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发展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正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远影响。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四个方面:技术创新竞争机制、技术创新合作机制、技术扩散机制以及技术标准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最具活力的主体,成为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越来越多地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协同创新具有单个创新主体无可比拟的技术创新优势.由于在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新成果容易流失、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权属纷争等法律风险,我们应该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合理分配创新成果等举措推进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2006-2014年制造业行业的出口数据,构建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为中介变量的单步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固定效应(FE)法以及广义矩估计(GMM)法,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直接和间接机制。结果发现: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促进了出口二元边际的增长,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渠道作用,相较于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强;但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青岛、北京、深圳、济南、大连等城市的软件产业规模、从业人员、研发费用、发展模式、政策措施和软件园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见,青岛市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少,缺少龙头企业的带领、产业集群缺乏合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若要进一步促进青岛市软件产业健康发展,应在产业定位、政策保障、园区建设、产业集群、人才战略、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明晰创新能力培育的作用点。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2003—2008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为非有效。其中,医药制造业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且存在技术衰退问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技术衰退问题,医疗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要解决河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提高技术效率与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明晰创新能力培育的作用点。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2003-2008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为非有效。其中,医药制造业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且存在技术衰退问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技术衰退问题,医疗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要解决河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提高技术效率与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青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加快青岛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与青岛提升城市形象相得益彰。在产业发展的操作过程中需开展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将创意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制定保障制度,逐步打破阻碍创意产业资源要素流动的体制壁垒;将青岛现有的创意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找准青岛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制定产业专项规划;在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方面要注意国外智力引进。  相似文献   

8.
浙江绍兴县轻纺产业集群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马歇尔式的内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知识外溢下的知识产权问题、集群发展下的环境污染问题、路径依赖下的技术创新问题和出口导向下的价格竞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纺织品牌;实行法律管制、经济激励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环境治理模式;引导企业走出价格竞争误区,实行行业和企业自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技术创新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为以后研究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进入 2 1世纪 ,传统产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开始向科学化、技术化发展 ,希望在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茶叶产业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传统产业 ,由于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 ,已落后于世界 ,甚至国内其他种茶省份 ,分析国内外茶叶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情况 ,对云南茶叶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维度将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进行对比,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良性互动。探讨企业沿袭不同技术路径的技术创新强度要采用相应的知识产权策略,为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要以知识产权为导向,根据技术创新强度选择相应的知识产权策略,开发能申请专利的知识产权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以此来满足高附加价值的市场需要,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8年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发展进行回顾,研究光伏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与分化,经分析2018年影响光伏及风电产业链的政策、需求、供给和技术创新4方面的因素,发现光伏及风电产业链技术创新受政策驱动,引领企业降低成本,光伏单晶硅和风电整机制造业绩突出。对中国2019年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前景作出预测:光伏行业:单晶硅行业技术推动成本下降,单晶硅电池组件产能扩张迅速;EPC运营企业扭亏为盈;风电产业:零部件原材料成本下降;风电整机利润挤压;风电下游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机制研究》。该课题报告采用类比的思路,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一般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提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报告指出,在借鉴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时,不能不注意到我国有著完全不同的产权背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大多就职於国有科研院所、大学和国有企业,因此在我国的知识产权结构中,“国有”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成果完成人的个人作用极其重要,如果只强调知识产权的国…  相似文献   

14.
产业演进是产业在发展中结构和内容不断更新及变化的过程,是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结果。通过对创新理论学派的回顾和梳理,在协同演化论的分析框架下阐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了基于技术和制度协同提升的产业演进过程,并以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为例考察了技术与制度的互动性及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保护农业知识产权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是今后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大,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是世界普遍采用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提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政策环境,功能区建设应着眼经济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支撑,采用整体协调、功能复合及文脉传承的城市设计策略,打造集产业、居住、商务、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发展平台;按照"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增加总量"的思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高校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学校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 ,论述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从技术创新的特点、高等学校功能等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高校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科技布局、产业规模与技术进步5个维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多指标测度体系及技术创新综合发展指数;根据技术创新综合发展指数,拟合绘制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周期S演化曲线,较为准确定位了中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所处位置;由5个维度在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权重分布动态,比较出中美新技术之间的创新发展差距,分析影响中国人工智能新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创新成熟期,中国正处于创新成长期后期,技术创新十分活跃;借助于后发优势,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逐年综合发展指数已超过美国,展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态势。为赢得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竞争的胜利,中国应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确保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长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立法、执法与司法,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有力保障,也是在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法律运行机制中法律保障体系运转层面的首要问题.我国已基本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但仍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 ,应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 ,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