期许并不能换来真正的科学精神与民主制度,通体朴素的民众愿望换来的只是科学与民主的畸变形态,其结果不但无益于中国的社会民生,甚至还有可能伤及民族的文化生命,丧失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从而导致整个民族在文明中的式微和缺失。 相似文献
14.
曹胜高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61-65
词境、心境、语境和画境都是古典诗歌“境”的构成要素 ,其相互作用形成客观存在的审美境界 ,并与作者的主观情感相融合 ,成为古典诗歌的意境。上述要素之间的灵活组合和彼此影响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55-58
牟宗三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充实完善都与康德美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康德美学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牟宗三美学思想的发生由来,康德美学的精神义理直接影响了牟宗三早期对审美问题的关注和道德论美学的定位,康德将美视为沟通自然与自由二界的“中介说”又引发了牟宗三晚年对审美、道德“合一说”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邓文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2):66-68,90
牟宗三会通康德哲学和儒家心性之学,由道德的进路,重构了儒家的形上学。这种道德形上学突显了内在超越、实践理性和道德宗教的伦理精神。它打通超越与内在、本体与工夫、道德与宗教的关节,实现了伦理世界与超越世界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程小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5):81-85
直觉在传统认识论中被视为向理性认识提供材料而低理性一等的认识方式。诗学中的艺术直觉也多被视为与理性对立的情感认识方式。在理性主义神学思想的指导下,马利坦"诗性直觉"改造了传统的审美直觉观,发现了艺术直觉中潜在的理智认识性特点。基于理智性认识特点,诗性直觉所把握的是一种形式的情感。在呈现人们幽深无意识深处对实在的意向性情感时,诗性直觉还展现出趋向灵魂之"神"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8.
黄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
通过对牟宗三的儒学研究的内在理路的分析,揭示出牟宗三思想中天与心在万物存在和道德创生两个层面上的矛盾,表明道德创造的主体是心而不是天,万物的存在之所以有道德性,只是人心主观赋予的结果.牟宗三将儒学定位成"道德的形上学"确有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9.
吴韧彦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3):116-118
中国美学理论中对审美和再现的境界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区分。翻译首先是个审美活动,也存在上述美学境界之分。在翻译中,译者是审美主体,面对的客体是文本。译者对文本的态度与再现方式造成了境界的区分。译者审美客体时,是“自失”还是客体冲击主体意识,译者审美再现时主体情感是隐现还是显现,决定译文的境界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过渡之境”可看作是“无我之境”的分支,译者再现时是以局部呈现,还是保留整体,指向模糊还是确定,决定是“无我”还是“过渡”。译文呈现的境界无优劣之分,皆是挖掘文本的“美的潜力”惟其美异也。 相似文献
20.
程志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极".面对西学的大规模东渐,这一问题成为现代儒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方面,牟宗三对"终极关怀"这一"极"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一,无论就宗教之"理"来看,还是就宗教之责任来看,儒学就是宗教.其二,由于儒学不具有一般宗教之形式,且它所强调的是"天道"、"超越而内在"等,故其为一种特殊的宗教.其三,儒教将重点放在道德之本心与道德之创造上,故是一种"道德的宗教",亦是一种"人文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