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孙中山在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伦理道德思想的探讨,揭示了道德教化与革命和建国之间的关系,并对孙中山在对待中西文化,以及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问题上所选择的弹性态度予以了剖析和评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关于道德价值的五大流行定义:“需要”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均具有真理性,也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进而认为,道德价值是以实践-精神、功利-道义、个人-社会、自律-他律、相对-绝对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并通过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个体道德意识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道德意识存在于道德个体的知、情、意中。其中,“知”即道德认知,是个人关于道德关系、规范、原则的内化,是个体道德意识的核心因素。“情”即道德情感,是个人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爱憎或好恶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人控制或激发热情,向明确目标驱动的力量,是克服一切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奔向目标的心理机能。“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双向联系与互相渗透,形成了个体道德意识的完整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借助其互为主体性的“交往理性”范式和商谈伦理学理论,以现代法律为主体(理性化和形式法)去审视道德这一主体:道德具有不可制度化、不确定性、不能稳定的可期待性以及不具操作性;而法律则不同,具有自治性、独立性(不可化约为道德)、可制度化、确定性、稳定的可期待性以及具有操作性.虽然“后现代性”视野中的道德不再是法律的基础,现代社会的法律不能化约为道德;但为了化解二者的紧张关系,他则从承载者交往理性的商谈原则出发,从程序主义的角度对法律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实现了对传统论证方法的超越:法律与道德同源、互为主体、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哈贝马斯对于现代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新推进,向我们昭示着——中国迈入现代社会的坦途只能走法治之路而非“德治”(人治)之路.  相似文献   

5.
道德价值作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交叉课题,已日益引起学界关注。然而,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通过对“需要”说、“衡量”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学界关于道德价值的这六大流行定义的解读、辨析,笔者发现,它们均具部分真理,也似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6.
“道德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体“道德力”的培养和开发问题。“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道德力”是主体的“内得”和“外施”能力,即道德修养力、实践力和影响力;“道德力”是主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道德关系复杂而多变,西方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流变总体遵循着道德梦想不断照进法律实践的务实路向,通过道德法律化进程不断展现着道德对于立法和司法活动的影响,从扑朔迷离的玄思论辩逐步转向为经世致用的实际运作.这种流变路向所显示的智识与方法,对我们正确认知和运用法律与道德关系并服务于法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英国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吉姆爷》继承了英国小说探索道德问题的传统并把道德探索的创作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吉姆道德探索从社会的影响、他人的影响以及主人公自身的弱点阐述了道德堕落的根源,探讨主人公重建道德完美的赎罪过程,并从主人公经历中的三次跳跃,探讨“忠诚”与“背叛”这一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工具论和主客二分认识论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技术语境下道德活动的主体是人,本文引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这种观点及其基础提出质疑,认为在技术语境下,道德活动的主体并不单纯是人,道德活动是人与技术两种行动者共同能动作用的结果,人与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联合主体,即“人-技术”,同时,对“人-技术”的道德主体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羞感及其与道德之关联的思考,在中外思想史上总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似乎从未有人考虑过建立“羞恶伦理学”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对羞耻、身体与道德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些思考,以及近年来对道德意识三个来源问题的现象学描述分析,来进行这样一个尝试:确定羞感中的天性因素,以此从自然主义伦理学或本性伦理学的角度来进行道德奠基。这种观察与分析所达致的结论是:其一,人的本性中显然包含着天生的羞愧能力;其二,羞愧中也包含后天的纳入因素;其三,“恻隐之心”与“羞恶之心”构成内在道德意识的两个重要来源,前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实能,后者关系到一种先天的道德潜能。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民主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伦敦被难是这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伦敦被难的根源就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基,伦敦被难事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从伦敦被难开始,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指导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雏形,并转变成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即通过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整体的目标——"振兴中华"。同时,"三民主义"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也同样表现出整体性。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今天全面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孙中山的男女平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女子要在社会生活、教育、政治、经济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女子要在国家建设等方面承担与男子平等的责任和义务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的男女平权思想。孙中山的男女平权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及其伟大实践,促进了中国妇女的进一步觉醒,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并为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新中国男女的真正平等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4.
闽南华侨景仰孙中山崇高的品德,在他的感召下纷纷投身革命,他们支持、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义无反顾,或亲赴疆场,或慷慨解囊,在长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过程中与孙中山建立深厚的战友之情。而孙中山也视闽南华侨为革命的挚友和依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扶助农工"思想是孙中山先生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亦为孙中山之新三民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年来,学术界尽管对孙中山个人乃至其思想各个方面的研究已比较多,也较深刻,但其中许多重要问题仍须进一步研究、挖掘.在此,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思想形成原因及其确切的内涵予以一番分析和评价,并愿此能对今后在孙中山个人及其新三民主义更进一步研究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国际法思想主要表现在其力图改变中国的“半独立国家”的状况,维护国家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提出了“不平等条约”的法律概念,对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保护人民的生存权,平等权,财产权和人身、人格权,并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民族自决权的人权法概念。由于时代及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的国际法思想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民主革命时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国家统一运动的纲领性理论。在进入新世纪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尤为迫切的今天,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仍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约酝酿、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至1911年;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是其民生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民生主义实际上是孙中山设计的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定性为“主观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资本主义”尚有存疑。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一生固然是革命的一生,然而,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一生除暴力革命活动外,还有若干协商或议和活动,以往学界通常偏重于探讨或彰显其暴力革命的一面,而忽略甚至贬低其协商活动。所以如此,与20世纪国人对革命的误读及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有关。事实上,孙中山政治思维有着革命与协商的两重性,这与其独特的教育背景及对现代政治文明的体认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20.
华克之衷心拥护中山先生的联共主张,一直视共产党人为战友和兄弟。而现在,这些战友和兄弟竟死在国民党人枪下,自己也险遭毒手。从此,他开始仇视蒋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