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不能仅仅限定于由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经济生活的窘因所致,还应包括教育落后导致的教育贫困。事实上,教育贫困是与人类的生存命运相始终的。而人类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恰恰就在于不断地解决教育矛盾和改善教育环境。本文以宁夏农村回族女性教育贫困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田野调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其进行面对面的拉家常,从中揭示了农村女性教育极其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青海属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较落后,除了全省义务教育工程实施较顺利以外,其他的文化教育培训等都相对滞后,比如:职业教育、土族贫困妇女的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尤其是民和县和互助县一些偏远地区,一定数量的土族贫困妇女受文化水平、家庭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教育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她们...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路径,诠释了农民典型落后思想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机制和路径,并通过对中国反贫困历程的反思,得出"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素质乃贫困之总根源"的结论,提出"思想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文化上的贫困作为贫困的一种原因和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比物质性的因素更为重要,但却往往不被重视。通过大量实际材料论证了贫困地区文化教育上的落后以及对经济发辰的不利影响,尤其强调了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的消极作用。重点探讨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首先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文化束缚的对策措施,从而使治贫先治“愚”的思路得以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富集 ,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 ,农牧民群众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较深 ,是地处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特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州较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状况的观察、了解和思考 ,试图就与此类似的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作出分析 ,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因教育落后而出现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现阶段国情,以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切入点,构建应用系统耦合结构模型,分析教育供给、贫困代际传递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资源、教育供给能与农村经济集聚同步,对减缓贫困代际传递具有促进作用,且教育扶贫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为顺应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系统良性互动,提出构建以教育促进农村人口素质和能力提升、教育扶贫配置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激发子代的个人期望、激活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机制,健全农村人口教育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增产增收的减贫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学家揭示了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或总机制,即思想观念支配人的经济行为,人的经济行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基于发展经济学家的有关论述,具体探讨了"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读书不如打工"的功利主义思想,淡薄的生命、健康、卫生、优生优育思想意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旧思想,"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生育养育旧观念,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等五类农民典型落后思想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路径依赖和作用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得出"贫困者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乃贫困之总根源"的结论,提出"思想观念反贫困乃新时期反贫困模式之必然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教育因存在教育投资少,劳动者素质低,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民族教育落后,女童教育的“三低一高”现象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教育伴随地区经济贫困而走入困境。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教育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转变应试教育模式,结合经济、社会的需求和文化的特点,探索适合西部教育发展的宏观投资模式和宏观培养模式,使教育更好地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短短十几年,中国便以崭新的姿态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就中国内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依旧落后、依旧贫困。经济实力微弱、交通通讯原始、教育文化落后、投资环境不良、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极其微弱……,这些似乎成了当今西部的代名词。无疑,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协音,是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务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有关人士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费孝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整体,东部和西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落后,表现为不仅人才缺乏,而且人才流失和人才断层情况严重。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取决于西部地区教育、科技的发展,其根本在于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西部开发的客观要求。只有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人才工作,才能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高等学校辅导员要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 改革前,凤凰长期处于“生产靠贷款,吃饭靠返销,困难靠救济,财政靠补贴”的极度贫困状态.同时,全县文盲居全省之首.经济和教育的落后互为因果,这种恶性循环,加剧了凤凰的贫困与愚昧.改革为凤凰的起飞提供了契机.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凤凰在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的进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治穷治愚相结合、富县富民相结合的脱贫之路.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与奋斗,凤凰的民族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自豪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特征,山西减贫成效显著,但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并呈现出以暂时性贫困为主,多维度贫困并存的特征。致贫因素也更加复杂,自然和地理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收入来源单一,非农就业不足;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教育负担过重;医疗负担过重,因病致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等成为山西致贫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山西新阶段贫困特征,为政府制定更有利于穷人的扶贫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在经济和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沿黄地区 ,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只有认真分析农村贫困的主客观原因 ,根据不同的自然类型和生活基础 ,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才能加快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16.
受自然、历史、地理等综合影响,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致贫因素复杂。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处于物质、人力、社会资本贫困叠加、负向影响的困境之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对扶贫对象进行贫困干预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以精细化的社区能力建设来不断增强扶贫对象与外部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农村贫困治理从线性、植入式的外源扶贫模式向内生能力培育为重点、多元参与治理的内源性扶贫转型。对波多罗村内源减贫研究表明,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协同推进下,贫困农民生计资本提升,参与外部经济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生计结构向高价值优化,实现了增收和社区减贫。  相似文献   

17.
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院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经济困难和就业压力等原因影响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关注。立足于农业院校的工作实际,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状况调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争取政策倾斜、完善教育体制、优化教书育人体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为探索农业院校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滞后,制度性贫困显著,返贫率高等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贫困观为指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明晰产权,转变观念,建设人才队伍,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广西岩溶地区的分布、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指出了广西岩溶地区经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总体素质低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建议,旨在为广西岩溶地区贫困群众发展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利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了各类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绝对贫困及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各类公共财政支出的边际效应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育和卫生支出对农村的绝对和相对贫困的扶贫效果显著,农业科技三项支出的扶贫效果显著,专项扶贫基金只对绝对贫困的扶贫效果显著,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