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4,(23):49-49
作业负担的减轻,让许多家长多了一件担心的事情,因为孩子有许多时间可自由支配,家长又不可能时时监管着他们,于是就怕孩子沉迷网络,变成“网虫”。一位母亲伤心地说,女儿过去是个听话的孩子,自从上网成瘾后经常离家出走,只有没钱时才回家,家长不给钱,就大哭大闹,甚至到网吧打架。这位母亲说:“宁肯让公安局把孩子关起来,也不想让她去网吧!”还有一位高三学生小宋(化名)是玩儿网络游戏 CS的高手,整个初中和高中就这样“玩过去”了。他说,上高三了自己也想停下来,但做不到。要防止青少年成为“网虫”,或者要把已经成为“网虫”的青少年解救出…  相似文献   

2.
曾子杀猪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 “你别去,等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不禁破涕为笑。夫人办完事回家,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 “你为什么要杀猪?”  相似文献   

3.
林颐 《山西老年》2009,(2):23-23
那天回家去探望母亲。母亲正搂着小雨。小雨是我哥的孩子,母亲一手带大的,平日里就爱粘着奶奶,今天得了感冒,更是非要奶奶抱着才行。我心疼母亲,想替母亲换换手,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愿意,来来回回只一句":我最爱奶奶。"母亲很无奈,笑着说":你最爱  相似文献   

4.
袋鼠与金子     
一只老袋鼠带着它的孩子出远门,当它走累了,放下孩子休息时,发现身边有一堆金子。老袋鼠看了看金灿灿的金子,仍然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袋里。路边的小草对袋鼠说: "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鼠袋装上满满一袋金子?" "不,"袋鼠说,"我还是要我的孩子。在母亲的心中,失去了亲人,金子也一钱不值。"  相似文献   

5.
香港:殖民文化悄然退去香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书店。他问:有关于邓小平的书吗?售书人回答:有,但不知道你要哪一种?孩子说:就要有电视系列片《邓小平》解说词的那种。我循声走过去,问这孩子:你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书?孩子说:邓小平的逝世引起很...  相似文献   

6.
1美元     
约翰跟他妈妈要1美元。"你要钱做什么?" "我要拿去给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他回答。"你真是个乖小孩,"母亲骄傲地说。"拿去吧。不过为什么你对那位老太太这么有兴趣?" "她是卖冰淇淋的。"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6,(9)
准确部位母亲说:孩子不听话,是该打,可是你不应该老是拧他的耳朵,这样会让他致残的。父亲问:那拧哪里呢?母亲说:应该打他的屁股,那是块死肉。父亲反对道:你真糊涂,屁股也能听得进话吗?(杨刚)  相似文献   

8.
夜读偶记     
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现将我在夜读中随手所记的几则故事整理于下。 一 我国汉代有个大孝子叫韩伯俞,少年时期很淘气,为此母亲常常责打他。有一次举杖打他时,他突然大哭起来,母亲问道:“往日打你,一声不吭,今天打你,为什么哭呢?难道你觉得受了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上了车。母亲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在案头10个小时。他点点头,没关系的。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相似文献   

10.
偕母亲逛街     
今天是双休日,见天气不错,便去外面租了一辆车,对母亲说:“娘,今天我们带你出去逛逛。”母亲穿戴好,却犹豫了:“唉,我一个老婆子逛啥?还是呆在家里看门吧。”我和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硬是把她拥上了车。母亲这辈子真不容易,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给我和哥哥成了家,供姐姐读完了大学,并伺候着丧妻多年的叔叔,直到他去世。母亲得知我们要雇保姆看孩子,又执意随我们进了城。她说,“找人看孩子要花钱,我是孩子的奶奶,照看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母亲来到城里三年有余,从没踏出家门半步,也从不去左邻右舍串门。每日为我们洗衣…  相似文献   

11.
1 卢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卢梭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他说:“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他们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怎样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①而“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②卢梭对那些借口工作忙,放弃对孩子管教,而拿钱去雇人来代替他们完成所担负的责任的父母,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满身铜臭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给你的儿子找到一个父亲吗?你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你给你的孩子雇来的这个人,甚至不能说是教师,他是一个奴仆。他不久就将把你的儿子培养成第二个奴仆。”③  相似文献   

12.
玫瑰作饵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愿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她不忍心看到鱼儿挣扎、哭泣。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垂钓,哪怕因此而被父母打屁股。她也不允许父母当着她的面杀鱼,否则就大哭大闹,来抗议父母的"残忍"。她的父母为此常常苦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过程——无论我受了什  相似文献   

14.
母亲离家的那个晚上,她和爸爸整整坐了一夜,也说了一夜的话,但是.我只记住一句:“你走吧,由我来向孩子解释。”这句话是爸爸说的,所以,我知道,要走的是母亲。母亲离去后的好几天里,我天天等着爸爸的解释,他似乎把此事忘了,一如既往地送我上学,在学前班家长手册上,认真填写我学会的新字,新听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救命稻草     
在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依靠时,稻草也是好的。有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了很久,眼看就要淹没了。一个母亲嘱咐她的孩子:如果洪水卷走你,一定要牢牢抓住一切可以抓到手的漂浮物,利用它们赢得被救的机会。孩子天真地问:“难道说就是一根稻草,我也要牢牢抓住它吗?”“是的,孩子。”母亲无比肯定地说:“如果你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依靠,一根稻草也是好的。你要牢牢抓住它,直到有人来救你。”村庄淹没那天,这个随波逐流的孩子,果然看到前面  相似文献   

16.
为妈妈洗脚     
《新少年》2004,(Z2)
上海一家合资企业招收员工。一天,有位青年去面试,主考官是位总经理,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吗?”他被主考官的问题弄愣了,满脸通红,摇摇头说:“没有!”主考官又问:“你为你母亲洗过衣服吗?”他又是满脸通红,无言以对。面试结束,主考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已看到我们的企业设备先进、待遇优厚。欢迎你下周再来面试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你回去要做一做。”回到家,他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母亲。当母亲把脚  相似文献   

17.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吃惊,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  相似文献   

18.
二姐哭哭啼啼地跑回娘家向母亲诉苦,要和二姐夫离婚。她说二姐夫工作不上进,爱乱花钱,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种种罪状听得我替二姐不值:这世上那么多的好男人,怎么偏偏她就遇上一个不好的呢?于是我也忿忿地说:“和他离!以二姐你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比他更好的!”  相似文献   

19.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20.
导演生活     
那年暑假,母亲将我和妹妹关在家。我们没一个玩具,家如囚笼。我只好和妹妹打架,打得妹妹大哭。母亲摘菜回来,不看妹妹脸上的泪痕,放下竹篮,说:"瞧我给你们带来什么。"我们快乐地扑过去,母亲拿出辣椒和茄子。口母亲说:"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一变呢?"她让我们从篮子里找出两粒黑豆,从篱笆上折下几根红荆条,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