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是关联翻译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都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过研究。在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基本概念、直接翻译及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是关联翻译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都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过研究。在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基本概念、直接翻译及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化身这一全新的视角对翻译本质进行认识,翻译就是为源语言在目的语中寻找化身。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首先弄懂原身、真身、化身等概念,翻译的过程就是将真身从原身转移到化身的过程,至于传统译学理论中所关心的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都是为获得化身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而已。  相似文献   

4.
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都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作为人类的特殊活动形式——创造认识,它的本质也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它的一般本质就是它和其它认识的共同本质(即它的能动反映本质),它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它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本质     
本文通过分析译文与原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同时考察翻译过程的三个环节 ,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追求译文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上做到与原文一致即不变 ,翻译的本质是复制  相似文献   

6.
对众多的有代表性的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界说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指出了各种界说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识的本质是信念及建立信念的活动的统一这一关于认识的本质的新的界说,并进一步阐述了其立论的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构想、预测和初步认识。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不断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进行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并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随着功能主义目的论、解构主义等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以"信"为价值取向的翻译标准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翻译过程和语言功能表明,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以语际转换为特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际转换意味着翻译标准应体现文本对照特征,而跨文化交际则要求翻译标准具备较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时代特点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实际,给“儿童文学”的定义以新的诠释,并对由此涉及的儿童文学的本质及特殊性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回归和再认识。它充分认识到社会形态可以跨越而生产力是不能跨越的事实;它的核心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现阶段的剥削、雇佣现象不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前景化是功能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术语。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性,文学性体现在作家精心运用的前景化手段中。译者应该再现前景化手段,并从对应、重构和虚化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再现文学作品中的前景化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常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即具有暗指未说出的东西 ,从而使个人独特的东西得到他人理解的特点和功能。诗的语言在语言中最具“思辨性” ,最大程度彰显了语言的诗意本性。从中国古典诗作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诗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言约旨远 ;象征性和暗喻性 ;画意性 ;音乐性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翻译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它包含有理解与表达两个基本环节。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表达是理解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理解语言现象、了解背景知识、分析逻辑关系及具体语境等四个方面探讨正确理解原文对确切表达的重要性 ,并提出相应的表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话含义是语言的间接使用现象,但只是语言间接性的表现之一。本文在指明会话含义和语言的间接性这两个重要的语用学概念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它们在几个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有其字的假借 ,一般认为是仓促之间写了别字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东巴文本有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别音义、避重复、求新奇、不规范、仿古。这对研究其他文字本有其字假借字的产生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本质问题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王希杰先生在语言本质问题的研究上,突破了传统语言本质观的束缚,形成了富有开拓意义的对语言本质观的新认识。本文从王希杰先生语言本质观形成的基点及王希杰先生语言本质观的基本思想等几个方面,对王希杰先生的语言本质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转译是1919~1949年中国译坛的一个重要现象,许多译者通过转译引进了大量较有影响的外国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同时在翻译界展开了对转译现象的论争.本文概述了这一时期转译现象,从多元系统论、目的论和译者主体性等角度,分析转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历史文化和语言转换层面上的原因,指出开展转译研究对当代世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尝试研究《傲慢与偏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分布与理据。研究发现:译文多采用意译策略处理原文模糊语言,目的是实现与原文的语用功能对等。此外,《傲慢与偏见》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出现范畴分化现象。对于译者如何处理特定语境下模糊语言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诗性既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一个有待解释的概念。在当前的学科体制之内,汉语诗性研究是一个边缘性的领域,但它将会对文学研究及其他以汉语文献为依托的人文学科产生影响。汉语诗性研究一方面必须厘清一系列的相关概念,一方面还要进行系统、深入的文本调查。  相似文献   

20.
语言污染很早就备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至今却仍未得到有效的治理。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理上说,对语言污染的性质与范围缺乏准确的定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定位的不明确,使得其他一些语言问题、语言现象也被当作语言污染处理,语言污染所指的范围扩大化;而范围的过分扩大会产生语言污染泛滥的假象,很有可能会造成人们对语言恐惧忌惮或麻木不仁,最终加剧语言污染。本文对语言污染的性质和范围作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以期引起社会对语言污染问题的重新认识,集中力量共同治理语言污染,改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