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2,(1):120-129
《数论颂》是古印度主要哲学派别数论派的根本文献.此典及其古代注释中对因果问题有集中表述.《数论颂》中提出的因中有果论,是此派关于事物形成理论的基础.《数论颂》中的其他因果思想也对数论派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古代印度哲人深刻的理论思考.数论派的因果观念与古印度其他一些派别的因果观念有明显不同,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对深入认识印度宗教哲学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特点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印度古代各派哲学体系在形式上有多种类型,其中有两种较为引人注目,一种是转变说,另一种是积聚说。转变说一般认为世界最初有一个根本因,从这个根本因中派生出万物,积聚说则一般认为世界是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如果不作过细的划分,可以说印度哲学中属于转变说的有数论派、吠檀多派和瑜伽派,  相似文献   

3.
一本介绍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的好书出版了。它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洪谦德博士主编的:“新马评介丛书”之一,衣俊卿博士撰写的《实践派的探索与实践哲学的述评》(台湾森大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版).这样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的书,有助于我国哲学界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对于被斯大林规范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各国经过了数十年的实践之后,许多人都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并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内部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自己哲学的理解,以及他们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西方理论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或者说提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这样的理论出自非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之外的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4.
瑜伽作为一种修持方法,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并很早就被印度的许多宗教哲学流派所采用。但把瑜伽的宗教实践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理论的哲学流派的工作,却是由钵颠阇利完成的。这就使钵颠阇利在瑜伽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所作《瑜伽经》作为瑜伽派最早的学说表述,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量部又称说转部(Saukantika),是部派佛教中产生最晚的学派。此派产生虽晚,但对以后佛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在大、小乘对立时期,它和毗婆娑论师同为小乘佛教的代表,而瑜伽行派(Yogacara)和中观派则为大乘佛教的代表,并合称为印度佛教的四宗。约在公元一世纪时,经量部从毗婆娑论师即说一切有部中分化出来。与说一切有部的重论不同,经量部则偏重于经。由于所重的典笈不同,所以两派的基本观点也不相同。经量部认为现在实有,过去、未来无体,这就和说一切有部完全不同。经量部的这一基本观点,是在接受大众部的影响与批判说一切有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之,可以说经量部是小乘内  相似文献   

6.
四、后古典瑜伽 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200年到1900年。后古典瑜伽是指在古典瑜伽创立者钵颠阇梨之后发展起来的许多派别,主要包括瑜伽奥义书、密教和诃陀瑜伽(hatha—yoya)。它们与钵颠阇梨所采纳的二元论哲学恰成对立,这些后起的派别大都建立在前古典瑜伽曾奉行的不二论超验哲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怀疑论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式,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晚期希腊罗马时代成为主要的哲学思潮,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为了清楚地揭示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了解人类认识过程中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深入地研究怀疑论哲学的形成及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晚期希腊罗马怀疑论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一怀疑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是在对古希腊早期哲学思维的内在矛盾反思过程中形成的,它最早是以智者派的诡辩论形式出现的。在智者派出现以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以其感性直观的方式对世界的本源进行了探讨,他们  相似文献   

8.
张绍斌 《南亚研究》2010,(1):111-124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宗教哲学的圣典,数论和瑜伽是其核心内容;《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原人”和“道”在这两部经典中是核心概念。本文概括和确定两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并从本体论性质、本体论的意义及相关的人生论三个角度对两个概念和各自所属思想体系进行比较。所探索的问题和结论,有助于开拓《道德经》文本解读的空间,对进一步揭示以中印古代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内在特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好和追求”。但美国人似乎不只是追求智慧。美国人的志愿和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哲学提供了健康的风土条件。哲学必须经常记住它在社会中是少数派,如果它被一种观点所统治,它就会奄奄一息。在美国,个人的自由提供了哲学所最最需要的思想自由。强制的正统信念会消灭哲学精神。现在美国人阅读人类的每一种哲学,并实践每一种宗教。  相似文献   

