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行政决策听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行政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行政听证制度对于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社会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个案听证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制度性的规定,但有关行政决策听证的规定只是散见于极少数的法律而没有作为制度来肯定,基于此,我们对行政决策听证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程序构设等重要内容作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
权利主体的利益表达、利益主体的对话与协商和决策者的利益选择与整合构成了行政决策听证的利益基础。行政决策适用听证应进行成本与收效的衡量,听证主持人的确定应遵循利益中立原则或利益无涉原则,听证代表的确定应遵循利益多元化原则和代表性原则,而行政决策听证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利益辩论和决策权的分享。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行政主体为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设定具体权利义务时,即当行政主体在做出与人民群众有具体利害关系的决定、政策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有权参与行政决策过程,有权对行政主体的具体决策发表意见,而行政主体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并赋予公众以申请发布、修改或废除某项决策的权利。公众参与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经之路,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行政公开、信息公开的普遍要求,也是调动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  相似文献   

4.
目前,行政决策听证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听证的意义和价值开始为行政机关和广大社会公众所认可。但在肯定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积极效果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目前的行政决策听证在制度和程序上仍存在疏漏,对公众参与听证的保护还不到位,听证报告对政府决策也缺乏约束力。为此,文章在分析行政决策听证现存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庆启宸 《江淮论坛》2011,(4):118-121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越来越重视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实行行政公共听证代表制度,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制度设计,也是中国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限,中国听证代表制度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不断完善行政公共听证代表制度,才能充分发挥行政公共听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广泛的公民参与是构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决策参与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传统文化、公众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来的诸多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强化电子政府的作用,公开政府信息;完善相关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提高公众行政决策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突破公众参与有效性瓶颈依赖于对公众参与权的依法确认、不断充实及有效保护。鉴于我国对公众参与权的研究比较迟缓、参与权制度发展仍然非常缓慢的现实困境,应当在准确界定公众参与权的性质、明确公众参与权的内容构成基础上,尽快构建起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真正实现公众参与权的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8.
听证在行政决策中被立法者赋予了民主功能,然听证之听取意见功能定位决定其可提供的只能是公平感,难以承载民主价值;听证权之程序性权利取向也易造成公众在决策体制中的"结构——过程"两阶段的角色断裂,进而使民主性失落。协商则有助于充实公众参与权、促进"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生成、促成平衡各方诉求的决策结构形成,使公众参与主体得到肯定与张扬,且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服务型政府建设及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为协商方式在行政决策中的确立提供了客观基础,协商可修复失落的民主性,是走出行政决策民主性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检视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行政听证的法理基础和实践价值 ,从多方面剖析了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提出完善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决策听证:行政民主的价值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兴 《社会科学》2008,1(6):40-48
中国实践中的包括价格制定和调整在内的决策听证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但不能把它的意义仅仅局限于"行政民主化"的狭隘范围内.公共决策听证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暗含着这样的改革和发展逻辑,即:通过在公共行政领域推进民主化来达到进行政府和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把决策听证当作民主政治成长的要素而不是行政民主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推行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中国政府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法律文本的考察,不仅可以反思制度移植试验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使我们透过不断探索的制度架构触摸到政治文明进步的脉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价值模式和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在公正模式与效率模式之间有不同的选择,但行政听证程序却只有公正模式一种选择,而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公正模式则应为"初级公正"模式.我国行政听证程序适用的法定范围狭窄,其应然范围应当拓宽;这种应然范围的拓宽,所遵循的思路是正式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宜窄不宜宽、非正式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宜宽不宜窄,这既符合国外、境外行政程序法发展趋势,又是我国行政听证"初级公正"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需要根据适用听证行为所涉及利益重大或者广泛与否,区别不同行为类型以及同一类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其是否适用听证程序、是适用正式听证程序还是非正式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3.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也是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我国近年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经验 ,初步形成了行政听证程序制度。行政听证程序给了相对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机会 ,有利于行政决定的公平、效率。我国的行政听证程序尚不完善 ,应当使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和参加人的范围扩大 ;应当重设听证主持人员 ,使其具有独立性 ;应当完善行政听证笔录制度 ;还应当贯彻听证的公开原则等 ,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听证是一种行政程序,在现代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政听证制度强调行政机关对各方利益的权衡,其利益基础是财产性权利的表述和公共性问题。现代社会中,政府和公民其实是博奕理论中的两个“囚徒”。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平衡利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听证会是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信任的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行政决策中引入听证制度,可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并可以大大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当前我国听证制度的实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不仅影响了听证制度功能的发挥,还使公众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质疑。针对当前听证实践存在的问题,应该拓展听证制度的适用领域,强化听证在决策中的地位;规范听证程序,使听证透明、公正;建立听证代表补偿或激励机制以及独立听证人制度,保证听证双方主体的权利平等;确立案卷排他原则和建立听证回应机制,避免听证走过场。  相似文献   

16.
听证的目的在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决定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避免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决定给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利或不公正的影响.在听证程序中,听证主持人是听证的灵魂,听证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及其权力对行政听证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决定着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听证主持人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听证制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听证制度: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听证制度作为政府管理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尚不完善,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在行政听证实践中,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通过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完善行政听证的法律体系、保证听证主持人中立、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确保听证结果接受审查等措施来推动行政听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从目前我国行政听证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操作来看还存在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对完善中国行政听证制度进行了方法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关注度和参与意向日渐增长。政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关乎到公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质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决策治理。将听证会制度纳入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工作之中,是调动公众参政议政,发扬民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因此,听证制度必须做到公民的切实参与,保证重大决策的透明、民主、科学。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理应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意。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还属于初创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功能也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通过加强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健全听证程序、扩大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听证的监督和救济等途径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