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9,(5):1-1,4-8
我与“五四”同龄。先父叶云卿由于毕业于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常向家人宣讲科学、卫生和民主:后在兴办新学之间响应、参加了“五四”反日救亡运动。我的长兄在父亲教育影响下,在省会安庆高级师范(现安庆一中)求学期间也参加了五四运动,成为全省学生运动的代表,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外教正能量     
自2011年起,“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教故事。但外教这个词,似乎总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正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旻意不喜欢用“外教”这个词去框定她的朋友们,因为“在这个职业标签之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很鲜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博士,是改革开放以业在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关怀、培养下逐渐成长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崭露头角的新一代经济学家。 今年张军博士被评选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今年又恰逢“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笔者特地就青年朋友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这位年仅36岁的青年经济学家。 夏: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大家都很关注下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你能否就此为我们作一简略的描述? 张:首先,我想肯定的一点是,随着新一代经济学家的迅速成长,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蓝德公司曾对一千名有成就的企业家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成功之道,当然答案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懂得“怎样与人交谈”。 不管你碰到的是旧上司还是朋友,通常只要和他们轻轻松松地闲聊几句,就能打开话匣子。然而对许多人来说,闲聊几句可是件艰难之事,并且有时表现差得要命。 也许你会安慰自己说,是否懂得聊天,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事实上,聊天不但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还可以为你带来更大的收获,例如友谊和新的工作。美国“杰克与戈德堡沟通顾问公司”主任研究员罗利·杰克说:“闲聊可能比任何其它形式的谈话都更具有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每当谈到中国,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就是法国哲学家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1881—1955)的名言:“如果你没去过中国就撰写了有关中国的文章,那么在你去过中国后一定想折断自己的笔。”皮埃尔所言极是,所有撰写有关中国文章的人,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不如说他们只是在感受中国这个奇妙国度后抒发自己的一些感想。任何想要进行这种尝试的个人或团队,我们最多只能要求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张旭 《人才瞭望》2016,(23):6-8
“朋友们都说我命不好,这两年‘八项规定’管得严,福利大不如前.”江苏盐城某县公务员小陈在采访中说,“虽然我进入体制内才三年多,但也感受到了福利的收紧.刚工作时,尽管在试用期,年底仍能拿到几千元奖金.去年年底象征性地发了点奖金,而到了今年,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4,(5):1-1,4-5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刊本期转载《炎黄春秋》今年第四期发表的《陈独秀:除却文章无嗜好》一文,是为了不能忘记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时期所说:“陈独秀这个人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又说:“我们……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邓小平同志复出后说:陈独秀(还有瞿秋白、李立三)不是搞阴谋诡计的。又说:要加强对陈独秀问题的学术研究,逐渐恢复历史的原貌。我们高兴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陈独秀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效果很好,影响深远。 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优良文化和革命传统,更加焕发中华民族自强不患的团结奋斗精神,万众一心,致力于伟大的民族复兴,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此文是《陈独秀研究孔窥》一文的节录,特此注明。  相似文献   

8.
陈晋 《人才瞭望》2009,(11):62-62
对许世友的评价 对许世友的个性.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几次谈到。1967年9月16日.他在杭州对杨成武等人说:“他们要打倒许世友。打倒许世友行吗?对许世友我是要保的。都打倒了谁指挥打仗啊?这个人还是有魄力的.错就错.对就对,很果断。他犯错误也果断嘛!”  相似文献   

9.
3年前,我在加拿大采访了华入企业家周松年教授,当时,他刚刚获得首届加拿大华裔“最佳企业家奖”。在商界崭露头角。我被他艰难创业的事迹所感动,写了《创业者周松年》一文,发表在本刊1998年第2期上。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期间,我又巧遇周松年,并聆听了他为会议代表所做的学术报告。这是一次厂界的学术论坛及展示会规格很高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如旧M惠普及国内的”联想一曙光“集团等都参加了会议。周松年在会议讲坛上侃侃而谈,介绍了他研制的享誉世界的软件产品也谈到他的普莱特姆(Platform)软件公司和国…  相似文献   

10.
来自李时珍故里的我,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只知道在京城活跃着一批研究中医药的著名专家,他们为传统中医药走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书和教授就是其中一员。初识李书和教授是在朋友的办公室。还没有来得及介绍,他风趣而幽默的谈话就吸引了我,他举手投足间都让人如沐春风,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半小时的谈话下来,我和他产生了许多共鸣,于是攀谈的话题也多了起来……继承祖业 开拓创新祖辈留下的东西固然是难得的财富,但不能“只用而不修补”,倘若如此,终究要被时代淘汰。与时进取,开拓创新,才…  相似文献   

