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蒙着红布的呐喊─—接近崔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的歌词/诗歌在形式上的突出特证是语义状态的矛盾性即反讽。本文从崔健文本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即似是而非、言在此而意在彼、语义的含混性和连续直陈的否定性。作者指出,崔健的反讽不是古典意义上对世界本质的一种负值向度的把握。其反抗的目的仅在于反抗自身,从而使自己成为某种程度的后现代主义文本。尽史本文拒绝对崔健的歌词/诗歌的艺术成就作出较高评价,但作者以此为契机,建议批评界把流行歌曲当作当代通俗诗歌加以严肃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古时诗歌实际是诗与歌融为一体,后来诗、歌分离而各自独立发展.现代流行歌曲实际替代了古时诗歌功能,而流行歌词具有诗的特质.歌词创作应该反映民众情绪,从而表现出一个时代的内在情绪.  相似文献   

3.
当代流行歌词中的古典诗歌元素主要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典故的化用、比兴手法的借鉴等方面,当代流行歌词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元素,并且在继承中有发展,使得当代流行歌词沿着中国传统诗歌中合乐之歌词这一脉络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4.
从翻译目的论看歌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学者都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歌词作为诗歌的特殊形式,更难翻译。从翻译目的出发来把握歌词翻译,在内容和形式不能兼顾的时候,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会给歌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流行歌词中的古典诗歌元素主要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典故的化用、比兴手法的借鉴等方面,当代流行歌词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元素,并且在继承中有发展,使得当代流行歌词沿着中国传统诗歌中合乐之歌词这一脉络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6.
歌词作为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需考虑到音乐性歌词译配的影响,其翻译质量很值得探讨.本文借助现有的功能等值翻译理论,通过阐述中英文歌词特征的不同,讨论了歌词翻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比如韵律、节奏等,以此使歌词其美学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音乐文学的歌词,因为主体依靠其听觉达到鉴赏的目的而成为“听觉艺术”;它存在于时间中,所以它也应该成为“时间艺术”;歌词还应该是供人可以谱曲的诗歌,所以,它可以离开曲调而独立,让人们在其字句中产生联想,成为有“视觉”性能的艺术品。任何文艺作品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抒情的目的。作为文艺作品的歌词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应以抒情见长。鉴于歌词有以上的恃征。我们的词坛理论界用美学的观点来解决许多创作和研  相似文献   

8.
现代歌词作为抒情文类之一种,其文体特征总体上类同于"书写-阅读"式的诗歌,但其艺术生成却是通过谱曲并以人声为传播媒介,以听觉为接受方式.音乐、人声等的介入,又使歌词呈现出有别于"书写-阅读"式诗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文本生成的非独立性和文本形态的开放性;此外,接受方式上的"直面相向"的特点,使歌词的文本生成与接受语境之间形成一种显豁的共生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音乐文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及其研究的“歌词学”价值,并对现当代歌词理论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诗经》其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词总集,它启示我们,中国歌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诗歌的附庸。本文还对中国歌词的基本特征、中国歌词的文化品格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今天.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文化交流也日趋广泛。歌曲是各国人民抒发感情最好的一种方式,是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若想了解一国的文化、风俗、人民的思维方式,不妨从了解该国歌曲入手。因此,歌曲(主要是歌词)的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有意义。由于歌曲的旋律是既定的,因此歌曲的翻译主要就是歌词的翻译。也正是因为旋律即定.它给歌词的翻译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下面就以几首英文歌词为例,谈谈英文歌词翻译的基本方法。一、韵的处理歌词同诗歌一样.一般是要押韵的.歌词的韵也是有要求的。在发…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等人的词体写作,完成了由李白创制以来的阶段性宫廷词向士大夫词的一次转型,反映出声诗写作与新兴曲词写作的相互融合;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运动,在客观上成为链接宫廷到民间的桥梁,也成为士大夫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交流的纽带,在推动民间曲词兴起的同时,又将盛行于民间的一些文学形式汲取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新乐府诗三三七的句式结构直接对词体的句式方式产生了影响;自居易词体写作具有发生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抒情时代,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带着开创期的斑斓色彩,大体朝乡土写实抒情和主观浪漫抒情两个走向发展。最终,浪漫抒情完成了短暂的历史使命,开始向乡土写实抒情回归,从而使乡土抒情取得抒情小说的正宗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诗传统的河流里始终起伏着“阳光派”与“阴影派”两脉.中国现代政治抒情诗与“阳光派”传统密切相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的审美风格以及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从郭沫若、艾青到贺敬之、郭小川,他们对政治抒情诗和新诗传统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贡献.在阳光和阴影的交错与融合中流变的政治抒情诗,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样本.  相似文献   

14.
臧克家新诗文体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含蓄精炼的抒情范式;锤字炼意的苦吟精神;善于运用比喻经营意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革命诗歌因其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诗歌大众化的实践、政治抒情诗和长篇革命叙事诗的实绩,体现出它不同于其他类别诗作的诗美特质与诗学向度,革命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的成败得失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晏几道有浓烈的歌词传播意识,其歌词传播以“自娱”和“叙怀”为目的,有效地择取了歌妓口头传唱与书册传播并重的歌词传播方式,拓宽了歌词传播的时空域界。这得益于其对一己歌词传播的有力操控,《小山词》在当世与后世皆影响非凡,且现今的《小山词》保存完好,讹阙较少,给研究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不失为歌词自我传播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7.
“文革”后的诗歌史,艾青的地位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主要关联其诗歌特点与时代风尚的不一致:艾青诗歌强烈的时代和群体色彩及以抒情为中心的艺术风格,与当前诗歌界流行的个人性和知性特点存在较大冲突。但其实,艾青诗歌不是空洞群体思想的回声,而是将自我心灵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其时代声音中贯注着诗人真实的感情和感受。而且,抒情诗歌与知性诗歌各有所长,并不适合简单地臧否与取舍。艾青的名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典型体现出艾青诗歌的特色,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西方诗学中的“戏剧”美学传统,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以来的抒情文学,赫兹利特、勃朗宁、叶芝、庞德、艾略特和布鲁克斯等英美新批评诗家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抒情诗的“戏剧化”,主要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抒情诗主体“角色”化、“面具”化,间离自我或走向他者;二是吸收“对立”“冲突”等“戏剧性”美学精神,使抒情诗歌充满互相矛盾和异质的经验和情思。这些都旨在丰富后起建立的正统“抒情诗”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择取帕斯捷尔纳克中国接受中的一个侧面,即中国当代诗人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接受状况为论题,呈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技巧、人文理念和个体精神整体性融入中国抒情诗的创作领域。本文认为,诗歌语言在能指和所指上的多义组合促成了意义的模糊多样,而抒情即时性则有助于诗歌产生感染力和恢复读者对现实的知觉。这两者的结合恰恰有利于破除文字上的禁忌和由此产生的意识牢笼,进而接近文学本应具有的承担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现代汉诗中的女性诗歌繁荣的时代 ,民族女诗人成为其中重要的力量。由于生存环境及所受的汉化教育不同 ,这一时期的民族女诗人的汉语诗歌写作出现了不同的抒情倾向 ,诗中的民族性的含量各有差异 ,初步形成了纯粹的民族的、将本民族与普遍的人性结合的、只是抒情方式及书写方式具有民族气质的、与汉族诗人无异没有民族特质的四种抒情倾向。这些抒情倾向可以给 2 1世纪的民族诗歌带来启示 ,特别有助于处理本土与外来文化及诗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