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属性是由其公共性所决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组成部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领域。正确认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和特征,对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针对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要积极探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蔺光 《理论界》2008,(4):220-221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及相关载体。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蓬勃发展需要有相对完善的文化经济政策及多方财政支持和法制的保障,这样才能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和舆论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3.
公益性文化品牌是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城乡文化品位,提高公众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其创建与完善,对加快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优化人文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品牌的四项原则,并进一步提出公益性文化品牌维护和完善应着力建立健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益性出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加强公益性出版的改革与建设对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积极意义。就公益性出版构建服务体系而言,需要从机制改革、绩效评价和新型公共服务培育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层面展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非营利性出版机制,实施公益性出版单位的非营利组织化改革。可以推动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范式的转变。公益性出版单位作为非营利机构,政府给以免税等优惠,可以采用市场经营手段获得盈利,但所得收益主要用于回报社会和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社会价值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进行界分和辨析的目的是从理论上弄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从本质上认清国家文化管理职能与文化生产力的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文化生产力的惧怕和误解,推动国家文化发展和转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原先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遭遇到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文化领域曾一度陷于无序状态,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不加区分地将文化发展任务推向市场.作为一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浙江较早地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从计划经济下"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并采取分类指导原则.不仅如此,浙江省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全新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的实践表明,当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时,不仅文化产业必须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且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事业也要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价值维度与理想诉求,其实质是别一种文化反思、文化批判,即对当下“世界主义”视野中的人类生活文化,印“文化间性”进行的普遍理性反思和整体智性批判.人性是文化全球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性的不懈追求构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明晰价值的限度及其实践化解路径,有可能消除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论迷茫与现实困惑.文化全球化的关键是全球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生成,而不仅仅是全球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教唆.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基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阵地,是社会群众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平台.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实施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核心渠道.结合公共文化体系这个社会平台的建设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可以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尚有生命力的部分,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有创新力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新疆建设"全面小康"的基本需求,是新疆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疆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文化领域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1,32(12)
我国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蕴藏在图书馆内巨大的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公共图书馆服务性质和服务产品来看,现代图书馆服务具有公共与产业的双重属性.新型的信息资源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以与全社会的信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接轨,但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是其赖以生存的立命之本.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产业必须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突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P33~34),并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  相似文献   

12.
试论广西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瓶颈的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文化对农村的影响已成为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瓶颈。根据当前消极文化在农村存在的现状、原因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政府在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要有针对性,完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新阵地,重视优秀乡土文化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化解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瓶颈。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化消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纯物质产品的消费,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符号表征性、结构层次性、发散泛他性、意义增值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公益性文化和市场化文化的消费能力,成为当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在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市场则是提供私人文化消费。处理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文化产业市场导向机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而文化创新与发展在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凸显出来。如何认识文化的两重性,以及在时代条件和国际视野下认识文化两重性的内在意蕴,既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人类对于自身创造的文化的认识,由来已久。在世纪之交,切关文化创新和发展,学术界提出了文化整体内容分为观念文化与物质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开放与民族文化安全、文化自主创新与对外学习借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正面文化与负面文化等两分法,并由此认识了文化的两重属性即两重性,特别是将业态纳入文化发展视野,从文化业态上区分和认识到文化具有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两重性,这无不具有文化方法论意义和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意蕴。深化对文化内容构成及其本质的认识,对于驾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增强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体现主体创造性,获得社会时效性,增强中国共产党文化执政能力,提高文化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编写专业年鉴同编修地方志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公益性文化基础事业,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资政、存史、教化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做好企业年鉴编纂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稳定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存在政出多门、政企不分;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机构缺失;国有文化资产运营机构“缺位”;文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产权不清.因此,构建新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宏观上要明晰产权主体,微观上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分别以财政部和国资委为监管主体构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分类监管体系,同时着力实现产权制度的优化,如确立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机构, 建立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等.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的战略转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新视野审视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提出了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实施战略转型的新思路:在喉舌功能上,从新闻宣传阵地向适应新型传播格局的舆论引导阵地转型;在制播模式上,从以自制自播为主向适应多媒体播出需求的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转型;在媒体合作上,从以公益性为主向公益性与产业性并举转型;在内部管理上,从传统的事业体制向适应事业与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传媒管理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19.
钟裕民 《天府新论》2011,(4):96-100
1949年以来,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要发扬决策民主,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要不断增强政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我国“80后”新生代的社会建设参与受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影响,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关注度普遍较高;积极参与关乎个人生活利益的社会建设;社区事业的参与度较低。社会建设参与的特征分析,有利于推进“80后”新生代社会建设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