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造成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两岸的女性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到80年代,两岸女性文学的创作从主题到人物设计出现了趋同之处,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探究两岸文学有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的共性,又可分析两岸由于长期分离所造成的文学殊异性,从而达到更好的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互补和融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夜凉如水,灯光晕黄,杯中的香茗散发着氤氲的雾气,正是展卷而读的时候。我手持钦鸿、潘颂德两位先生编的《范泉纪念集》(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随思绪悄悄地游走于还散发着墨香的字里行间,作为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第一人的范泉先生那曾一度被时间和记忆所湮没的音容笑貌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慈祥温和。  相似文献   

3.
简要评述杨若萍博士<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一书,指出:杨著以详实的史料勾勒两岸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将大陆文学看作是台湾文学的母体,以批驳强行将两岸文学分割开来的"本土文学论"者的错误论调,其立论之平实,论证之谨严,足为细辨"巢痕"之力作,也使我们这些置身岛外的人们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与走向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5.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在大陆文学史中的代表林海音,其人其作品一直是大陆方面于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林海音人文价位评价是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窗口。  相似文献   

6.
随着两岸经济融合的加深,由于自然环境和大陆对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出现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市场的变化,研究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寻找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季耘刚1949年10月,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篇章。从此,中国大陆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台湾则沿着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改革、调整,成为亚洲的一条“小龙”。比较和研究这两个地区两种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陈炜 《东南学术》2008,(4):65-68
台湾的综艺节目对大陆有较大的影响.学习台湾综艺节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而应该是把握其节目核心理念后,根据本地的审美习惯和收视习惯进行创新.大陆正逐渐重视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的作用,有些电视台开始围绕主持人来策划与设计节目流程.虽然在综艺文化的交流上,目前主要是台湾对大陆的单向影响,但互补互利,共生发展,推进两岸电视综艺节目的进一步交流仍是两岸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陆与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影响。大陆走优先发展重工业之路,重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台湾重视轻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大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市场相对有限,因为城乡劳动力同时过剩。此外,户籍制度和就业观念等因素也制约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学概念,台湾新文学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学这一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大陆学者近三十年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台湾文学在学科建设、融入文学史写作、研究平台的打造等方面,还留给研究者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在南海问题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海峡两岸根据形势变化采取了不同对策,但从发展脉络看,两岸南海政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上世纪90年代中叶前,两岸学界坚持南海合作的探讨,达成许多共识,两岸的决策者也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意愿.由于台海形势的骤然变化,这种合作意愿并未转化为合作现实.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南海合作再次迎来难得的机遇.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动两岸合作进程,努力扭转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利态势,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香港人口进入内地工作 ,并且数量迅速上升 ,这批人口以中年男性为主 ,在职业上以经理、行政管理、专业及辅助人员为主体 ,在内地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短、来往频度高。香港与内地的人口交往频繁 ,产生的一个效应就是两性间的交往频度大幅度上升 ,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香港居民在内地非登记婚姻以外的子女问题。作者认为 ,要及早关注在内地工作和居住的香港人口管理问题 ,并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透过福建文人叶明勋、王新民、欧坦生等20余人之赴台或涉台活动的史实,简要描述了台湾光复初期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关系的三个层面:福建报人与台湾文坛、福建学者与台湾文学研究、福建的作家和艺术家与台湾的文学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4.
1991-2003台商大陆直接投资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隆生 《东南学术》2005,(4):140-147
约从1980年代末期,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成长.近几年来,由于台湾制造业呈现萎缩迹象,加上失业率上升,一些人开始疑虑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普通最小平方法、辅以Hildreth-Lu程序,使用1991-2003每年的总体经济数据,探讨影响台商大陆投资和台湾经济成长率、失业率的决定因素.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台币升值和台湾向大陆出口对台商大陆投资产生正面影响;第二、台商大陆投资有助于台湾经济成长,但对台湾制造业薪资产生抑遏作用;第三、民营企业对内投资对台湾经济成长和就业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启伟 《东岳论丛》2000,21(4):93-95
学术界向以严复于1895年译《天演论》等书为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之滥觞,然而,若就西方哲学 输入先后而言,则在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等书之前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就开始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 译介传播工作。19世纪70年代初,王韬作《英人倍根》一文,向国人介绍了培根哲学的基本精神。八十年代, 王韬入主上海格致书院。在王韬的主持下,王韬和书院的教席不仅向学员教授介绍了古希腊率达哥拉斯、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思想,而且向学员重点讲授了英国哲学,其中主要是近代培根和当代达尔文、斯 宾塞的思想,并对各家思想作了颇有见地的评述。当然,王韬及格致书院对西方哲学的介绍还是初步的、简略 的,但他们传播西方哲学,筚路蓝缕,有开创之功,是值是纪念的。  相似文献   

16.
何立强 《船山学刊》2006,(4):108-110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通过文学,“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具体生动的演绎。  相似文献   

17.
[简介]西南研究是自<史记>以来学术与政治关注的核心话题,也是人类学引进中国后学术界不断论争的场域,嵌入了帝国、边疆、国家、区域等各具张力的命题与意识形态视野.本文由两位长期从事西南区域学术思想史的学者的问答构成,通过反思与对话重温和讨论了与人类学的西南研究相关的人际、观念与范式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术界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初接受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奇怪的是,与此前任何一次激进思想的"西学东渐"不同,社会批判理论进入中国是静悄悄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让自己的激进主义思维定势发挥作用,他们乐意接受社会批判理论.但拒绝将其变为可以付诸实践的社会改造的工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思索中国社会演进问题的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渐进、温和式的改良"作为社会演进的一种更为合理的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同;第二,从自由主义角度接受西学的中国知识群体在中国学术界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他们构筑起一道思想的防线,阻止激进主义式思维定势在社会批判理论的实践效用问题上发作.结果,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及文化批判的思想在中国的效应就被严格限制在学术界,作为一种批判社会和进行文化批判的学术话语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活动提供学术后援,基本上没有找到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通道,无法将自己生涩的批判语言化约为一般民众对自己生活状态进行省察时所使用的日常反思语言.因此,它在中国至多掀起的是书卷中的风暴,成为知识分子愤世嫉俗性格的话语实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哲学之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对"人是什么?"问题的追问,马克思关于"人是对象性活动"之命题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此问题的回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回答了"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作什么?"这两个子问题,而对于"我能知道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作了深刻的回答,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两个子问题的回答,即以科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中介了对于"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做什么?"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是对象性活动"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哲学本体论基本原则,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是从"马克思哲学1.0"到"马克思哲学2.0",而非"两个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