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瓶颈。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我国治理环境生态问题的困境在于:公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高关注度与低参与度的极大反差,环境保护事业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环境NGO发展不充分,尚未成为一种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公认力量;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江泽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树立全民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加强国际合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江泽民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挑战,整体生态安全要求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从制度层面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点在于完善和创新少数民族地方立法制度、环境资源开发决策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80年代以来,人们对当代人类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张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道路,这就是现代人类进步持续发展的道路。联合国确认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世界各国采取措施实行“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便使未来世界经济得以在持续的基础上发展。现在,“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主导潮流。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不仅尚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内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旅游 ,既是旅游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又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含义 ,认为生态旅游是指 :为缓解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人们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 ,欣赏生态景观 ,感受生态氛围 ,增强生态意识 ,促进环保行为 ,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融为一体 ,良性互动 ,共同受益的活动。作者研究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出 ,环境问题是生态旅游产生的重要原因 ,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作者还就在生态旅游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优先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基本保持良好,但相当脆弱,不能盲目追求工业化。西藏经济的发展只有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有利于西藏可持续发展和西藏人民生存环境的保护。优先发展旅游业符合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而且,西藏发展旅游业具有现实条件和经济可行性,旅游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最佳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神东煤炭基地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调查分析了神东煤炭基地由于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现状,针对神东煤炭基地实际,提出了改进采矿方式、煤炭地下气化、塌陷土地复垦、煤矸石综合利用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同时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只能走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和保护之路,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确立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源法》只有在制度结构中才能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功能。能源立法应当安排能源基本法即《能源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构建《能源法》与单行能源法、单行能源法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内部制度结构,《能源法》与环境法、相关部门法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制度结构,从而形成内外部制度相互衔接的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各国的政治运行和国家安全。生态社会主义是旨在解决生态问题的政治思潮,但这种思潮没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把它作为中国解决生态问题的依据。从政治的层面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增强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能,提高公众参与和环境法制建设的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