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渐进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剧烈的社会变迁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利益分化失衡、社会发展断裂和价值意义碎片化的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了深层危机,并由此而导致进一步的社会隔离、社会紧张和社会风险。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强有力的社会保护有利于其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保护应坚持以公正性为根本、以动态性为保障、以发展性为方向的原则;构建以教育权、发展权、福利权、生命健康权、信息权和就业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赋予其平等的权利并将其权利制度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中介、组织为关键、家庭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吴丹  彭萍 《社会工作》2021,(4):59-68
留守儿童偏差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出现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它与儿童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个体范式、社会范式和互动范式对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解释侧重从横向视角看待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生成,使得既有政策在对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进行治理时,相对忽视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一历时性变量.基于生命历程视角,从"依附-控制""承诺-信念"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生命悲剧体验不仅浸透着西方现代生命哲学思想,而且也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即庄子悲剧精神具有密切联系.庄子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与鲁迅对人生的困境、悲苦的体验非常相似.个人与社会总体秩序往往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个体生命往往被社会所吞没;个体生命之间也存在着对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女性是新时代乡村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研究女性群体在家庭事务以及乡村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使命,关系着整个基层社会的发展.但鲜有研究关注"农家女"在社会变迁进程中的身份建构与乡土社会治理问题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一名"农家女"的生命历程研究,以社会变迁视角解读女性主体在家庭与社会之间互...  相似文献   

5.
生命进程理论和方法及其对老龄政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生命进程理论、方法和政策意义的归纳分析,突出了生命进程视角和方法对于老龄政策研究和制定具有的重要意义。运用生命进程的观点看待老龄问题,是将老龄化看作一个终生的过程,而不是就老龄问题看待老龄问题;是将老龄问题放在社会经济背景中,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和解决老龄问题。认为,个体在老龄化过程中并不总是被动的,而是也在积极寻找应对老龄化的办法。同时,社会网络对于解决老龄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郑莉  曾旭晖 《社会》2016,36(6):209-237
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发现,性别对社会分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发展有独特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处于健康劣势,这一劣势是因为女性从教育和收入所获得的健康回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之间因为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男性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健康不平等的“累积优势/劣势假说”,而是在女性群体中支持“年龄中和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价值既表现为个体的生存状态,更体现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上,是个人理想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有机统一.近年来,教育界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造成大学生生命教育不足的实际情况,这使得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明确生命本质的基础上,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曾迪洋 《社会》2014,34(5):105-126
本文利用2012年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项目的调查数据,通过事件史方法考察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会对初婚年龄产生推迟效应,迁移事件发生的时机和过程都会左右这一影响的具体结果。研究显示,越早实现迁移,越有助于移民进入婚姻,频繁的流动则削弱了结婚的可能性,而父亲的迁移经历同样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影响。通过对不同世代群体的比较,本文进一步发现,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程度随世代推移呈现“倒U型”趋势,这一结果与不同世代下的迁移特点及其身处情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移民的生命历程基于迁移发生了转轨,他们放缓了自我再生产的周期,这对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开泽 《社会》2016,36(1):213-240
本文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研究住房市场化背景下宏观和微观因素对城市居民二套房获得的影响,提出了“世代机遇论”“购房时机说”“精英优势论”“家庭禀赋说”和“理性选择说”等命题,并依据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二套房获得上,世代和单位因素影响减弱,职业地位和家庭因素影响增强,经济管理精英、专业精英,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强、家庭资助或在房改结束前获得首套房的居民具有优势,房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二套房的购买。本文认为,早期市场化改革为不同阶层提供了住房机遇,但再分配和市场导致的住房不平等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相互强化,未来住房改革的重点在于避免住房贫富分化加剧。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8,(2):57-60
个体生命及其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无数个体生命的历程建构成社会总体的历史,并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个体生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并随着时代进步逐渐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精英人物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则更能丰富地反映历史的真貌。宏大叙事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注重历史的细节,能够弥补宏大叙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肖阳  范晓光  雷鸣 《社会》2014,34(1):104-119
社会纠纷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现有关于社会纠纷的研究基础上,以权力为核心概念,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出发,试图提出“权力的强制性及传导机制” 这一理论框架,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中,个体自身拥有的权力和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对居民的纠纷卷入及其应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CGSS2006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都有助于居民规避社会纠纷;第二,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来自其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居民占有的权力资源越多,就越可能使用正式渠道来应对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盛思鑫 《社会》2010,30(2):74-100
在借鉴西方保险业营销模式的同时,中国的保险公司对其代理人实行了激进的情感管理。由于较为普遍的社会抵制,保险代理人经常体验到负面情感。而在工作中,对人际关系过度的商业化使用,不仅破坏了代理人原有正常的社会网络,还妨碍了代理人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非商业性的关系。“保险生活化,生活保险化”的工作意识形态更是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使保险代理人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陷入深刻的情感矛盾和冲突之中。尽管代理人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试图消解这些矛盾与冲突,但是任何的努力都可能加深个体的非人化问题,最终带来情感异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丁瑜  李会 《社会》2013,33(4):117-146
