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点亮心灯     
佛门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在一座香火鼎盛的尼姑庵里,有一个老尼姑和一个刚出家的小尼姑。老尼姑奄奄一息时,她问小尼姑:你知道庵里的香火为什么这么鼎盛吗?小尼姑摇摇头说:不知道,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悟,却什么也悟不出。老尼姑说:别着急,慢慢来,告诉你一个方法,在房间里点十二盏灯,你以后就会知道的。说完,老尼姑便永远的闭  相似文献   

2.
妙玉是一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妙龄尼姑,虽被森严的佛门教规和封建道德观念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去大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可她难以超越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完美的人,也只能注定她的最后结局是悲剧,让人不得不在哀挽中沉思。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中有很多描述尼姑宣卷活动的情形,其详细程度及所占篇幅,在我国小说作品中属仅有的一个现象。《金瓶梅词话》中所反映的尼姑宣卷活动是我国民间宗教文娱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而这种形式历史上也仅在山西介休一地实际存在。本文拟将这一书一地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做对比研究,由此认定山西介休当是《金瓶梅词话》中尼姑宣卷本事来源地。  相似文献   

4.
借题发挥,反对中央军委 一九七四年六月,“四人帮”的那个头面人物江青窜到我们师。当她看到队伍中的女战士头上戴着无沿软帽,就阴阳怪气地说:“你们戴的什么帽子,尼姑不象尼姑,和尚不象和尚。”“打了几十年仗把帽活都打掉了。”“你们说说,你们的帽子好不好?”她硬逼着女战士表态,并煽动说:“我就造了军委的反,我就没有戴。你们也要造军委  相似文献   

5.
<正>三姑六婆筝三姑指的是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即尼姑、道姑、卦姑。尼姑来自佛教,道姑来自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筝三教九流筝三教:儒教、释教、道教。九流: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医  相似文献   

6.
自由 《人力资本》2010,(2):140-140
从高中肄业女模到尼姑和艺伎,从微软、Apple高管到白宫顾问,成功男人围绕在她身边,她站在成功女人之巅。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10,(3)
任凭百般忽悠不让骗子得手1迷信型诈骗。打着算命、卜卦、相面以及替人消灾、专治邪病的幌子,自称是有名的道士、尼姑、和尚,经常持假证件活动在农村街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之后,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藏传佛教僧尼的养老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一道难题。我国目前推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老年朋友的认可。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借鉴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尼姑"居寺养老"的可行性作专项研讨。研究发现,"居寺养老"需根据寺院实际情况,因寺施策,将年轻尼姑纳入服务队伍,加之政府资金扶持,先试后推,妥善解决僧尼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坠网之中的逃脱——解读张爱玲作品的“世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为了逃避虚无的人生体验,世俗生活进入了她的文学世界.但在对世俗生活的感性认同中,她的虚无思想又时时渗透于字里行间.张爱玲坠入了世俗最终却又超越了世俗.  相似文献   

10.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教与世俗有着特殊的相互嵌入关系:一方面佛教教义充实了世俗观念,另一方面佛教中的功德思想使得后世大兴寺庙求取无量功德。此外,在世俗建筑吸纳佛教建筑风格的同时,佛教建筑也融入世俗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表象内容。  相似文献   

11.
路地选择“以俗为雅”为其诗学的美学追求。其“小诗”理念,与民间俗文化“大道至简”的审美观暗合。而“小诗”中的微观元素诸如象、境、韵、体也被其表征为“俗物”“凡境”“合辙韵”“民间文艺体”。但通俗表象充当的只是畅情达意的前提或是通向雅致的过渡。路地真正追求的乃是“以俗为雅”,或说“化俗为雅”。通过哲思的贯注、思理融入伦理、心灵真光的照耀,路地营建了理趣、德趣、灵趣交织的雅境。这种俗象加雅蕴、“以俗为雅”“雅俗共赏”的诗艺取向,既是“宋诗美学”的延续,又是满族俗文学的延伸,是满汉文学传统共同化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平民不仅可以是没有受到多少教育的普通百姓,也可以是过着现实世俗生活的并非贵族的文人。平民文学是比通俗文学雅一些,比贵族文学俗一些的文学。打油诗是汉语诗歌中长期流行的特殊文体,是中国正统诗歌的俗化形式和非正统诗歌的雅化形式,平民性是其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平民性主要分为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它采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和文体,直接关注现实世俗生活,抒写平民性情感,揭示平民的生存境遇。打油诗不是大众的通俗诗歌,也不是贵族的高雅诗歌,而是平民的诗歌。打油诗体是汉语诗歌中正统诗体和民间诗体必要的补充形式,是汉语诗歌中最常见的讽刺幽默诗体,诗体具有稳定性,不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它不但受到喜欢附庸风雅的普通百姓喜爱,还受到生活在民间崇尚世俗生活的文人的格外青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世俗化”过程中逐渐出现“庸俗化”趋势。大学的“学术化”和“世俗化”的冲突源自大学逐渐脱离教会控制、出现世俗教育内容和形式之时,主要表现为对大学价值理想的不同认识。大学的发展应由“纯学术化”向“世俗”的“学术化”转变,从而实现“学术化”和“世俗化”的协调,而不是由“学术化”向“庸俗化”的堕落。  相似文献   

14.
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世俗之间孰去孰从的两难抉择一直是困扰着西方作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乔叟和霍桑作品的分析,揭示二者在宗教和世俗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答案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而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16.
唐僧师徒西行朝圣与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动因一脉相承,他们的朝圣历程更集中体现了民间世俗宗教的多元化信仰,实用主义意识与行为,特有的"义利观"与实践原则,独特的实践形态以及世俗化了的神灵观念等诸种典型特征.唐僧师徒西行的圆满结局也堪称是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圆满结局.因此,<西游记>是一部体现民间世俗宗教西行朝圣的小说,每一个读完<西游记>且进入故事的人,都会随着唐僧师徒走完属于自己的西行朝圣之旅.  相似文献   

17.
明代传奇历史剧创作伴随着明代中后期文化权力的下移产生了显著的世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对世俗化情感的描摹、世俗化信仰的利用以及世俗化生活的展示三个方面,使一贯以庙堂风致为特色的历史剧在审美风貌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  相似文献   

18.
描写和分析禅宗修辞非逻辑性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并从佛教思维与世俗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其修辞作用的机制.禅宗修辞是一种特殊的积极修辞,它在突破逻辑、违反逻辑--即非逻辑性方面比所有世俗语境中的修辞都更加突出、更加普遍,这是因为非逻辑性思维是禅者获得开悟的基本理路,其作用远远超过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9.
张承志的人文理念是审美浪漫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这种人文理念因不是形成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世俗社会而缺失客体结构 ,即单一的思维模式、动机与效果分离的行为模式以及缺乏自我反思的非理性价值取向等等。在世俗化语境中 ,张承志的人文理念从前提上丧失了批判或建构的直接对象 ,现实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20.
道公在桂东南地区普遍存在,其所承载的信仰文化与乡土社会的俗世生活紧密关联。其发展过程因神灵信仰体系对地方民俗传统的顺应包容、科仪经典对儒家孝道伦理和佛教果报思想等多教合一的世俗化伦理取向、生存理性下农民道公做道的工具化,以及社会转型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渗入及国家力量的深度介入等多方面因素而呈现出去神圣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