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人帮”是“让步政策”的鼓吹者。他们胡说“农民战争往往客观上为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或法家思想的继续传播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梁效《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作用》)“农民战争给旧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猛烈冲击……是形成和贯彻他们的法家路线的重要条件。”(柏青《坚持古为今用,研究儒法斗争》)“法家”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战争有无皇权主义?我认为:有。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忽视的。下面仅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为例,略加阐述。借用王侯将相的名字、声望发动和进行斗争在封建社会里,借用王侯将相及其后裔的名字和声望发动起义,用以反抗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而秦末农民战争则尤为显著。这是他们皇权  相似文献   

3.
从“合力论”的角度看,秦末农民战争是在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和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由社会内部诸力量、集团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合力,并通过阶级斗争、军事斗争的方式解决矛盾,最终建立融合了各方意志的汉王朝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西汉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王朝。它所施行的某些政策,势将受到暴风骤雨般的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留下农民战争所造成的痕迹,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问题在于农民起义怎样影响了汉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本来是应当让人们发表不同意见,经过讨论,辨明是非,然后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的。  相似文献   

5.
秦末农民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历史功绩在于发凡创例,所以认识其特征自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在于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将其若干特征加以排比罗列,而是在其诸特征中,找出它最基本的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既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物,同时又由于它的存在,支配和制约了整个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并最终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秦末农民战争的  相似文献   

6.
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法家代表人物,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行法家路线,同儒家大族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曹操和诸葛亮,就是这一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刘备与孙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与执行了法家路线;其他如郭嘉等人,也是比较著名的法家。法家代表人物的出现和法家路线的先后推行,逐步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恢复与发展了社会生产,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气焰嚣张的儒家路线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学者师商(鞅)、韩(非)而上法  相似文献   

7.
翻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会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即在每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有些新王朝的统治者,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压力,在不损害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农民作些让步,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怎么认识和理解这一政策?仅从秦末农民战争对汉初“休养生息”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所谓封建盛世,这是秦末、隋末两次农民战争的结果。尤其是提到“贞观之治”,使人联想到隋末农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和李密这一历史人物。尽管史学界对李密的评价问题展开过讨论,但有些问题,诸如:李密参加农民起义的原因、目的;他有否背叛地主階级的立场;他在瓦岗军作用的估计;应予以怎样的历史地位等,还值得仔  相似文献   

9.
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四人帮”别有用心地鼓噪儒法斗争时,连农民战争也硬塞进儒法斗争的模式。梁效之流宣称:农民战争为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开辟道路论”。1975年,叛徒江青在大寨胡诌的一篇居心叵测的“讲话”里,也东拉西扯地大谈农民战争。她极其浅薄轻蔑地说:农民起义领袖“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投降的投降,“还包括朱元璋他后来做了皇帝就是了。”言外之意,老调重谈,“开辟道路论”而已。就在这通“讲话”里,江青把清朝称“满清”,把韦昌辉的反革命暴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涌现出的典型的法家人物。他的一生,主要是在以农民革命为主流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风雷激荡中度过的。剖视一下明末清初农民革命运动对王夫之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的影响,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对儒法斗争的推动作用,了解法家进步思想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1.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和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两千多年前用革命暴力推翻反革命暴力,打击赵高秦二世的反动政权;批判反动的孔孟之道和混进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孔老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光辉范例。这次农民大起义是在秦二世继位,赵高用阴谋手段篡夺了秦王朝的最高权力,改变了秦始皇所推行的法家路线,代表奴隶主阶级疯狂进行复辟活动的情况下爆发的。农民拿起武器,用革命暴力批判复辟倒退的孔孟之道,批判赵高推行儒家反动路线和例行逆施的反革命复辟活动,以排山倒海之势,沉重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冲击了地主阶级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为汉高祖刘邦继续推行法家路线奠定了基础。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反对腐朽、黑暗势力统治的巨大威力。历史斗争是现实斗争的一面镜子。回顾这次农民起义军的这段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我们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命,反对复辟,坚持统一,反对分裂,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位法家人物。他从二十七岁起佐助刘备,为消灭分裂割据,实行国家统一奔走二十余年,政治、经济、军事上推行了一条法家路线。他为统一大业所制订的战略战术,是他军事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军事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天,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对正确评价法家人物的历史作用,批判儒家的军事思想和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中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继续推行法家路线,发展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为巩固统一和发展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历代尊孔反法的反动派,吹捧屁儒董仲舒,妄图抹煞汉武帝的法家精神和进步作用。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死党陈伯达公开叫嚣“大家都当董仲舒”,胡说什么汉武帝的建树,是实行董仲舒儒家路线的结果。这纯属混淆儒法斗争实质、颠倒路线是非的反动谬论。我们必  相似文献   

14.
韩信:一个悲剧人物———重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断想王世英金宪淑韩信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的不可多得的军事家;他足智谋,料事如神,在楚汉争雄之时,一展雄姿,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但是,由于他不识时务,功高震主,而遭身死、夷灭三族之祸端...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是我国明清之际涌现出的典型的法家人物。他的一生,主要是在以农民革命为主流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风雷激荡中度过的。剖视一下明末清初农民革命运动对王夫之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的影响,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对儒法斗争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秀论     
应该怎样评价刘秀?人们对他总是贬多褒少,无论在人中学教科书中,或者各种报刊上,一提到刘秀,人们就说他是大地主、大豪强、大粮商。说他在秦末农民革命的浪潮中混进了起义队伍,靠着耍阴谋,搞分裂,窃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并说东汉政权一开始就代表着豪强大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只有把农民战争放到整个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从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才能理解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法家。他所处的东汉末期,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东汉王朝,由于长期推行尊儒反法的反动路线,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生产力濒临崩溃的边缘。广大人民强烈要求统一。曹操顺应这个形势,执行了一条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波澜壮阔的唐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转折时期的一个阶级斗争高潮。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转向后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动。它们都或多或少和这次农民战争有关。因之唐末农民战争就具有许多特点。研究和阐明这些特点,无疑地是史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本文仅就其中的若干问题略作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一二二年,法家的杰出代表汉武帝粉碎了淮南王刘安阴谋集团未遂的军事叛乱。这是一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前进、反对复辟的斗争。研究这场儒法两家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西汉王朝新兴地主阶级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扫荡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基础上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