10.
大概没有一门学科象哲学那样受到如此多的反对和批评。当然,某些对哲学神秘性的攻击完全是出于误解,不过真正严厉的指责却都是来自那些对哲学非常了解的人。人们普遍报怨说,哲学尽管有其漫长的历史,但却没有任何成就,它所提出的东西无一不受到挑战。有些人甚至怀疑把哲学称之为“学科”是否合适,因为“学科”这一术语本身就意味着限制和秩序,而哲学中却到处充满着混乱。从事实上看,哲学中的确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对立观点。就拿归纳推理来说,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可以被证明,另一种却认为它只是有效而已。而按照  相似文献   

11.
严格说来,比较哲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是在所比较的问题上不同于其他的比较研究。比较哲学虽然表现出克服多元的世界图景的倾向,但最终却可能证明彼此不相容的体系都合理并成为多元论的堡垒。如果比较哲学要取得它自己的地位,它就不应仅是哲学史或建立在对以前的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的哲学。不然的话,我们只是给一门古老的学科取了一个新名字。当代比较哲学  相似文献   

12.
瑜伽刚柔相济,体操则是力与美的动感展示,二者相结合,居然产生一种奇特的舞蹈神韵。不但延伸了瑜伽的静、舞蹈的雅,而且每个动作都自带三分力量——劲美之风,倏然而生。瑜伽魅力,得以完美张扬。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当前趋势是什么? 为了试图澄清哲学的现状,我打算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是关于哲学现代性的特点。从单纯描述的观点来看,仅仅从最粗略的表象来判断,当前的哲学为什么不同于人们一直认为可以与之等同起来的悠久传统? 其次是分析和试图说明这种现实性。如果哲学的现代性始于同传统的决裂,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把它的各种流派、方法和风格归结为同一种倾向? 最后,我试图弄清当前的哲学之所以确实不是最古老的哲学,它之所以只是表现西方本体论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柏格森(1859-1941)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但由于他的哲学倾向与西方现代思潮的发展相一致,回答了现代派艺术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因而他的学说成了现代派艺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因此,当我们探讨二十世纪西方文艺和美学思潮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柏格森的影响。柏格森学说的核心是绵延说和直觉论。所以,我们对他的美学思想,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绵延与审美心理特征柏格森对审美心理的分析,是其绵延说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尽管它只是为阐发绵延说而涉及,所论不多,却颇具特色,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姜海波在《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1期撰文指出,《实践》杂志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文化平台,它忠实地呈现了一种反思性的实践哲学,较好地奉行了批判斯大林主义和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办刊方针。20世纪50至60年代,南斯拉夫哲学界分化为相互辩难的两派:正统派和实践派,其中实践派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实践与创造在一个特定社会的人性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实践派哲学家看来,作为实践哲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法兰克福学派企图把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哲学综合起来的理论进行了评析。肯定了这一综合理论在其产生的时代所具有的历史的合理性,也剖析了这一理论深处存在的牵强和不合理性。文章最后对马克思哲学在今日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根本问题,一是它的内涵:究竟是一种唯物主义还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二是它的性质: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三是它的功能:究竟只是一种意识理论还是一种类似生产力那样的实践力量?长期以来,在相关问题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尽管问题复杂,仍是可清楚说明的,正如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奠基于这个问题之上,而当马克思将斯芬克斯之谜理解为"历史之谜"时,也同时为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17年发端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以至由此开始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它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在当时开放性的文化环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出现的各种外来文化,包括西方现代派哲学、文学思潮和理论,因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西方世界,正是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兴起时期,正如胡适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所归纳的两种趋势:“一  相似文献   

19.
学术活动     
印度哲学名著《圣教论》汉译本再版1999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圣教论》(Agamasastra)汉译本(乔荼波陀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巫慧教授从梵文译成汉文)。2000年,该馆将其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再版发行。《圣教论》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吠檀多”学派的根本经典。吠檀多哲学从七世纪发展到近现代,已成为印度哲流派中的主流哲学。它不仅在印度知识分子中,而且在印度普通人中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哲理性和精神的影响。中国人对吠檀多哲学似较陌生,对其根本经典《圣教论》则更不甚熟悉。现在,《圣教论》汉译本的再,对当代印度主流哲学“…  相似文献   

20.
回归现实生活 --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即是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所理解的生活世界只是人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语言交往;而马克思认为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