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贺海峰 《决策》2013,(11):34-36
“不要老是埋怨上边不允许改。、地方金融刨新的空间非常大,不是没有。不一定非要是重大制度创新,还可以进行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佟景国 《经理人》2010,(2):110-111
有些所谓的“创新型企业”按照“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等理论框架全面采取所谓的“创新行动”,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使员工产生了“创新审美疲劳”,提到“创新”一词就反感。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打造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三大类型。其中,制度创新又包括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体制创新重在结构,机制创新重在程序,对于基层党政领导机关而言,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多在机制创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一种貌  相似文献   

4.
近年,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频现创新举动,在现有政治体制与运行机制下大胆进行改革探索,并引发各方关注。但许多创新活动常常难以持久,创新成果往往难以延续。有研究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设立以来的84个入围候选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基层政府的许多制度创新几乎都面临着严重的制度困境,甚至那些曾经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  相似文献   

5.
孙伟琴 《管理科学文摘》2014,(21):135-135,137
实施"2011计划",开展协同创新,需要各高校打破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本文就目前国内各高校面向协同创新而推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践进行整理归纳,希望能借鉴各高校先进经验,构建适应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创新激励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志强  张黎 《管理科学》2006,19(2):62-65
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资助制度是创新的主要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制度下,创新者的报酬来自于政府,创新成果也会被政府无偿公开,因此政府资助制度在激励创新的同时避免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所造成的垄断,但同时也存在难以确定合适的资助数额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和政府资助两种制度各有优势,在资助基金管理人对于需求的信息是完备的以及其对于激励创新的准确程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政府资助制度优于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44):23-23
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与实践,对改善教育民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表彰地方教育创新成果,首届由"民间表彰政府"的地方教育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通常必须与其它外部组织进行互动,以取得、发展并交换多元化的知识、信息和资源,因此,创新的企业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其创新的行为会受到制度(Institution)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制度.其下组织之创新行为与组织问的互动模式亦会有所不同。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上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构面包括:(1)基础建设层面一地方政府在财政或科技政策上的自主性;(2)制度层面一文化和学习;(3)组织与合作创新层面一以企业和其它组织之间的创新模式。本研究以日本、南韩、台湾的三个区域创新系统个案来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一些初步的结果与政策上的意涵。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扩散是某项创新制度在大范围内进行传播与推广的过程,其有助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与治理能力提升。但地方政府创新制度扩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观望"行为,即地方政府官员主观性地延迟制度扩展,当创新制度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且中央重视度不足时,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属性就会侵蚀创新制度的社会属性,这是"观望"行为产生的一般逻辑。地方政府创新制度扩散中的"观望"行为有违人民利益与社会福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治理。一把手要实现政绩观纠偏与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完善创新制度扩散的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制度扩散的竞争效应、强化创新制度扩散的监督与巡视,使创新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扩散,推动国家治理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秦德君 《决策》2011,(10):18-18
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人们创新的“风险成本”太高,真正的创新就难以维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效率与水平。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和面板联立方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但也会抑制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引起创新效率损失;就综合作用效果而言,财政分权仍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分地区考察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与政府创新偏好的遮掩效应均存在区域差异。从综合作用来看,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但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就作用机制而言,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在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同时,也会抑制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创新效率损失;而在西部地区,控制政府创新偏好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财政分权会降低政府对区域创新活动的过度干预,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鲜智 《经营管理者》2013,(4X):234-234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不仅是现代循环经济产生的重要起因,同时它也是促进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基础。而制度创新则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管理创新则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结合这种三种创新方式,对其同循环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启示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周江 《决策》2011,(1):33-35
“政府创新如果不坚持,不咬牙挺住,很容易淹没并消失。政府创新需要有一个如同堡垒一样的机制,使其固化,变成正式制度,否则就如星星之火,一吹熄灭。”  相似文献   

14.
在指出制度创新对我国高新区创新网络培育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根据高新区创新网络的发育特点规律、国际高新区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我国高新区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培育我国高新区创新网络的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中国立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但中国立法尤其是行政立法和地方立法却在观念上存在许多误区。立法法的颁布只是表明立法在技术层面上的制度创新,立法法的实施依然会面临着一系列隐蔽在制度设计背后的观念障碍。惟有认真梳理、反思和检讨立法在观念层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时代,政府数字治理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和关键资源。从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一般机理来看,政府数字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直接或间接赋能制度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新动力,同时,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倒逼制度创新转型,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独特机理主要体现在:在技术上具备可能性的,不一定就是可行的、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对制度创新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应着力构建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整合共享机制,提升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数据安全,构建制度创新的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17.
王运宝 《决策》2011,(12):32-35
如何提升大合肥的文化穿透力?如何塑造出与大城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如何增强人才吸纳力……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持续不断地撞击着人们的思维时,我们不禁要问:大合肥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关于两个创新的讲话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决定性的因素”,“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经济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这两方面都搞好,我国经济就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总书记的讲话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为我们借鉴制度创新理论,推进创新发展明确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吴明华 《决策》2011,(7):40-42
很多地方把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选择在基层社区,但具体做法却各有千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方向是什么?应该如何突破?  相似文献   

20.
唐方成  王冉冉 《管理评论》2021,33(11):249-258
平台与互补商的协同专业化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平台企业与互补商可能各自具有冲突的或互补的制度逻辑,它们彼此要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就必然在达成协作共识的过程中形成主导型制度逻辑,进而规范双方的创新活动与行为.但是,这种主导型制度逻辑如何产生?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过去的研究还很少涉及这类问题.本文通过OPPO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平台与一般互补商合作时,平台的谈判能力相对较强,平台的制度逻辑占据主导地位;(2)平台对瓶颈互补商具有较强的依赖时,互补商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平台在两者的合作中会选择妥协,此时互补商的制度逻辑占主导地位;(3)平台与瓶颈互补商的关系是双向依赖时,两方合作形成的制度逻辑是混合逻辑;(4)面对强大的外部制度压力时,平台与互补商的合作会形成或遵循新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