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笛卡儿以理性为指导,以扬弃的方法和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寻求新知识的方法论原则,这种从"怀疑"开始的思维开辟了创新思维的先河,提出了研究事物的方法的重要性.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转换思维方式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勇气,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在现实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适当的经济行为模式,正确认识处理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建国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0):84-87
确定性是笛卡儿认识论哲学所追求的目标,笛卡儿通过“我思”主体的确立,建构起一套通达确定性的方法。直观、演绎与通观既是笛卡儿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形而上学设定,同时也是追求确定性的基本方法。笛卡儿“我思”哲学的方向、起点与方法都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痕迹,认清笛卡儿哲学的困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哲学反二元论的倾向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学转向和历史意识的兴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蒋小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21
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是其主体概念,此概念是对他所提出的人生意义问题解答的关键。虽然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概念的处理非常散漫,但是他却非常明晰地区分了主体的两层涵义,即表象主体和意志主体。作为认识主体或经验主体,维特根斯坦是从叔本华意义上来谈论表象主体的,由于表象主体无法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所以他直接否定了表象主体的存在,只承认意志主体。意志主体又被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形而上学主体,作为伦理的而非生理的存在,意志主体从整体上以或善或恶的方式赋予世界以意义,主体因而可以通过主体的升华使自身处于无欲、无求、无畏状态当中,人生的困惑和处世的无力感得以消除,使得所谓的人生伦理问题得以最终解答。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文章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主要内容“语言游戏”说的考察,把西方哲学中的意义问题带入到语言分析理论中进行研究,力图揭示出语言分析中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分析哲学放弃了对知识和人生问题的浮夸奢求,却仍然启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语用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志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65-69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研究语用学转向的先驱,其"语言游戏"观具有丰富的语用蕴涵。主要包括:"语言游戏"即一种生活形式,是由语言和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词的意义即是词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语言游戏"具有规则,词的用法即是"语言游戏"的规则,人们在游戏中学会并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中对词语意义的解说,引入说话人意图、言语行为、语境等概念,客观上推动了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徐为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5):64-72
本文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对苏格拉底的普遍者思想和比较法的批判,阐明了维持根斯坦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分类学的一般特点,消除了人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传统哲学关系上的某些误解。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0-104
铁凝的一些重要作品主体在场感分外强烈,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铁凝常常以自己实际的家庭构成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依托,并把个人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二是铁凝在写作中常常贯注强烈的主体情感,张扬明确的批判精神。"有我之境"是铁凝主体意志的实现方式,也是铁凝小说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蒋小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1-14
早期维特根斯坦认定伦理内容是作为形而上学主体所有的人生意义或世界的意义问题。据此,他也就认定了伦理学具有不同于各门自然科学的独特的性质。但是他对伦理性质的表述是散乱的,见之于他的多个作品当中。通过对这些散乱资料的考察,能够看出他拙劣语言表达之下隐藏着关于伦理性质的清晰思路:伦理是超验的,因而不能用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达或言说,也不能进行理论化的解释;伦理关涉的事项只与人的实践行为有关,所标明的是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张金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9-13
维特根斯坦是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性质问题作深入思考的又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在后期哲学中认为 ,以往哲学总是采取心理主义或本质主义的单一固定模式来理解日常语言 ,结果导致了哲学语言的痼疾。基于此 ,哲学的任务是 :既要全面了解日常语言所描述的问题 ,获得“全貌概观” ,又要依照某种具体情境 ,对日常语言停留在“家族相似”层面上的理解 ,以还日常语言丰富和真实的“游戏”本色。 相似文献
11.
王寅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1):56-64
维特根斯坦的“叛逆态度”直接导致他于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哲学的逻辑分析法、图像论”“游戏论、用法论、反本质论”等观点,这不仅在哲学界引起轰动,形成并推动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而且还催生出语言学界的“语义学、语用学”两大分支学科。同时,他的后期理论还是后现代哲学(包括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CL)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文章详细分析了维氏后期理论与后现代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对CL的催生作用,并阐述了他的相关观点对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作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光学与视觉理论的分离是个矛盾过程,它反映的不是人的眼睛从视觉对象中解放出来,而是由于对眼睛作为自然物质的光学工具的认识不断加深而观察者从光学中消失。17世纪,人类观察者逐渐从光学文献中消失。开普勒信任来自遥远的图像而怀疑直接的感觉,这是一个视觉悖论。科学的观察使得观察者从光学中消失成为必然。笛卡尔怀疑论是这一悖论的认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3.
陈道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11-15
康德的“绝对命令”是在有所欠缺的经验之上产生的自由意志或善良意志对有所欠缺的经验的“批判” ,其前提和内容都仅仅在于其“善良意志”之中。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认为伦理学是超验的 ,求善的愿望只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值得尊重的倾向 ,关于伦理的命题是无意义的 ,人们的伦理行为有转而追求“非自然倾向”并引向无序发展的可能 ;后期哲学把伦理学问题等同于美学问题 ,伦理学问题变成“如何表述”伦理学命题的问题 ,表述的结果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一劳永逸的答案 ,追求生活形式的多变结局 相似文献
14.
15.
魏红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173-176
本文试图定义"什么是品牌",试图建构一个面对一些新品牌现象可以合理解读的新理论模型.品牌作为一个不断被修改、被补充的动态概念,是产品的"延伸",已经成为成熟的消费社会中的文化代码,是由品牌权益人、广告商、公众和舆论等参与者共筑一个"想象共同体",它通过一切沟通渠道,利用品牌形象向社会和个人展示、传达和沟通自身的特征、个性和价值,它直指人的认知意识层面,并最终影响和决定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吴树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39-47
在<逻辑哲学论>中,"意义"是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本文将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关于意义与名称、意义与命题以及意义与神秘之域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规定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将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进行比较,来论析维特根斯坦对于意义的独特理解,并勾勒出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富有特色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2-44
人类学再现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on)是胡塞尔现象学对实证科学的批判延伸出来的一个具体领域,人类学再现转危为机的根本路径是返回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他对整个实证科学的批判脉络里寻找重新点燃人类学生机与活力的哲学支点——观自在者。观自在者可区分为学理观自在者和文化观自在者两个层次,通过现象学悬搁(phenomenological epoché),我们即可超越实证人类学,抵达学理观自在者。通向文化观自在者必须回到人类学自身的根基——民族志,并对民族志进行版本升级,升级为兼容实证人类学的现象学民族志。现象学民族志的终极指向是文化观自在者。按现象学民族志理路,我们依然承袭实证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路径,即参与观察、访谈对话等,但我们的期待不再是田野对象的客观性再现的终极版本,而是在此田野工作过程中随着自我·我思(ego cogito)如其所是的展开,启迪参与者,探寻跃入文化观自在者境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规制手段,公共警告既能满足风险社会里公众的安全信息需求,又能成为行政机关有效促进法律实施的惩罚(制裁)手段.但是由于法律定住的模糊、制度性规范缺失等原因,致使公共警告在我国的运用呈现杂乱无序的格局,公民的合法权益面临被行政权随时侵害的危险.为此,应当在厘定公共警告性质的基础上,从立法完善、权力规制、程序规范、救济实现等方面对公共警告进行制度化设计和法治化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王亚楠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5-17
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语言用法论,突破了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意义"指称论",认为语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主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语词的意义,强调语言使用的规则,揭示了语言和人类其他行为间存在的多维的、动态的、交互的关系,将语言的具体使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和语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用法论本身存在缺陷,否认了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外在事物的功能,而过于片面和绝对,走向了语言意义理论的相对主义之路;用法论也不能解释元语言的话语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