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的核心问题,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是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该文首先界定了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然后对争议较大的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运行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经济法调整范围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2.
自从法学界提出“经济法”这一命题后,论争与质疑就一直存在,这些争论最为根本的分歧集中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上,即经济法是否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笔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动态性。经济法作为需要国家干预之法,它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正是这一特征,表明社会经济中许多经济关系必须由经济法来调整。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是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关于部门法划分的标准在经济法理念的作用下应当有所发展,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要求经济法对组织内部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这既是经济法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经济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一直存在理论分歧。中国当代经济法是转轨时期的经济法,与过去及未来的经济法不同。明确国家的经济职能,尤其是现阶段国家的经济职能,对恰当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的定义特别是调整对象研究,是经济法学特别是经济法总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其进行学术史考察价值显著。学界有关经济法定义特别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及其成果的梳理,可以从研究视角类型化入手。三十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学界从主体、行为、特质和定义规则等视角的研究及其成果具有较高的共识,成为中国经济法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干预等管理行为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以"经济管理"一词概括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最为科学、全面、系统,依汉语语义也是最适宜的。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经济法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管理手段 ,在辅助价值规律作用和调整经济领域中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方面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问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研究和破译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以经济法学说史的角度考察经济法调整对象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可谓已经具有了丰富、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但是相关学说理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未达成共识与统一。文章试图立足于当前有关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总结出他们的共性与差异,并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达成共识所应当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法律部门调整对象的研究中,法学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是最多、争议最大的,并且至今尚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结论。因此,很有必要从法理的高度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反思。本文选取了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法律部门的角度进行反思,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不能拘泥于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一个是从整个法学的角度进行反思,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一个历史与国情相结合的范畴,也是一个经世致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法概念和调整对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确立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保证政府干预的正当和适度的法律形式,从性质上看属于"二次调整"的法律,是对民商法规范的经济关系的再次调整和矫正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应该首先界定人与环境关系的内容、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再界定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环境社会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对环境的利用关系。从人类利用环境的目的出发,并结合环境外在价值类型,人对环境的利用表现为两类,即本能性利用与开发性利用。作为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可以称为环境利用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类环境利用人之间由于环境利用而产生的关系;二是由于国家对环境利用的介入而形成的国家和环境利用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在理论上明确和解决如下3个问题:1.“法治经济”不是“法制经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要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目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即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形式,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主要特点是:创新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开放与信用、规则与法制等。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经济 ,由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工业化与市场化过程中诸多国情的制约 ,其根本特性必然表现为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主导 ,也就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根本经济职能。以政府的有效性克服市场的无效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无效性和发挥市场的积极功能 ,是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市场经济的理想境界 ,就是高效的市场与强有力的政府同在  相似文献   

15.
在公法与私法的作用问题上,私法侧重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秩序,其中民事主体制度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主体资格,物权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静的安全,契约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动的安全;公法主要是保障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和市场竞争秩序,其中在宏观经济层面,由公法直接调控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秩序,在微观经济层面,公法主要是通过清理破坏自由竞争和平等竞争的障碍,间接地规制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我们需要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法律是市场经济的构成性规则。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外生于主权者的主观意志 ,只能内生于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 ,前者意味着限制市场的作用 ,后者则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经济的法律并不仅仅指一种法律制度 ,而且更代表一种法治的精神 ,其包含的价值追求是它最重要的因素。秩序、平等、自由和效益完美结合的市场经济价值观 ,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 ,是法治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市场运行机制需要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民商法是保障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垄断、外部性和社会分配不公正等经济和社会问题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经济法就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痼疾而出现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8.
墨子的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包括兼相爱交相利的一般原则、强本节用的致富之道、尚贤的人才观、非命进取的精神力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奠基者亚当·斯密的学说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着不同.墨子经济伦理观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 ,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 ,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三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有道德价值的评价问题。经济行为与道德价值相背离的一般原因是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客观原因是由中国现阶段国情所决定,主观原因是寻租活动泛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