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人锋 《船山学刊》2012,(2):150-154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刊物《天义报》于1907年6月10日由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在东京创办,是一份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刊物。《天义报》主张男女革命,绝对平等;主张破坏一切现有制度,实行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2.
<正> 五四运动是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两者之间仅隔八年的时间而已,但是五四运动在历史上所表现的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了.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被称为“过激派”的登台.过激派一词,本来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角Bolshevik的译语.自然,当时中国还没有纯粹的布尔什维克.所以,它是意味着那些怀抱着象Bolshevism那样思想的人们的泛称名词.其中以上海三罢(罢课、罢市、罢工)斗争里的过激派特别耸动世人听闻,另外当时类似于他们的还有很多.在这里我想分析一下武昌的恽代英.恽代英自认为是信奉无政府主义的.本文主要分析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评价.毋庸置疑,恽代英所遗下的详细《日记》是最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 由蒋俊,李兴芝合著的《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衰落,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领域的开拓。学术界对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但长期以来,绝大部分论著涉及的范围局限于“五四”时期,其重点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研究的范围拓宽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义派”和“新世纪派”的思想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对1907年以前和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研究基本上仍属空  相似文献   

4.
(一) 公开审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人们都在认真地思考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悲剧。十年动乱中,最大的颠倒莫过于在人妖之间了,这是发人深省的。难道当时没有法律吗?有的。1951年我国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7年又正式试行了《刑法草案》(22稿)。那上面明确规定:凡是以推翻人民民主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犯罪行为,都是反革命罪。但是,为什么林彪、江青这样的反革命集团,却能在横行十年中不受到法律的制裁呢?为什么人民制定的对付反革命的法律能被反革命集团用来对付人民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怎样表述反革命罪侵犯的客体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在袁世凯称帝的紧锣密鼓声中,《大中华》杂志刊登了梁启超反对帝制的宏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此文道出了“全国人人所欲言,全国人人所不敢言”,反对帝制复辟的心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公开宣告了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决裂。辛亥革命前一贯主张君主立宪的梁启超,何以要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与袁世凯一度亲密合作的梁启超为什么这时举起了反袁护国旗帜?倘对梁启超参加反袁护国的原因作点分析,即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且有助于对梁启超在这段历史中的功过作出正确评价。一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确有过一段不短的合作。这既反映了袁世凯为对付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惜倾心拉扰立宪派,以壮大自己力量之事实;也反映了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具有现代化特质的革命。回首百年历史,辛亥革命失败了,从当时来看,革命党人的努力在袁世凯篡权后似已付诸东流,但其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辛亥革命留给世人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启迪,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政府与民初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政府与民初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常全喜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在清末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如此,固然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控制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袁世凯政府继南京临时政府之后,颁布和...  相似文献   

8.
近代《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在辛亥革命期间,《泰晤士报》相关报道的舆论导向经历了由中立到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转变。《泰晤士报》以西方经验和价值观审视辛亥革命,其相关新闻文本带有显著的政治倾向性、选择性和主观色彩。《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对革命进程本身以及此间英国对华政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巴金最初是怎样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在五十年代,有人认为巴金是从其“独特的生活道路的‘基点’上接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有人则认为巴金是从“用抽象的‘绝对自由’、‘绝对民主’来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对抗,来否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一‘基本点’来接受无政府主义的”(《巴金创作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四人帮”倒台后,巴金思想研究较前有了很大的进展和开拓,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依然存在着分歧。有的说:“巴金是在寻觅新路时,基于民主主义的革命要求,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文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孙中山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不管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具体时段的辛亥革命来看,中国留学生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善广、柳剑平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填补了我国在无政府主义的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可以说,这部书的出版把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总的来讲,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的去职和袁世凯窃国阴谋的得逞而宣告失败。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长期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局面。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为民主共和国奋斗了几十年的孙中山先生,并没有灰心,他继续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同北洋军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在袁世凯彻底毁弃民国、复辟帝制的时候,孙中山劳苦奔波于海内外,号召全国人民“必以前此反对君主专制之  相似文献   

13.
《四川》杂志,是四川留学日本的革命学生于一九○七年在东京创办的革命刊物(注1)。由同盟会会员吴玉章主持,以雷铁崖、邓絜等为主要编辑和撰稿人。这个杂志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个重要輿论阵地。“它对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坚决反对清朝反动统治,主张革命。所以它一出世,即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销路很广,每期出版后不久都又再版发行。”(吴玉章:《重印的话》,《四川》1961年影印版第一号)在当时的中国,“要算是最进步和最革命的刊物之一”。(吴玉章:《辛亥革命》,第95页)正因为这样,它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端仇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一九○八年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又有什么关系?列宁在《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早已明确指出:“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又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见《列宁选集》第一卷218页) 林彪、“四人帮”竭力煽动无政府主义,推行极左路线,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危害极大,使我们回忆起巴枯宁怎样混入第一国际和怎样被开除的一段历史,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是刘师复在1912年组织的“晦鸣学舍”。到了五四时期,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团体和刊物,日益增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都有。为了同马克思主义争夺工人和青年群众,北京的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于1919年9月发表了《马克思学说批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他还和区声白、华林等人创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的刊物——《夏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外创办了许多刊物,这些刊物疾呼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夏声》是在中国同盟会的影响下,由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陕西分会和陕西留日学生组织出版的杂志。它是各省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中时间较长的刊物之一。一九○八年二月创刊至一九○九年九月停刊,为月刊,共发行九期。发行人为杨铭源,主要撰稿者有井勿幕、李元鼎,茹欲立、张季鸾和于右任等。《夏声》曾得到陕甘知识分子的捐款相助,当时甘肃的邓宗、原志迥和王钺等都曾是《夏声》的名誉赞成员。《夏声》的宗旨是“经营蒙疆,防卫西北”,“开通风气,涤除弊俗,发挥固有之文明,灌输最新之学说,鼓国民独立之精神”《夏声》抨击了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假骗局,历数帝国主义觊觎我国领土主权的罪行。对陕甘人民反对清朝的黑暗统治,确保陕甘利权的斗争,表示了迫切关注和支持。对唤起陕甘人民的觉醒,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 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思想战线上的表现,当时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便是这个斗争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是最早在中国传播新思想的刊物,它对促进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觉醒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报刊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刊物从初期的传播民主思想,到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党的机关刊物,先后继续了十一年之久,中间几经变动。刊物的演化,反映了内容和编辑工作革故鼎新的过程。温故而知新。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翻阅一下当时出版的这个刊物,也可以了解到五四时期的一些情况,汲取一些教益。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与袁世凯而告夭折。这是中国当时各种势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相互斗争,以及革命派内部相互斗争的结果。一中国社会,到辛亥革命时,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一切事变,无不具有极大的左右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刘师复(一八八四一一九一五)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开山元老”。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从一定的意义来讲,也可算当时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个方面,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尤其是在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今天,我们回颐和剖析一下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言行,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都是有所裨益的。一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活动特点——“言行一致”辛亥革命前后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信从者,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弱点,这就是言行不一,反复无常。从《大同书》的作者康有为到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培、李石曾等都是如此。但是,刘师复则不然,他“能言而又能行”,“不单对于主义是鞠躬尽粹,就是连带的对于素食主义等也能以死自矣。”他的信从者称赞他是“一个不怕死的志士,一个艰苦卓杰的革命家,一个不怕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