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义姑姊”型传说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都有流传,这些传说虽基本情节相同,但每则却蕴涵着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乾隆朝内务府确立了人参变价制度,这成为其重要的财源。嘉庆时期,其人参变价在变价途径、变价价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是嘉庆皇帝统治政策调整的结果。它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得内务府加剧了对两淮盐政的经济掠夺,而且进一步破坏了东北的生态平衡。这是道光朝人参变价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马驹传说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行,并形成了“黑莫里”意识。传说的母题也逐渐完善。其不被擒捉的母题的变异,是在清朝统治时期,佛教渗入蒙古地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具备普遍性。金马驹形象永远是蒙古人民的自由、理想、幸福、繁荣昌盛的“黑莫里”象征。  相似文献   

4.
一 “东北流亡文学”是指受东北的历史文化孕育,在“九一”事变的历史阵疼的催动下降生的一代文学青年流亡关内后,以东北生活为生要创作题材,相对于东北沦陷后的“十四年殖民地文学”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文学形态。它是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结构的一部分,既融汇在“左翼文学”、“抗战文艺”、“延安文艺”之中,又因内在的文学精神而相对独立成形。从文学的一般系统看,它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相干结构,是由个人的偶然到历史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2,(12):23-23
百慕大“死亡三角” 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传说而己。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政府不仅没有尝试去澄  相似文献   

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是,流亡入关的东北军民开始了以“收复东北失地,打回老家去”为宗旨的东北救亡运动。在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东北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它为东北救亡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给东北救亡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东北救亡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之中。只有坚持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东北各阶层民众展开对日斗争。这是光复东北、收复失地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7.
“兄妹成婚”传说广泛存在于我国很多民族中,而这类传说一直被视为人类经历过“杂交”和“血缘婚”阶段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对此持相反观点。通过对此类传说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功能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类传说正是对“杂交”和“血缘婚”的否定,是对后人行为的警示: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决不允许发生性关系,更不能结为夫妻;它具有整合人们意识的功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增进群体成员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东北方言的“圪穰”“圪荛”等是真正表示碎秫秆、碎烂柴草、生活垃圾或者垃圾词义的词形;“攮业”应是指撞入恶业,即指作孽,其可引申为淘气、不争气、招人恨之义;东北方言的“牙狗”是指公狗,其随着闯关东移民而尾随相至的,它在东北方言中也是一个“移民词”。  相似文献   

9.
广为流传的乾隆下江南传说,是对1751年到1784年乾隆6次南巡这一历史事件的戏说。文章借鉴类型分析、传说圈分析等方法,对100篇流传较广的乾隆下江南传说进行了分析,发现:乾隆下江南传说以“解难题”为核心母题,可分为“乾隆吃瘪”“乾隆获救”“乾隆赏赐”三大类型,它以运河流域为主要流传区域,连接起南北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叙事资源,运用了大量民俗文化形式;以文化自信为传承动力,展现出运河流域繁盛时期民间文化的自信面貌。  相似文献   

10.
“春天来到了鴨綠江”(1954)、“站在最前列”(1956)、“藍色的青棡林”(1958),是雷加继“我們的节日”(1952)后,发表的連續性的长篇“潜力”三部曲。解放战爭时期,雷加曾在东北某造紙厂作过长期的实际工作,并获得“模范厂长”的称号。“潜力”三部曲就是作家这段生活的結晶。“潜力”三部曲以东北某造紙厂为中心,展示了它从“八·一五”东北解放,到1947  相似文献   

11.
祖先神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的组成部分之一。清代早期以来,以山东即墨县(含今即墨市,青岛市区和城阳区、崂山区等)为中心波及到胶东半岛以及东北三省的胡峄阳传说与信仰,是祖先神信仰普泛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胡峄阳传说具有神奇性特征,它是胡峄阳信仰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演进为地方保护神的重要基础。布衣学者胡峄阳由“人”到“神”的演进过程属于底层民众造神的选择,反映了具有神奇性特征的历史人物传说在社会民众中的传播和在信仰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一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这一时期,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和与其相应的“东北流亡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间反日爱国意识最强的文学。它作为中国“抗战文艺”的先声,曾引人注目,且备受青睐。到了“七·七”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以反日爱国为主旨的“东北流亡文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隶属东北流亡作家的“流亡者之歌”,在大时代的“抗战文艺”的交响乐中  相似文献   

13.
《怀念狼》是贾平凹的一部重要的生态力作。作品大量采借了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狼与狗猪羊的传说、狼与人的传说,以及狼与狼的传说等。其中80%为口头传说。作家依据自己的创作审美理想,对商州民间“狼传说”进行了诗意地融构和创化。显示出一定的生态意识和“民间精神”。  相似文献   

14.
盛行于东北大地的“二人转”,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至今大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它的音乐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河北梆子等曲调而构成,高亢火爆,亲切动听。它的舞蹈是来自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民间舞蹈、武打成分,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但是,这么个令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却时运不济,由于跟“色”沾点边,难登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林泉村林玉梅于94年8月间在1.2亩的责任田中,种上了伊拉素。总产量1800公斤,产值达18000元,纯收入17000元,今年8月,林玉梅又扩大种植面积达5亩多。“伊拉素”又名“珠子草”是葫芦科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植物,它的药用价值高,含有50多种皂甙,其中有4种与人参皂甙相同,其总甙含量高于人参,有“第二人参”之称,具有抗癌,防衰老耐疲劳,降血脂,治溃疡,防抗肝炎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东北二人转仅有二百来年的历史,算不上源远流长,但目前对它的起源问题其说不一,各执其理,争论不休,大体有以下五种说法:一是“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下二人转”。二是二人转来源于皮黄调。三是二人转来源于莲花落。四是二人转来源于各种艺术的综合。五是二人转来源于东北大秧歌。这五种起源说互不相让,争执不下。下面我对这五种起源的说法逐一进行辩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二人转起源持“周庄王留下二人转”、“范丹留下二人转”、“河间府李梦雄兄妹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中韩梁祝传说大量异文的比较研究,指出相互之间的不同之处,即韩国梁祝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柳叶传情”、“腐衣殉情”等情节单元,在中国梁祝传说中十分罕见;而中国梁祝传说中的“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情节单元,以及人们不习惯讲述梁祝完整故事而只讲述其中某个片断,并由许多小故事构成庞大故事群的叙事样式,在韩国梁祝传说中也很少出现。最后还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柳条边是清朝政府在辽河流域修的一条柳条篱笆,用以标示禁区的界限,禁止一般居民越过篱笆打猎、放牧、采人参。柳条边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适应其扩张政策的需要,在一九六九年六月十三日的政府声明中,竟把这样一个和国界毫不相干的柳条边硬说成是清代中国东北的“国界”,说什么“满洲的臣民如果越过‘柳条边’的界线之外,就被认为是出国了”。妄图以此证明柳条边以外黑龙江和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母题”概念先由民间文学、民俗学开始使用,然后进入到古代传说故事与小说的本事考证、故事来源与流变考辨之中,再由古代传说故事、小说的本事考证到中印文学的比较研究,“母题”概念是舶来品,但它与中国学术传统———考证研究相结合却使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研究都取得巨大成就,也使“母题”研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身先民的神话和传说,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在1000多年前的松州大地上,从神话中走来了一个民族,创造了近乎“神话”般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