11.
请问:我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对工资还算满意,但公司苛刻的规章制度让我受不了,如规定“工作期间聊天扣50元”、“迟到一次罚100元“、“上厕所不能超过5分钟”,等等。这些规定都是老板独自制定的,职工根本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我经常是一个月被扣掉几百元的工资。每当找老板理论时,老板的回答都是:“公司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有意见你可以走人。”请问,用人单位有权单方制定、修改劳动规章制度吗?  相似文献   

12.
朋友Z君在外地上大学,暑假的时候,他回上海,给我打电话,说是请我吃饭。天气炎热,我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胃口,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来聊天。从找到座位坐下的那一刻起,Z君就开始掏出手机,刷朋友圈。我与他说话,得到的回应不过是几个“嗯”、“对”。问他一些问题,他才会抬头扫我一眼,然后用不长于三个句子的简单句回答我。  相似文献   

13.
我们北京师大附中的几位老师,有机会访问了老校友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钱老在他的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与我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提起师大附中,谈到他的青年时代,钱老亲切地说:“你们都是老师,也是我的老师。过去附中的老师水平很高,对学生很亲切,常和学生接触,象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4.
外国老专家不少都研究过“三农”,在新年来临之际,他们在京郊就农产品安全、农村城市化等问题与中国农业专家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颗中国心” “按照中国风俗,我要过90岁生日了.能在今天见到中国新生婴儿.我很高兴。”2007年7月10日上午.定居山东阳谷县刘庙村的美籍九句老人牧琳爱女士.身穿隔离衣,特意来到她担任名誉院长的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查房.以迎接新生命诞生的方式.庆祝自己的90岁生日。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刘庙村.几乎每个老人都收到过牧琳爱的祝福,每个小孩都在她的家里玩过玩具。在这个村子里,如果你打听村里有没有个外国人,人们可能想不起来怎么回答你,但是如果你提起“牧琳爱”,他们就一定会亲自把你领到她的家里,而且告诉你,在这里.这个老人就像自家的长辈一样。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了村民.牧琳爱总会操着汉语打招呼:“你吃饭了吗?”  相似文献   

16.
李剑红 《人才瞭望》2008,(12):82-82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进了一家经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总有一种不被重用的感觉。同样是一起新进公司的人,一年后,很多人都升迁了,他们得意洋洋、容光焕发,有的甚至颐指气使。可是我仍然还是原来的位置,不禁有些心灰意冷。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了总经理和我们部门经理的谈话。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6,(5):62-66
从第5期开始,“World Speaking”栏目的中文名称由原来的“国际朋友圈”,更名为“国际朋友说”。这一期,我们走出了《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来到中央电视台脚下的媒体人咖啡馆。这也是本栏目首次对外公开举办,除了讨论嘉宾之外,现场有20余名观众参与其中。今年是猴年,《西游记》、孙悟空、六小龄童等都成为前一段时间大众讨论的热点,本期话题:“我眼中的《西游记》”,听听年轻的国际朋友们眼中的《西游记》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ASAA拍卖公司首席执行官德布·韦登哈默文章,指出其最近受邀在上海一家餐厅与朋友们会面,他们正在招待一位来自西方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一名学者和投资记者,在交谈中反复介绍自己的中国投资战略。席间,那位学者说:“我想既然我是一名中国问题专家,那么我应当至少亲自来看看。”原来,这位“中国问题专家”才第一次来中国。其实,很多正在考虑在中国开拓生意的企业都有遭遇中国问题“专家”或“顾问”的经历,这些人通常都会描绘出一幅巨大  相似文献   

19.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  相似文献   

20.
拉瑞夫妇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1990年。一个曾在中国内蒙古工作的朋友把中国描述得如诗如画,勾起他们对中国一往情深的向往。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们,儿女已经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无牵无挂,到ERRC(中国教育资源与人才推荐中心)报了名,并被推荐到中国当教师。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来中国旅游“看一看”的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一呆就是9年,并且来了就不愿再回美国。准备来中国“受苦受难” ERRC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警告他们“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他们还从曾经到中国工作过的老师那儿听到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