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虐待儿童的暴力行为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的躯体伤害,即殴打孩子、强迫长时间劳动、不让吃饭或不让睡觉等;另一类指没有明显的躯体伤害,但通过家长的言语、行为等造成儿童心理上的伤害,笔者称之为"冷暴力".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两类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某种程度上,后者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当这种伤害造成后,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理解和自由,给孩子鼓励,采取适合孩子的、孩子愿意接受的爱的方式,孩子才愿意回家,孩子的心灵才会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生存,就必须进行激烈的竞争,所以职场竞争成为了21世纪最残酷的战争。谈到竞争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载于网上的职场寓言《世界上最完美的战胜》:寓言说的是山神的宠物老鼠,想要下凡当一名普通的动物。但是山神要求它要战胜最强大的动物大象才可以回到他的身边,否则就永远留在动物世界,老鼠应允了。然而老鼠来到动物界,才发现自己是一种又小又弱的小动物,要战胜大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它还是决定试一试。它想自已从大象的鼻子中钻进去,用身体堵住大象的气管,不让它喘气,大概会迫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自杀、抑郁、自闭自残、暴力倾向、精神崩溃、酗酒、吸毒等等令人叹息的现实悲剧正在这个表面耀眼夺目的圈子里越来越频繁地上演。很多人对此不理解:那些明星,金钱、美貌、名誉、地位统统都拥有了,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如果这样还会想不开,普通老百姓怎么过呀!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呢,一位心理学专家说:“成绩优秀的孩子比成绩一般的孩子更脆弱,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看重成绩以及在班级中的排名,更容易想不开。明星就像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们对地位、利益、舆论十分在乎,受不了被冷落,常常给自己施压,所以更容易对事敏感,遇事抑郁。” 相似文献
9.
广西南宁三中的学生张驰2004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就读,他的母亲莫欣萌是“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张驰入学前,爸爸妈妈给他写了一封意义深长的信,这封信对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具有启迪作用。儿子. 相似文献
10.
朋友的儿子明明已三岁多了,活泼乖巧,人见人爱。那天去他家做客,我将买来的苹果放在沙发前的小桌子上。明明主动去拿了一只给我,我边接边赞赏他:“谢谢明明,明明好乖。”明明更主动,又去拿了一个递给爷爷,爷爷却推让:“不用不用,你自己吃吧,爷爷自个儿拿。”明明转身递给奶奶,奶奶竟也拒绝:“乖乖仔自己吃,奶奶不饿。”明明犹豫一下,便跑进厨房递给正在炒菜的爸爸,爸爸谢过之后,也没接过苹果。明明不甘心,把希望寄托在了妈妈身上,谁知妈妈也如此,只是赞赏了一番,没接苹果。好一会,明明才从厨房里出来。热情儿没人领,他极为失望。见状,我赶紧… 相似文献
11.
14.
15.
16.
“为人父母”栏目热忱邀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这里发表你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大家共享,互动交流。本社地址见目录页,请在信封注明“为人父母”。电子邮箱:dashanhxs@hotmail.com 相似文献
17.
滴扶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8,(8):46-46
来信我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怎么办?怎么办?滴扶老师:您好!我没想到,我能在抗灾避难的临时帐篷里看到《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生活版)的人生信箱栏目。我从您的信箱中了解到您给陷于悲惨困惑中的人们解除了痛苦,解决了思想问题。为此,我想告诉 相似文献
18.
亢霖 《社会观察(上海)》2010,(2):20-21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这句名言的价值在于它的表达击中我们内心最深沉的认识。无论对于家庭还是个人,幸福和不幸福都是极具体的、个人化、主观化的认识感受。正像希腊作家金·哈伯德所说,“很难说究竟什么能带来幸福——贫穷和富裕都不能”。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们对自我的感知、对现实的感知来源于我们内心的建构。记忆是非常不可靠的,记忆在漫长岁月中被我们不断修饰补充,回忆出的东西只是我们当下心境的产物。如果我们把个案的故事重新描述一下会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