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俊生 《决策探索》1994,(10):15-16
分税制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克服了原有财税体制的过度集权的“大锅饭”弊端,崦且对于另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事权与财权的相互平衡机制也是十分有利的,但从地方角度看,这项改革无疑是断了地方财政的奶,各级地方财政再也不能无限量的去淘国家财政的“大锅饭”,唯一的出路是加大改革力度和配套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灵活有效,相对独立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着力解决自身的财政平衡问题,否则,财政工作就不能适应地方事业发展的需要,甚至会成为地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那么如何建立地方财政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叶青 《决策》2014,(10):38-39
20年后的新预算法基本上把20年来的财政改革,都“改”进了预算法。新预算法开创了中国财政的新局面,尤其是地方财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之背景——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道刚  夏仕应 《决策》2003,(5):11-13
从“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到“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再到“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以及《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研究》,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研究员孜孜求解三农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在三农之外。  相似文献   

4.
《决策》2006,(1):F0002-F0002
今后,财政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将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直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工作的良好机制。对于财政份内之事,财政部门理应责无旁贷地抓紧、抓好;对需要支持的工作,财政要想办法积极支持、推动。  相似文献   

5.
“九五”时期,奉节县委县府率领广大财税干部奋力拼搏,创下了各项工作历史最好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受地理、经济环境的限制,奉节人民仍然在“吃饭财政”圈子里打转,在连年赤字中裹足不前,在沉重的债务中艰难度日。为了改变全县财政捉襟见肘的局面,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一个凝结全县上下心血,以改革为主题的《奉节“十五”财政规划》应运而生。自此,奉节人冲破重重险阻,冒着巨大风险,开始了财政改革的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6.
马太超 《决策导刊》2005,(11):40-40
奉节县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阳光财政”,从源头上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断强化财经监督,推进财政管理“六化”目标,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3):14-15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很多经验在全国推广,是名副其实的财政改革大省。2003年该省制定了激励性财政体制,对不同类型市县实行不同的财政激励政策。2005年.该省下发关于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一县两制、双轨并行”的改革,即在各县乡实行“相对规范的分税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分类体制。目前,  相似文献   

8.
2003年,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及省财政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区委一届四次扩大会议精神,狠抓收支结构调整,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促进了全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段话科学地论述了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的辩证关系,所谓“食之者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财政供养人员(或同吃财政饭的人)要少,不能过多。否则,财政压力增犬,难以承受。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细化预算等财政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财政审计作用,必将引起各级审计机关广泛关注。近两年来,我们在认真总结前几年财政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审计“三个转变”新路子并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处于国家审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财政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财政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针对财政审计如何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财政审计大格局理论的研究分析,对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审计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得出新时期财政审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及县区的财政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详细分析了浙江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了一个按“因素法”设计的转移支付模型来解决浙江省目前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转移支付所需的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财政的公共性演进应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的演进过程的分析,尝试探析财政公共性的发展,并对财政“公共性”与实践相适应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揭示强调财政公共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于,指导政府坚持财政公共性的价值选择,以财政公共性为财政理念进行财政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汪莉 《决策与信息》2011,(5):206-206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 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是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帮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 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26日下午.中共房县县委在县礼堂召开县直机关换届集体谈话会,宣告县直机关换届工作结束。房县财政局领导班子被县委、县政府高度评价为“改革、创新、谋求发展”的好班子原班留任。六年来,房县财政局领导班子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求是创新,勇于探索,带领财政干部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发展的房县财政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铜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以增收节支夯实财力基础,以健全职能保障公共需要,以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效益,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事权财权日趋规范,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调整完善到位;农村税费改革、部门预算、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三大听证制度”、“乡财乡有,代管消债”等一系列财政改革相继推出,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显现雏形。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坤  陈新平 《管理世界》2004,(10):21-28,46
潜在债务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而在整个潜在债务链条中,金融业又占了绝大比重,所以控制金融风险就成了防范和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重要一环。 作为当前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特殊模式,金融风险财政化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政府职能的一项客观要求,也是现行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事一议”的金融风险化解方式正逐渐暴露出其体制性缺陷和不尽合理的地方,存在着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地方“倒逼”中央财政等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相关法律框架,建立潜在债务风险监控体系,进而弥补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运作模式之不足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农村的农民如何依托于农业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来实现城镇化、现代化,改变落后现状的问题。“三农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农民问题,其实质就是人的问题。本文从人性化思维来关注三农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荆门市东宝区财政局牌楼财政分局紧紧围绕“发展是硬道理”这一主题,不断强化财政服务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柞用。  相似文献   

20.
段羡菊  阳建 《决策探索》2014,(13):64-65
未开发土地可能产生的税收,被预算计入对基层政府的财政考核任务;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人的主要精力不是服务民众与企业,而是越俎代庖去收税;政府收税不择手段,包括向外引税、向企业收过头税、向干部借款……湖南省醴陵市出现的上述“怪事”,暴露了基层财政“注水”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