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陵思变     
江接海 《决策》2014,(1):54-57
铜陵是一座以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城市。这里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铜产业基地。因铜而兴,也因铜而困。长期形成的“一铜独大”产业结构,给铜陵带来一系列成长的烦恼。2009年3月,铜陵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2013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铜陵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胡磊 《决策》2023,(1):32-35
<正>“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徜徉在铜陵美景之中流连忘返。铜陵,也因此被誉为一座“李白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留下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回溯铜陵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之初,铜陵一度迎来人才涌入的高光时期。在国家做出重建铜官山矿的决定后,各地的青年人才踏上这片热土,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一座新兴的铜工业基地拔地而起,伫立于皖江之滨。  相似文献   

3.
陈圣敏 《决策》2004,(4):42-43
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铜陵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上市公司群”,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铜陵板块”。截至目前,加上已经发行即将上市的六国化工,铜陵已上市的有5家公司,为铜都铜业、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占安徽省上市公司总数38家的  相似文献   

4.
查英 《决策》2014,(6):68-70
在经济下行与区域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没有实质性效果,事关铜陵经济发展的后劲。围绕打造世界铜都的目标,铜陵市集聚了一批优质铜产业,以往单一的资源型城市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型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与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如何营造优质的政务环境从中汲取最大红利,则是当下铜陵的改革者需要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决策》2006,(8):60-60
2006年5月,铜陵市委统战部被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在全省地市统战部是第一家,在全国也不多见。在火热的七月,记者专程到铜陵,探访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决策》2015,(Z1):42-43
《决策》:"十二五"时期,铜陵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扩大规模、服务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彰显特色,着力构建产业优化大格局。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铜陵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怎样的阶段?又是如何用创新的举措深入推进的?倪玉平:铜陵因矿建市、因铜而兴,属于安徽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更迫切,任务更艰巨。历史地看,在城市转型过程中,铜陵的产业发展相应经历了较长的转型调整期。到"十二五",进入了一个重要转型阶段,既是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1,(44):20-21
项目背景与动因 民政部:街道办撤销是趋势 街道办.一个在我国存在了50多年的行政机构.近日.彻底退出安徽省铜陵市市民的生活。2010年7月.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率全国之先,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2011年1月.铜陵市开始推广铜官山区经验。在全市大规模撤销街道办,至今年8月底.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铜陵市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市。7月底.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其改革模式也被总结为“铜陵模式”.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随着铜陵改革的被认可.“铜陵模式”也即将在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副司长王金华称.街道办取消是一个趋势.铜陵改革最终评估效果好的话将会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8.
魏友民 《决策》2006,(7):58-59
铜陵永泉农庄位于铜陵钟鸣山脚下,是集参观,客房、会议、高尔夫、垂钓、网球,品茗和大型私家花园园林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度假场所,农庄占地650亩,总投资8000万元。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铜陵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上市公司群",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铜陵板块".截至目前,加上已经发行即将上市的六国化工,铜陵已上市的有5家公司,为铜都铜业、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占安徽省上市公司总数38家的13.15%.5家上市公司走过三条不同的上市路径,在安徽只有铜陵.其独特的上市概念,实现了主导业与特色产业的高度融合;其独到的股权设计,折射出各个时期对资本市场理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许盼丽 《决策》2023,(4):38-41
<正>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铜陵市实施产销加一体化模式,支持“七个一”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片茶叶,“泡”出一个亿元全产业链;一条鱼,“游”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良种场;一粒米,“长”出31个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稻生产基地;……安徽铜陵是中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一直以来,这座城市都以“硬核”形象示人。  相似文献   

11.
合铜黄高速公路影响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组 《决策》2007,(10):36-37
2007年9月28日开始,从合肥去黄山的车程将从过去的6小时缩减到3.5小时.合铜黄高速公路在这一天全线通车,途经合肥、巢湖、安庆、铜陵、池州、黄山六市,将省会合肥、黄山风景区和九华山佛教圣地贯通,被誉为安徽省旅游的"心脏搭桥工程".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11,(5):I0016-I0017
无为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面积2433平方公里,辖安徽第一镇——高沟镇等23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42万。无为区位优越,芜湖、铜陵两座长江大桥横跨两翼,处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马芜铜”经济圈的共同腹地,县域全境均处于皖江示范区规划之内,且处于示范区“一轴”之上、“两核”之间,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37):18-18
在我国存在了50多年的街道办.近日彻底退出安徽铜陵市民的生活。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铜陵近日在全市推行铜官山区改革经验.全面撤销街道办.建立“市一区一社区”三级服务架构。改革后.街道原有的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级职能部门,而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全部下放到了社区.经费也得以向社区倾斜。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铜陵改革最终评估效果好的话将会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安蔚  许盼丽 《决策》2023,(8):70-73
<正>顶层推进,提前培育,靠前服务,打造“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铜陵市为企业厚植了一片肥沃的“上市土壤”。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来自铜陵市的多位企业家坐上了主席台。这并非是铜陵首次,早在2021年初,铜陵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攻坚年大会,会议就邀请了获得特别重大贡献奖、上市公司贡献奖和“五星企业”负责同志在主席台就座,并接受表彰。  相似文献   

15.
郭敏 《决策》2021,(1):52-55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可研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在全国首创"运营+施工"建设模式,皖中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上线投资合作热力图.长江半导体单晶碳化硅、有色闪速冶炼升级改造、泰富节能技改、浩源5G滤波器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铜都大地上,一个个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正掀起新一...  相似文献   

16.
贺海峰 《决策》2008,(10):44-47
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铜陵的三次思想解放实践,为这句话作出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5,(4)
“城市转型的现实需要” 《决策》:铜陵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历了一个曲折长期的过程,那么其动力何在? 黄然:铜陵创建文明城市确实经过了很多年,好几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其主要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明创建源自一种立足实际、对铜陵负责的历史使命感.铜陵是一块风水宝地,大自然赋予我们良好的地理条件,同时丰富的矿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工矿城市,我们在开矿、冶炼的过程中又给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积累了诸多问题,比如对水和空气的污染,对城市高水平建设和管理的忽视.这些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这种责任感驱使我们对整个城市做一个综合水平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付倩倩  郭敏 《决策》2022,380(1):48-51
<正>3000年底蕴深厚的青铜文化,怎样找到更年轻、时尚的解锁方式?出圈,或许只是一个IP的距离。抓住年轻人!这越来越成为一种觉醒和趋势。从各大博物馆推出的“萌系”IP,到各座城市高调喊话发出青春之约,不难发现,全社会都在积极寻找与年轻人的沟通方式,以期引发青春的共鸣,引爆流量的火种。流量时代,没有城市愿意默默无闻。虎年将至,铜陵一位铜艺大师正精心创作以“虎”为主题的创意作品,一只只憨态可掬的“铜老虎”,在萌气爆表中闪烁着古朴的光泽。3000年底蕴深厚的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传涛 《决策探索》2011,(21):27-27
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副司长王金华表示,中国城市的管理层次较多,街道办居委会行政化严重,未实现了解基层民意、化解基层矛盾等功能。,安徽铜陵已全面撤销街道办,如评估效果良好,将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5,(12):F0004-F0004
中厦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一家专业从事造林营林,林业科研,林木加工的大型民营股份企业,4年来,公司已投资1000多万元在安庆,桐城,铜陵等地建成速生杨树基地2.5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