本文源于社会工作者在广州某精神病院介入一位强迫症患者的实务反思。首先,本文描述精神病院这一专家权力掌控的“全控机构”,凸显全控机构下日常生活实践的碎片化特点。而这既是住院康复精神病人主体性展现的空间,也是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个案的理想平台,为探讨日常生活实践充权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其次,本文反思与个案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重新理解个案日常生活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行为的意涵,不仅认识到个案本身的主体性力量和其中存在的充权可能性,也认识到日常生活实践对实现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的重要意义。这提醒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要时刻反思如何激发个案主体性,帮助其实现自我认同与接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与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红琴  翁定军 《社会》2013,33(1):136-160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生活境遇在焦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社会地位(包括客观地位和主观地位)和生活境遇对焦虑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地位低的群体和生活境遇中遭受过不公正对待的人,更易产生焦虑。这些由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等因素导致的焦虑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偏向消极的;在社会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具有焦虑特征的个体增多,焦虑有可能从个体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社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将在线活动与生活方式纳入到嵌入在线活动后的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来剖析,则这一互动问题可分化为:作为一般社会行动的日常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互动;作为特殊社会行动的在线活动与网络生活方式的互动。在线活动的新质特征使其具有要求生活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反之,生活方式作为在线活动的社会保障系统、目标导向系统和动力资源系统对其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样,上述两对互动体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整合,最终使得原有的社会行动体系与生活方式体系重构成为“新质的社会行动”和“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而宣告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社会的到来。其中,在线活动对网民生活方式的作用过程既包括其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也包括其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From a background of practice and a post-qualifying fellowship,the author draws on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Senior ProbationOfficers, as well as his own and his team members. In this article‘intake’ within the probation setting is taken asinitial agency impact as well as that part of team strategywhich has a bearing on allocating new work. Allocation and theconsequential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are then seen as centralto the professional lives of team members. A structure is presentedwhich in practice pervades the totality of the team's life;most radical is the author's notion of allocating ‘workepisodes’. The model provides a structure for team membersto specialise in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work, and at thesame time allowing clients choice to be supervised without being‘sentenced to social work’. It also depends uponthe active use of a team as a group of interacting, interdependentprofessionals who share their work.  相似文献   

17.
Networked liv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s grown tremendously acros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is now regarded as a road‐map in strengthening links with the life‐course perspective. ‘Linked lives’ is often cited as a key principle of life‐course theory, but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learn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links for the life course. Network theory refin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links, their emergence as structures in daily life, 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inequalities that arise from social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clarifies why networks can be conceptualised as meso‐level structures that bridge the micro‐macro gap. It thus addresses four processe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ife‐course and network research: (a) the problem of tie formation; (b) the activation of ties as social capital; (c) their resilience through segments of a life course; and finally, (d) the problem of their loss. In so doing, we highlight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each of these issues in order to propose a research agenda we call ‘Networked Lives’, which emphasises promising avenues for adv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important fiel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8.
翟学伟 《社会》2007,27(3):1-1
西方社会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并服务于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科学,因此它的知识传统具有一种职业性的立场。比较其他相关学科,这一立场导致了社会学很难给普通个体带来什么收益,由此社会学不是像它自己声称的那样有使个体增益的用途。若想改变这种局面,社会学需要重新认识社会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出一套演绎性的知识体系。而社会交换论及其延伸是这一转向的前兆,它给个人立场的社会学以希望,也为中国本土研究重构这一立场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柳建坤  张云亮 《社会》2005,40(5):213-236
本文以就读于八年级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方言能力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掌握流入地方言可以显著改善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但其影响主要体现在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上。同时,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支持是方言能力影响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语言环境的角度揭示了流动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为相关部门完善与流动儿童相关的教育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