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具有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特殊功能。对于有效抑制食品安全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来说,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一个对消费者、食品企业、保险公司、政府四方有益的选择。鉴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是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强制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制度已设立近60年,且鲜有变化,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国际潮流,亟待完善。完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不是废除强制保险,而是构建铁路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即强制铁路承运人以他们可能面临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投保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强制保险包含了无过错保险制与责任保险制的元素,具有混合保险制模式的某些特点,但从其他先进国家在其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各自发展阶段上的法律经验来看,纯粹的责任保险制与纯粹的无过失保险制都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在完善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时,应以侵权责任保险制为基础,合理吸收无过失保险制的某些优点,重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事故受害人权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实施模式较为复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以强制实施为主,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以任意实施为主、强制实施为辅。这种任意模式和强制模式并存导致的最主要问题是投保率不稳定,不利于医疗责任保险大数法则起到应有的作用,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缓慢。医疗责任强制保险的本质是利用风险社会化,实现财富向弱势群体的再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分配正义,因此域外多数发达国家的医疗责任保险立法都选择了强制保险模式。我国应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采取强制保险模式,在医疗责任保险立法中规定强制承保、强制投保和保险费率范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导致消费者严重的损害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赔偿,而且造成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隐忧。当前,政府对食品安全直接监管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以及食品企业违法成本过低都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应当将政府监管与社会化救济手段相结合,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侵权责任与责任保险的结合,是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我国应当在立法中明确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确定投保人范围,并完善相关的缺陷食品召回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等制度。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在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分担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减轻国家食品安全赔偿损失和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目前保险业法律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及实践基础,借鉴国外食品安全保险制度经验,探讨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可行性,推进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开始实施,使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地位得到认可。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强制责任保险的性质、目前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准确了解和完善该制度并促进其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势在必行,而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立法当属其中。尽管《食品安全法》加强了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但是并没有规定食品责任强制保险,因此研究食品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意义重大。对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人、投保人、第三人以及保险限额和保险期限等问题,对我国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立法保障、缺少第三方调解机制、医疗责任保险条款不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单一、发展医疗责任保险的专业力量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寻求科学的对策,寻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良性发展的路径:政府方面,应当制定医疗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强制推行该制度;保险公司方面,应当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条款,提供差异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加快医疗纠纷处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医疗风险信息数据库;医院方面,应当要求各医疗部门和医护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患者方面,应当具有风险意识,根据个人情况购买个人意外事故保险,在出险后,患者不仅可以获得医疗机构的赔偿,也可以从意外事故保险中获得补偿,以便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未能强制推行 ,对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探讨如何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 ,充分运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这根经济杠杆 ,实现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有效配合 ,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障社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中,商业保险机制在应对环境污染风险方面有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潜力。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不仅如此,商业保险机制还可以抑制企业制造污染而具有代理监管的职能。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自发性环境责任保险市场难以建立,可以考虑实行间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模式。环境责任保险是主体,民事侵权责任制度是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基础,政府支持是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我国《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在明确“重典治乱”的同时,探求法律责任配置的科学性。在食品安全法律框架中,经营者责任与监管者责任相互对应,共同构筑起基础性食品安全法律责任。而基础性法律责任之外的衍生性法律责任也应当成为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善基础性法律责任的前提下,我国食品安全立法还需着重考虑引入强制责任保险机制、确立第三方辅助经营者赔偿责任、增设食品安全事故国家赔偿责任并强化食品检验人独立刑事责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尽快实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立法,同时考虑在该项立法中规定:1.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强制效力;2.第三者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3.医疗机构对紧急处置费用的请求权;4.汽车保险人协会;5.保险人对责任事故处理的参预权.  相似文献   

14.
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动摇了人民群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只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重典治乱世,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侵权者的肆意而为和无法无天,扭转当前食品安全持续堪忧的现状。《食品安全法》作为特别法,其所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督促经营者保证食品安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不足需要继续完善,即进一步明确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确立惩罚性赔偿金的浮动机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规定存在不完善之处,而海上强制责任保险具有分散责任、保护受害人和改进行业发展的功能。从保护受害人利益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公约议定书内容,对海上旅客运输进行强制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从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要想保证食品召回制度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除了继续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以外,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的跟进。加强对我国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的认识非常重要。对我国实行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必要性的认识、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内涵、以及对食品召回责任保险与食品召回制度和与食品召回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关系的认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责任事故频发,引起了政府及公众的广泛关注。纵观目前我国的风险应对方式:政府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监管者,但管制手段单一,管制效率低下,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物品处理、人员救治,损失赔偿等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转移与社会管理手段,可以在食品安全责任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提倡推行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我国消费者、相关企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文中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描述引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进而对制约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的因素展开分析,最终对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然而其中有些内容仍不够完善,笔者对此提出四点建议:政府监管要落实权力和责任主体;召回制度要加以细化;重点是要完全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将"价款10倍"赔偿改为"损害赔偿额"的数倍;最后为保护食品侵权案件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为食品产业平稳升级护航,需推行产品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产品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相辅相成,必须成为本法之亮点,才能使《食品安全法》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还处在试点阶段,其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时,应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制度和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未来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实行强制责任险和商业三者险相结合的保险模式;建立在政府指导扶持下的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机制;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监测机构和损失鉴定机构;实行个别化和差额化保费制度;赔付程序应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