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社科纵横》2004,19(5)
尹伟先,男,甘肃武威人,生于1965年1月.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曾任西北民族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2000年被评为教授.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专门史专业硕士点导师,教务处处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任甘肃省史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宗教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创新》2010,(6):F0002-F0002
钟坚,江西万安人,1965年生,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外经济特区、港澳台经济和宏观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学术兼职有: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软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创新》2009,3(12):F0002-F0002
虞崇胜,男,湖北黄石人,1952年10月生。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深圳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丁立群,1958年12月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主编。1992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1994年被选为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2003年被选为东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会长,2007年被选为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2001年被选为黑龙江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出版《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些成果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新华文摘》等多家学术刊物转载、摘编。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多次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并在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是省重点学科外国哲学学科梯队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后备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创新》2013,(3):F0002-F0002
郭强,河南虞城人,1965年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1987年起先后在许昌学院、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所长。  相似文献   

7.
《创新》2011,5(4):2-F0002
郑江淮,男,生于1968年10月,江苏盱眙人,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19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创新》2012,6(4):1-F0002
<正>王易,山东济南人,生于197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相似文献   

9.
《创新》2013,(3):1
<正>郭强,河南虞城人,1965年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1987年起先后在许昌学院、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所长,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资源能源  相似文献   

10.
《创新》2009,3(5):F0002-F0002
钱津,1951年生,浙江金华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第二版)分支学科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03年开始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该计划包括六项计划、十项举措。 这六项计划是:重大课题攻关计划;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学术精品奖励计划;文科教育改革计划;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十项举措包括: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继续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0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2007年常委理事会暨全国重点高校社科学报主编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徐维凡副司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龙协涛理事长,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教育厅、江西财经大学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学报工作要服务全国全党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在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报告了工作,指出名…  相似文献   

13.
徐昶(日宾)同志,1930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逊克县。194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6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班。现任黑龙江省宣传文教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省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关于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教育部将实施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5.
《唐都学刊》2012,28(5)
刘学智,男,陕西西安人,1947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实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关学与实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南冥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名誉院长等。  相似文献   

16.
衣俊卿教授 ,1 958年 1月 1 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虑林县。 1 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 982年毕业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工作。 1 984年 1 0月~ 1 987年 1月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学习 ,获哲学博士学位。 1 989年晋升为副教授 ,1 99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黑龙江大学校长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哲学的研究与探讨 ,其成果主要集中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2008,2(3)
<正>王勤,男,江苏海门人,1958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18.
高骞,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从1947年参加工作起,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院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的社会职务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长,中国苏联东欧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近年来高骞同志潜心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  相似文献   

19.
我省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张奎良教授1937年6月生于辽宁省新民县,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现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20.
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能否大众化,重要的不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本身,而更在于"现实"存在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前提,即研究者是否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之上.当今时代,国内外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论"真实"的世界观前提如何,都只能扛起人民利益的旗帜,所以,区分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真实世界观前提就成了当今时代的重要哲学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