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六十年代人”是生于1925-1945年间的一代苏联知识分子,体现了苏联知识分子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其价值观是在斯大林时期,卫国战争时期和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结合时代背景从苏联官方文化政策和美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渗透两方面阐释“六十年代人”价值观的形成及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
韩冬 《可乐》2008,(1):69-69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相当武断。他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连总参谋长朱可夫元帅给他提意见,都被他当面痛斥为"胡说八道",并免去他的总参谋长职务。每次开会,斯大林说出自己的计划如同下达命令,没有商量余地。无论计划多么糟糕,人们也不敢反对,只是赞美、附和。  相似文献   

3.
苏维埃国家的捍卫者 在斯大林参与党和国家领导的期间内,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处于国内战争、伟大的卫国战争以及消除战争的破坏后果的时期。自然,国家生活中的这些非常时期不可能不在其领导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中得到体现。斯大林是列宁在与国内的反动派和1918~1920年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进行斗争的可靠支柱。作为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维埃政府的人民委员,斯大林又作为工农国防委员会的成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顺应时势,大胆否定和清算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专制集权方式,但赫鲁晓夫无法面对“集体领导”与威权丧失的两难困境,最终为体制所吞嚼。勃列日涅夫既得益于恢复斯大林时期的集权体制,又利用和享有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果。但勃氏维稳怕乱、放弃改革的后果,是戈尔巴乔夫的迎合人心的“新思维”,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成为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又一大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5.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1915—1979)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政论家,尤以描写卫国战争题材的军事小说家著称。他的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是“大规模描写战争的宏伟史诗”,获1974年度列宁文学奖。西蒙诺夫从1954年开始写作《生者与死者》,到1971年《最后一个夏天》问世,前后用了16年时间,几乎纵贯五、六十年代整个时期。这部三部曲不仅表现了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界处理卫国战争题材的重大变化,而且反映着这一时期苏联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起伏波动。这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作品,即使苏联国内的…  相似文献   

6.
韩冬 《社区》2008,(14):28-28
所谓智慧,就是知道可以忽略什么东西的艺术。 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已经相当的武断,他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就连总参谋长朱可夫元帅给他提的建议,都被他当面痛斥为“痴人说梦”、“胡说八道”,并免去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不敢反对。因为害怕一反对,也会遭遇像朱可夫那样甚至更悲惨的厄运。  相似文献   

7.
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作用问题的讨论,苏共第20次党代会是个分界点。在苏共第20次党代会以前,大家对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作用问题,都是根据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说法,即划分为调节作用与影响作用两种,并认为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生产则只有影响作用。1956年苏共第20次党代会在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要求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一些原理作严格的研究,于是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究竟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和民族的同情与支持.抗战爆发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号召全世界人民用一切方法组织对中国人民的国际援助.同时,为了让中国牵制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力,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抗战初期,依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政治上、物质上和军事等方面给中国以有力支援.在战略决战时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对加速日本的败降起了重大作用.抗战八年中,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从而解除了苏联的东顾之忧.故中国的抗战也保卫了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日渐退潮,不到四十年时间就经历了赫鲁晓夫“修正”时期、勃列日涅夫“大讨论”时期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其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嬗变,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分析研究苏联这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读苏共执政的教训可有不同的视角。从全球化视角出发,苏共执政的教训之一在于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缺乏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不能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正确定位;教训之二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不能正确回应,使苏联长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教训之三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错误估计形势,拒绝改革;教训之四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不能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教训之五是斯大林及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没有使苏联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步伐;教训之六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执政党主流话语日益边缘化,患上了“意识形态失语症”,等。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和<青年近卫军>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然而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股全盘否定<青年近卫军>的逆流.今天重新评价<青年近卫军>,可以说,它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技巧方面,都堪称是世界反法西斯和苏联卫国战争的最优秀作品.法捷耶夫曾经得到斯大林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非如一些攻击者所说的是斯大林的"心腹"、"影子"和"棍子";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法捷耶夫最后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的死属于战士的死,表现了他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也凸现了他宁折不弯的人格,令人崇敬.  相似文献   

12.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有各种复杂的原因,而斯大林模式却是这些原因的原因,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辉煌几十年,但最终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对其作个“对半开”的评价,目的在于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警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思想是斯大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斯大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活动作为时间轴,其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过程分为萌芽、奠基、形成和强化4个阶段。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意识形态本质、与语言的关系、阶级属性和划分标准等。研究分析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不管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行动方面,都必然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提供更多的依据;在重视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 抵制各种霸权思想对意识形态的侵蚀;证明西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理论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十年代,斯大林根据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要求,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两个著名的口号。这两个口号,是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曾学习并宣传过这两个口号。但是,后来由于“左”的错误等原因,一度认为斯大林的这两个口号忽视政治挂帅,否定群众的作用,对之作了片面的解释和不符合实际的评价。我认为,根据斯大林提出这两个口号的具体历史情况及其实践效果,作实事求是的考察和评价,这对于消除“左”的错误,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四化”步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世界战略形成的主要时期,苏联的世界战略格局大致经历了斯大林的“积极防御”战略(指东西两线的防御,主要是对欧洲的防御)以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政策”,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美苏争霸的对外战略,同时开始在第三世界积极扩张自已的势力。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一直到50年代末,苏联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没有突破雅尔塔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对其远东边境的安全问题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乃至在1939年夏季同德国举行秘密会谈的过程中,苏联方面也表达出了使苏日关系正常化的意愿。1941年4月苏日中立地位条约的签订对于苏联在伟大卫国战争前夕巩固远东的对外政策立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而,还在1941年4月就得以把3个军团从远东调向西线。与此同时,莫斯科也知道,希特勒分子正在向日本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使日本尽快地加入由德国发动的反对苏联的“闪电战”。所以,作为中国军队最高统帅蒋介石的武官和首席军事顾问的崔科夫从中国总参谋部侦察局长那儿得到的“所有关于关东军已经作好进攻准备的传言均属无稽之谈”的情报,都是非常及时的。这个情报使得克里姆林宫能够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关键的时候从远东又抽调了部分军队。  相似文献   

17.
二、二战期间和战后苏联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发展国家与党关系的进一步加强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全部政府权力集中在“国防委员会”手中,斯大林既是该委员会的主席,同时也是最高指挥。这个战时内阁虽然就人事方面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批世界级名将,朱可夫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漫漫百年,将帅如林,朱可夫以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卓著功勋,无人出其右。斯大林生前是从不夸奖人的,但他对朱可夫却是个例外。在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庆功宴上,斯大林在谈到莫斯科会战的特殊意义时说:“朱可夫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无论对苏联伦理学任务的确切把握,还是苏联思想界和公共生活对这门学科的强烈关注,都是后斯大林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期苏联的道德哲学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本节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当今苏联伦理学思想的正统观念是如何在哲学、意识形态和政治诸力量的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傅辕 《可乐》2011,(9):M0002-M0002
建国初期,何长工率军事代表团去苏联谈判。 斯大林的特使维辛斯基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老大哥”架势。他知道新中国的大部分军事将领都出身贫苦,很少有人上过正规的军事院校,就故意问何长工:“你是什么军事院校毕业的呀?我看你就像个教书匠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