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大利裔美国人民族性已经接近于“黄昏时刻”。“黄昏时刻”是一种比喻,但它正确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现阶段中,民族差别仍然见得到,但只是隐约可见。这种比喻代表许多人的主张。(例如,格拉泽和莫尼汉在1970年以及格里利在1977年发表的意见)这类主张说,民族性并没有迅速地消失,因此,乐观地把美国社会描绘成是熔炉就似乎站不住脚的了。同时,这种主张还说出了实际情况——看起来,民族性正在稳步地减弱,至少在白人中出现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民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的特性是构成民族现象的一个方面。民族特性是指表现在首先是日常文化、风俗、行为准则,以及心理特点(其中包括对价值的理解)等方面的民族特有的东西。自我意识也是民族特性表现的一个必然的方面。在重视民族过程的民族性方面的同时,还应当经常注意到民族性同社会经济诸因素的有机联系。换句话说,在民族共同体中和民族过程中,可以相对地划分出两个基本方面:民族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上,巴基斯坦具有与众不同的、统一的民族性(Qaumiyat)。这种统一的民族性,就象五彩缤纷的花束和花坛上数百种盛开的奇花异葩表现出来的统一的美一样,象管弦乐队数十种乐器奏出来的和谐的旋律一样。巴基斯坦民族性形成之基本阶段认为巴基斯坦民族是1947年诞生的一个新民族的观点是违反伟大的历史事实的。我们穆斯林民族的起源是和伊斯兰教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巴基斯坦民族的基础,早在公元712年  相似文献   

4.
泛民族性(panethnicity)是在外人看来具有同质性的民族集合体(ethnie collecti-vities)内各亚群体之间桥梁组织和团结日益发展的结果,它是民族演变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今日美国,它很可能取代同化和民族特殊论(ethnic particularism)而成为少数种族或少数民族的演变方向。本文将首先提出一个用来阐明推动和阻碍泛民族性发展的若干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比框架下我们将考察美国境内各由若干民族亚群体(et0hnic subgoups)  相似文献   

5.
一非洲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不考虑到民族性集团因素是无法理解的。大多数非洲国家民族性集团结构复杂,使这些国家面临着多民族国家所有的一切问题,并促使他们必须去解决民族问题。但这里所说的民族性集团因素,还不仅仅是民族结构的复杂性。由于非洲的一系列特点,以及在那里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社会的许多古老制度,民族性集团因素对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性质以及政治生活,产生着并且还将长久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民族性特点是在与其他民族语长期接触和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文章立足于中西文化和中华文化广阔视域,从语词类聚、句法组织、修辞方式、表达习惯等角度对汉语的民族性特点进行了全面描写,同时结合民族历史、政治制度、社会背景、价值观念、认知心理等诸因素,给予了发生学解释.  相似文献   

7.
还在不久前,在理论上,而且在人们的通常意识中,都普遍认为民族问题似乎正逐渐失去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现实生活已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目前除了争取和平的斗争、生态问题、卫生问题外,族体的、民族的题目正日益上升到首位,同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这种趋势在民族的(族体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这种现象不尽相同,也不一定会引起族际关系的紧张。许多方面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首先取决于某一地区具体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状况。然而,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终究会成为这种紧张形势的良好土壤,族际差别经常作为达到某些集团和个人利益的手段之一被人们所利用,既可用于进步的目的,也可用于反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各国的领土和民族(peoples)互不相同。同别处一样,东南亚的国家常被称为“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即用“nations”一词,这暗示着每个国家内的众多民族只构成一个民族集团,因此易于区分,也易于确定其特点。但事实常常不是这样,许多国家的居民不仅显示出民族性的差别(differences of na-tionality),而且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别。民族多样化(ethnic diversity)是一个突出的离心因素,由此导致的对立民族间的紧张关系不仅影响了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9.
食物和民族性(ethnieity)的关系及民族烹饪对涵化(acculturation)的回弹力(resi-lience)一直为人们所注意,但迄今还未对这些事实作出解释。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对食物和烹饪的忽视已成为各学科较普遍存在的空白点之一,这种情况妨碍人们弄清人类文化的固有根源。对这种普遍的忽视,当然也有例外。在研究食物问题的社会科学家中,法国人是杰出的,并很有见解。在法国最杰出的学者中,莱维-斯特劳斯(1964年,1968年)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0.
民族性(ethnicity)一词看来是个新术语。我们所使用的含义为民族集团的性质或特点的民族性一词,在1933年出版的《牛津字典》中是没有的,但在1972年的补遗本中收录了该词,词条中记载大卫·瑞斯曼于1953年首次使用了该词。民族性一词也见于1961年第3版的《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1973年出版的《美国传统英语辞典》也收录了该词,将其解释为:“1.某一特定的民族集团的状况;2.民族自尊心。”由此可见,民族性一词的含义是在  相似文献   

11.
民族性(ethnicity)如今已成为可以泛指所有民族(people)一切事物的术语之一,以致很难给它下精确的定义。然而,本文使用这个术语,却旨在让大家注意不可能建立在其他更为明确的识别基础之上的集团同一性(group jdentity)。虽然,民族性包括亲属关系在内,但其范围远比亲属关  相似文献   

