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晚期作品,在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是一朵奇葩。古人对它有着崇高的评价。有的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有的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有的称之为“辞精义炳,婉而成章”(释皎然:《诗式》),有的称之为“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镜》),等等。可见,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其表现特色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在汉代文人诗坛上,始终没有站立起以五言诗作命世的一代大诗人。只有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下层无名氏之作,为这个时代的文人五言诗赢得了莫大声誉。这些诗作的艺术成就,惊动过南朝诗评家钟嵘,被赞之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即使有了盛唐之诗光焰万丈的辉耀,明清时代的诗论家一提到  相似文献   

3.
刘树胜 《河北学刊》2001,21(4):123-125
本文对<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将其主体情感区分为离别之情、失意之情和叹老之情,并探完了产生这类情感的根源、在抒情主体身上的表现和对人生态度的影响;使我们对人类情感的基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较为完美地解释了<古诗十九首>所以为人们所钟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赵燕 《兰州学刊》2006,(4):53-55,52
胡应麟誉《古诗十九首》“兴象玲珑”,将之置于凌绝千古的崇高地位。这一体认与其融合“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的诗论主张密切相关。因此分析胡应麟对《十九首》的艺术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诗论体系中,神韵与格调的理论内涵及其形成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和许多学术著作,都把《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仅仅归结为游子思妇的旅怀闺愁,这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其原因,是把许多朋友互相思念之诗,误解为妇人想念丈夫之作。例如《行行重行行》、《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等,都是朋友之词而非思妇之词。这样的诗篇在《古诗十九首》中,约占1/3左右。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是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其内在之"意"与外在之"象"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其意象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把握古诗十九首意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汉末,被钟嵘誉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无名氏文人的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中,中国古代士大夫第一次比较集中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痛苦、愤激、孤独与寂寞,表现他们欲为世所用可是又被排斥、摒弃的傍徨与苦闷。他们反省人生,感觉到人生的短暂与虚无,进而用诗的语言和意境表现出强烈的悲秋意识。为了滋润他们那焦虑不安的心灵,就用愤世疾俗的语言直言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和对异性情感的强烈渴求。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人生和情爱这两大主题,在此发出强烈的颤音。东汉王朝为了巩固政权,采用的是西汉武…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以不可遏抑的笔触集中关注了自然界中生存在繁复冗杂、困厄无休下的人的精神状态,真正以文学的手段展示了一个特定时代中“人学”在文学乃至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精神式的“回归”或“复位”使得《古诗十九首》在情感体现过程中更加趋于个体、趋于自我。也许正是如此的原因才会成就《古诗十九首》作为预示一个“文学自觉”时代到来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9.
叶嘉莹的《古诗十九首》研究既具备传统的品格,又具有现代的意识,融通古今、学贯中西的襟怀和识见,使她的《古诗十九首》研究始终坚持感性与知性的结合,品与鉴的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批评风格和美学追求,在当代诗歌研究史上独树一帜,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张幼良 《江淮论坛》2003,(6):120-123
马茂元的《古诗十九首》研究,在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固堤浚河,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拓展,其研究理念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论,从会通到识见,从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表明了其继承中求创新的研究路数和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1.
哈代的爱情诗与死亡诗,是其诗歌创作中最富有自我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的部分,也是最有创新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其爱情诗,从表面上看,对抒发美好爱情理想的常见模式有所颠覆,而其实质,则是在更为真实的层面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呼唤,追求爱情价值与意义的回归。死亡诗则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其独特的死亡观--把死亡视为“永恒的休息”。哈代的死亡观映照出他的存在观,其存在观可以用负重精神来概括。  相似文献   

12.
萧红和迟子建虽属于不同的时代,但她们拥有相同的生命意识,即自然与人平等。这种普泛的生命意识,使得她们的作品打通了人与植物、人与动物的界限,她们笔下的生命境界呈现出丰满多姿的样态。同时,她们在作品中表达了不同的死亡意识,萧红专注于不可言喻的人生命运之苦,她笔下的生命,都是在命运的拨弄下完成的一个悲惨阴暗的过程:任何生命一旦诞生,就不可避免地开始生生死死、生死轮回的悲剧过程。迟子建面对死亡,则有着超然、达观的态度。她把死亡写得诗意而美丽:死似乎只是别一类生的开始,生命在死亡之后还可以得到延伸。她笔下的生与死是相互渗透,相互伴随的。  相似文献   

13.
施津菊 《齐鲁学刊》2006,(3):109-112
当代诗歌中死亡意识的传达有着清晰的流变轨迹,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后,其总体走向呈现为从外向内、从群体向个体、从凸显英雄主义的崇高意境向张扬个人主义的多元形态的嬗变。死亡审美及其表现方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社会价值观和生命哲学观所决定的不同人生观及死亡观的形象化呈现。  相似文献   

14.
刘爱琴 《齐鲁学刊》2007,(4):107-110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展示给世人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谴责了美国庸俗的文化媒介、混乱的学校教育、漏洞百出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弗洛伊德性学说的异化者们。小说幽默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蕴含着严肃的本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这部人性畸态和死亡叙事交织建构的文本是对"乱伦"、"复仇"和"毁灭"母题的重新抒写。其悲剧性所带来的启示使其与文学史上的悲剧经典一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利·波特》情节的原动力来自亲子关系和哈利的孝意识,此书的趣味和吸引力也与之内在相关。尽管哈利与伏地魔有一些不寻常的相似或联系,但他们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源头就在于各自经历亲子关系的方式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对待死亡和人生的不同态度。从哈利得知父母死亡的真相开始,他就活在与父母的生命血脉相连的世界之中,他的生存意义就由继承父母遗志和复仇所构成。按照《礼记》和《春秋公羊传》所表述的儒家学说,他是孝子;由于他践行孝道的赤诚、勇决和纯洁,他成就了自己生命中的仁和义。本文论证为什么主要是亲子关系和大复仇的艺术展示赋予了哈利乃至这整套书以活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哈利是一位孝子的理由。最后通过对哈利和伏地魔的死亡观的现象学-生存论的时间分析,揭示了此书在理解人类本性问题上的哲理含义。  相似文献   

16.
从海明威的生平与作品分析了他骨子里的死亡意识和行动精神及其根源和意义,阐述了二者对立统一之中渗透的人生哲学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散文中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成淼 《文史哲》2005,(3):54-6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亡主题的散文作品不断涌现。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集中地、突出地、反复地出现死亡主题的散文作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当代散文对死亡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反映出当代散文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深刻变化,反映出作家心灵的日益健全,更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日渐成熟与壮大。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人,才是完整的人;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民族,才是坚强的民族。这是研究当代散文死亡意识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独特的,他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以认识论为根基来探讨死亡的路向,从比认识更为本源的人的生存出发来思考死亡问题。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死亡分析,不但使死亡从“不在场”的遮蔽状态中释放出来,是其所是的敞开自身(在场) ,而且使此在通过领悟自己的有死(限)性而获得了生存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儒道两家对于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差异。相对于儒家死亡本质观的道德色彩,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则更具自然性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包含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物化这样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20.
宗教意识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的启示、否定的启示、肯定的启示三个层次,从这一进程观察中国爱情诗,就会发现自《诗经》肇始的中国爱情诗也有三个方面的倾向,即以《诗经》为代表的自然的、唯美的诗篇,汉代以后的思妇诗和数量众多的宫体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