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存在论内在地包含着本体论和生成论两个方面,传统哲学关注的是本体论的方面,"奠基论"意义的存在论则把两个方面更好地结合了起来.根据表现形态及内在特征可以把存在论划分为"超越论存在论"、"实践生存论存在论"和"此在存在论" 三种可能的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型的建设性理解 ,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刘军  杨辉 《北方论丛》2012,(6):129-134
近百年来,学术思潮正在由实体论走向关系论.实体论有两种观念即自一动观和互一动观,其基础是要素一集合观,该观念未能“真实地”描述现实世界;关系论来源于“交一互观”.关系论坚持交一互作用、过程优先、关系视角、去物化以及涌现性五个原则,其意义在于接弃实体论的思维方式,揭示“世界就是动态的关系网”.关系层次的划分以及深层“潜蕴性关系”的把握,是关系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早期存在论思想对以此在为基础的生存论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 ,对此在存在情态的生存论追问成为存在论的中心任务。在此在的存在情态中 ,死亡及其涌逼而来的“畏”和异乎寻常的“纯粹的无” ,揭示了此在生存的秘密和存在的真谛。它奠定了海德格尔存在论最源始的生存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朝向自主进化“在起来”的过程,意味着存在的升级和超级智能对“此在”的存在性超越。人工智能具有存在性意义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在存在论研究的生存论转向中找到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存在论发展提供了当代人工智能新场域。人工智能“在起来”的过程,同时是显现人类智能存在性质的过程:智能是“关系的总和”,信息是基本关系,这一切都呈现出对于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超越致思。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都是关系体,所有形式的类人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工智能通用化就是机器智能的类人化;存在性升级就是关系层次的升级。实体存在论是对感受性关系的僭越;生存存在论是对关系致思的预见;人工智能蕴含着从实体存在论到关系存在论发展的信息基础和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境域和“新”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文史哲》2003,2(3):110-114
面对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路径 ,一般唯物主义缺乏在世的“存在论领会”,后人对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也存在误解。当唯心论把一切存在者“引回到主体或意识”时 ,却始终不对主体或意识的存在方式进行追问 ,这同唯物论把“存在”或“实在”与物质等同一样 ,在方法论上错失了其存在论基础 ;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者和他的对手 ,按他们各自的方式 ,将马克思哲学读进了西方形而上学里面 ,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路子似有可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研究从已有理论与实践取向看,基本可分为实体论公共利益观与程序论公共利益观。实体论公共利益观认为,公共利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实体性;程序论公共利益观认为,公共利益在理论上难以把握,在实践中难以度量,因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关键在辨认与实施它的程序当中。实体论公共利益观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政府本位倾向、被虚化风险的存在、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易遭遇人性挑战等。现代社会对公共利益的规范化与程序化运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完善公共利益的制度与程序化约束,这在我国转型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和追问对象的“存在” ,在西方哲学滥觞之时是具有灵动活泼的生成命意和矛盾性质的。但随着哲学思想的矛盾本性的展开及其思维的概念化 ,“存在”逐渐成为抽象的超验实体 ,哲学也成为本体论和方法论双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的主旨即在于通过扬弃形而上学恢复哲学思想的活性。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变革 ,也首先是在传统哲学之核心和基础的本体论论域进行的。经由对本体论及其形而上学的深入剖析 ,马克思给出了关于“存在”的全新理解并形成了新的存在论———生存实践论 ,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致思取向和功能。关于“存在”和“存在论”的研究在当前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价值哲学的生存论建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价值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也应该有其存在论蕴含 ,这一存在论无疑不再是传统哲学的超验性的、抽象的实体本体论 ,也不应该是以需要为核心范畴的价值论 ,而应该是以生活世界为核心 ,以阐释、反省和建构人的感性的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为己任的生存论。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应然问题。但仅仅立足于需要范畴 ,由于需要与价值的相互解释以及需要范畴本质上的非理性倾向 ,应然问题是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的。需要与价值都是根植于人的生存的。生存论的理论建构本身就是价值哲学在理论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10):106-115
黑格尔的行为概念与拉德布鲁赫的"A与非A"公式曾是主导德日刑法学关于行为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但是,前者关于行为有意性的表述阻碍了关于行为本质属性的探讨,而后者造成了作为与不作为的难以统合。近年来兴起的否定行为论以"回避可能性"取代前者,以"非A与非A"公式取代后者,从而推动了行为论研究的深化,实现了从存在论的行为论研究向规范论的行为论研究的转变。否定行为论将"回避可能性"分为"结果的回避可能性"与"行为的回避可能性"两种类型,在做判断时,则进行具体的、个人式的认定。否定行为论在如下两个方面存在积极意义:1.使行为更好地发挥界限机能;2.分析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力。  相似文献   

