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逮捕是刑事程序法律中特有的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有助于控制犯罪,有利于发现案件真实,有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其它公民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它对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准确惩罚犯罪,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逮捕制度因为是以公民的自由权为代价来实现诉讼目的的,因而这一制度就天然地包含着两种可能;用之得当则国家社会两受其利,反之则会两受其害,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反思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我国不应采纳沉默权制度,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侦查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大多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且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用以自卫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罪行、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对提高办案效率、迅速侦破案件确实非常有效,但是它却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与人权理念背道而驰,与现代刑事诉讼法精神严重背离,同时也在破坏着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更是导致冤假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刑讯逼供原因的分析,对遏制刑讯逼供的措施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希凯 《决策与信息》2009,(6):51-51,109
不自证其罪特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人不得被强迫提供对自己不利的证言或证明自己犯罪."不自证其罪特免权"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证人抵御被强迫自证其罪的风险.本文对不自证其特免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犯罪成因、监护教育条件以及案发后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为司法机关公正合理地惩罚、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参考。社会调查制度是刑罚个别化的要求,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怀与保护,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刑讯逼供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讯问时,采取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的方法逼取其供认犯罪事实的行为.刑讯逼供的基本特征是以刑讯作为方法,以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为目的.笔者认为,产生刑讯逼供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促使侦查人员产生刑讯逼供动机的直接原因,又有使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现象得以存在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深层次的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50):12-12
近日,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在全国公安机关经侦系统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级公安经侦部门要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究执法方式方法,对负责企业正常经营的高管人员要慎用拘留、逮捕  相似文献   

8.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一种刑罚强制措施,如果适用不当,很可能对被逮捕者的一生甚至其后代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因此,“逮捕是否必要”需要被充分考虑,社会危险性的核心内容是人身危险性,故人身危险性的内容及其危险性系数的大小是决定逮捕是否必要的关键,。对逮捕中的人身危险性进行评估,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辩护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与保障,更是我国诉讼制度民主化和公正性程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0.
熊焰 《管理科学文摘》2009,(21):243-245
我国当前刑事诉讼领域,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权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处于刑事诉讼另一极的被害人的权利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罗军  邓莉 《决策与信息》2011,(12):60-60
辩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 辩护权普遍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何获得有质量的辩护, 如何确定有效辩护原则的标准, 有效辩护原则的意义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肖雯 《决策与信息》2011,(10):13-14
刑事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即关系到收集、保留证据的惩罚犯罪需要,又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需要。作为传统的职权主义模式,我国现行立法对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及司法实践主要停留在惩罚犯罪的需要层面,在其适用的审查机制、适用的对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应当结合现行刑诉法的修订契机,更多的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为改革方向,引入程序性裁判等理念,对现行强制措施的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3.
《刑诉法修正案》中第5条到12条是有关刑诉中辩护权的最新规定,其中对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律师,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以及法律援助的实施都作出了新的规定.这些新规定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典型的公法,刑事诉讼法以国家公权介入为主体,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此基础上兼顾私力合作的精神,将刑事和解作为特别程序纳入其中,但国家主义的公法制度与私力合作的刑事和解存在一定的不协调,这一问题在审查逮捕与刑事和解两部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新刑诉法在细化逮捕条件、严格控制逮捕范围的同时,明确了应当逮捕的情形,也就是所谓的强制性规定,但这种强制性规定与刑事和解制度发生不协调,尤其在提请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曾经故意犯罪的轻伤害案件上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因,逮捕是一项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发挥着保障刑事诉讼和惩罚犯罪的功能.但司法实践中,逮捕的诸多弊端严重侵犯被逮捕人的权益,同时也给司法机关带来种种困惑.需要从司法理念和具体制度以及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逮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孙少波 《经营管理者》2013,(24):238-238
取保候审制度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保证不逃避,不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下,能够有保证人并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可以免受拘留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取保候审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从九七年开始将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明确的强制措施之后,取保候审的各项条款也做出了更改,但是制度的完善并没不代表执行的效果也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现代法制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沉默权制度的理念基础是保障人权与程序正义,而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及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是对立统一的。理性认识和借鉴沉默权制度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陈保中  郭艳  桂林 《领导科学》2004,(11):13-14
2003年的孙志刚案,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孙志刚被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在收容所里,孙志刚遭殴打致死。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刊发的长篇报道《27岁大学生收容所遭毒打致死》,详细报道了这起严重的警察涉嫌犯罪、恶性侵害公民权案件,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州市公安部门很快逮捕了13名涉嫌殴打孙志刚致死的犯罪嫌疑人,派出所民警李耀辉等人被刑事拘留,3名在此案中涉嫌渎职的工作人员也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2003年6月5日至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制度是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公正制度、是文明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是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制度安排。本文拟从建立沉默权的意义及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分析出发,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民帝国     
今年4月16日,一则来自新华社“禹作敏被刑事拘留”的消息轰动全国。一个农民干部触犯刑律被拘留,为什么会如此兴师动众? 这件事带给人们的冲击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