12.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对民族各种特征的总的概括,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它的外延与"民族特点"、"民族特性"等概念在含义上相近.早在十九世纪,恩格斯就注意到了民族性的问题,并进行了论述.他批评了当时忽视民族性研究的倾向,指出:"对各种民族性所占的(至少是在近代)地位,直到今天我们的历史哲学里还很少阐述,或者更确切些说,还根本没有加以阐述.欧洲大陆上所有论述英国的著作,卷帙浩繁,但却言之无物,没有一个想到去钻研英国历史和英国民族性和的本质."他接着阐述了英吉利民族的民族性,"英吉利民族是由德意志人和罗马人构成,其形成的时候,正值这两个民族刚开  相似文献   

13.
泰国民族紧张关系受到控制下的错杂景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解释中,民族性(ethnicity)是一个带有歧义的概念。在本文中,民族性的定义用为:“可以用民族身分、民族界限和民族集团等词语表示的一种民族独特性的省悟。”泰国社会并非铁板一块。除泰人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民族集团组成了泰国社会。为了具体阐明当前的争端问题和有关泰国民族性的动向,有三个要点需加讨论。首先,只有着眼于历史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讲清泰国社会的民族性。其次,公众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较之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谁>的作者亨廷顿认为,美国的民族性正面临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生死挑战".其实,由美国"定居者"创立的民族性是相当有限的"美国"民族性,亨廷顿全力赞美同化主义、批评和抑制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其实质是现代民族主义.实际上,美国活力之所在是不断走向多元和多样,这是亨廷顿的"斗争哲学"也为之无奈的.  相似文献   

15.
蔡家艺 《民族研究》2003,11(2):61-68
本文是针对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全文共分四部分。 ( 1)准噶尔兵锋到达黑海沿岸说考辨。文中主要论述了 16— 17世纪时诺盖人的迁徙与分布情况 ,指出1682— 1683年间噶尔丹举兵进军哈萨克时 ,根本不可能自锡尔河流域跨越哈萨克草原而到达黑海沿岸。 ( 2 )此噶尔丹非彼噶尔丹。主要针对个别学者将昭《啸亭杂录》“萨赖尔之叛”中提到的“噶尔丹”比附为康熙时的“噶尔丹”的观点进行剖析。 ( 3)萨喇勒与萨赖尔是一人非二人。文中论述了萨喇勒、萨赖尔是史籍中对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称呼 ,指出有关著述将其当做两个不同人物处理是不恰当的。 ( 4 )阿布赉被俘及与噶尔丹策零关系考实。有关阿布赉被俘经过及其与噶尔丹策零关系 ,学术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 ,认为是由其杀死噶尔丹策零之子引起的 ,并力图夸大其与噶尔丹策零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大量事实 ,否定了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人的民族性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阿拉伯人民族性的探究,需要在辨析“民族”与“民族性”内涵的前提下,从历史角度考察其演变过程,宏观地把握贾希利亚时期、帝国时期、民族-国家时期和全球化时期四个阶段影响阿拉伯人“民族性”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人类性同时并存.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回族文化应该如何调适、定位和发展,是摆在每个有志于献身这项事业的专家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认为回族文化应是"开放型的民族性"文化,即在吸收中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家W·W·伊萨久(1975年)已提出很具说服力的民族持续理论:“在我们整个社会结构的现状中,一定有某些因素有助于已确立的民族集团中民族认同的保持及‘再发现’,这一点可以在加拿大以及在美国都普遍存在的所谓‘新民族性’现象作为依据。……不管民族经济差别如何,作为已确立的民族集团中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在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过程中去寻找民族多元主义的动力,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民族飞地自身的  相似文献   

19.
刘光 《中国民族》2024,(1):104-106
<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向来被视作有益身心的艺术,长期坚持临摹与创作、沉浸于静谧的书写状态,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书斋之中,人们凝神静气、调墨挥毫,“此时之手脑,只在点画方寸之间。紧张之心绪,为之松弛;疲劳之精神,借以调节”(陆维钊《中国书法》)。此种状态下,即便是一个初学爱好者,从书写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实则不比职业书法家少。也因此,中国书法拥有相当庞大的爱好者群体。他们享受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带来的曼妙之美,在一次次挥毫中体验笔毫、纸墨的奇妙变化,在书写过程中心绪得以调节、心灵得到陶冶、审美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吃矿,矿吃我们》②是美国女性人类学家纳什(June Nash)关于玻利维亚锡矿工人的经典民族志作品。纳什于1969年到玻利维亚锡矿山做田野,当时她42岁,还带着一个女儿,整个1970年她都在田野中。调查的敏感性使得她被矿工和CIA同时监视,但她最终获得了矿工的接纳。1971年她着手整理矿工Juan Rojas的口述历史,于1976年以西班牙文发表。《我们吃矿,矿吃我们》初版于1979年,1993年该书再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