11.
张江 《社会科学战线》2023,(11):147-151+282
阐释论是精神科学的存在论与方法论。阐释论确证:阐释是精神科学的存在形态与生产方式;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致性、整体性、互生性;知识论与价值论的相融相合。阐释论强调,在公共阐释空间,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相互作用,精神科学生产可信念为“真”,且最终为公共理性和实践检验的客观性知识;自然科学亦生产价值,与知识生产相契合,价值之真可确证。阐释论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科学面临革命性飞跃,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度融合,为当代知识与价值生产创造新范式,阐释论应对此做出有效回应,并为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提供观念框架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厘定存在论的理论视野开始 ,认为“本体论”这个在学界受到普遍质疑的术语 ,可以在学说史上找到充分的根据 ,而且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和辩护 ,因而这个术语可以保留 ,并在哲学形态和学科分支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作者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范例 ,阐明了“现代存在论”与“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区别 ,强调必须把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答方式区分开来。文章认为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实现的 ,但马克思哲学并没有因此取消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是关于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人的存在相统一的理论 ,它着眼于存在方式去理解存在的意义。实践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枢纽。  相似文献   

14.
生存与理性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存论转向是从单向度的逻辑理论转向人的存在的丰富性 ,而不是从理性转向非理性。理性的原本含义是存在论的而不是技术论的 ,犹如“逻格斯”和“理念”的原初含义是存在论的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概念一样 ,理性的概念大于推理的概念而基本等同于人性概念。理性既包含了人性中追求确定性的知识论维度 ,又包含了直观体悟和超越创生的生存论维度 ,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进程就是知识的建构与生存论的破解与创新相交替的过程。生存与理性相互包容而不是相互排斥 ,这对于处理现实的理性霸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两难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中有三个术语,即存在论、范畴论和生存论.实际上,这三个术语在某种程度上分别代表了哲学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与世界关系之不同理解.目前国内学界对各自的阐释已基本取得共识.但无可否认,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背后所代表的哲学思维方式往往被忽略和混淆.这种情形若不加以澄清,势必造成马克思哲学与近代哲学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从而遮蔽马克思哲学作为当代哲学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6,(6)
长期以来一种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误解支配着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这种误解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知性的、实证的、经验的历史理论。由于这种误解遮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造成了许多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然而,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结晶,这种存在论革命是从西方近代的知识论范式向生存论范式的转换。物质生活领域是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的发生地,社会权力是物质生活领域支配性的力量,而资本就是现代的社会权力。于是,本文以物质生活领域——社会权力——资本为线索进行探讨,以期表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存在论革命及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是历史存在论的学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马克思的学说的旺盛生命力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的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从整个思想史来看 ,政治价值是它最重要最独特的论域。相应于这些论域 ,政治哲学可以分为政治存在论、政治价值论和政治诠释学。政治哲学作为公共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将起着越来越重大的社会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政治哲学研究的迫切任务是 ,在审慎地解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存在论、政治价值论和政治诠释学的基础上 ,积极创建与公众声气相通的新公共哲学 ,提高社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有序性和政治共识度  相似文献   

18.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哲学开辟了一条真正经验式的、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为鲜明旨趣的全新存在论致思路径,拒斥了任何脱离存在物的具体特性、存在方式和抽象谈论"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企图,从而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实体论,也超越了海德格尔等现代欧陆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他的这一存在论革命,反映在人学现上就是:以关于人的三个规定性(自然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群体存在物)的人类学具体分析为逻辑起点,深入到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经验分析,发现了人的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既是活动中的存在物,也是关系中的存在物,进而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学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9.
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继承了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叔本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方面的功绩,并受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启发,从存在论维度理解和阐释实践范畴,建构以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的本体论美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束缚,用生成论取代现成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与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观相比,实践存在论美学观在对实践范畴的理解、人的个体性和自由性以及美学研究逻辑起点等问题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实践美学,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董学文等人对实践存在论美学观进行政治化批评,否定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是不符合实际情形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意识的起源可以区分为内在的、外在的和超越的三个层面,其中超越层面可以分为道德宗教和存在论两个境域。它们之间何者更为根本,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孟子对齐宣王论"以羊易牛"的故事,为我们分析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基础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事例。在"以羊易牛"的典故中,我们可以找到道德意识的三种起源。站在存在论的视域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意识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实体意义上的特殊存在者,它依赖于存在而存在,并奠基于存在论的境域而生成和显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道德意识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论起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具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十分相似的哲学路线。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孟子"以羊易牛"的典故并由此揭示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存在论基础,也许更加符合孟子的本意及其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