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碳关税是指根据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碳关税概念的出现与《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直接相关。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对碳关税进行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设计。对于是否应当征收碳关税这一问题,各国仍持不同态度。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支持并推动碳关税的征收,以我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持反对态度,美国对于碳关税政策的态度处于一种左右摇摆的状态。碳关税问题的出现,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就我国而言,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影响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碳关税带来的挑战,我国应当坚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积极探索应对碳关税的有效路径,以减少碳关税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欧盟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部门出口贸易额大、碳排放强度高是负担碳关税比较大的主要原因,被征收的碳关税主要集中于少数部门,碳关税的征收会直接影响这些出口部门企业的生存。因此我国应加快转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消费拉动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一次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的比例,以及限制关键高排放部门的出口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碳关税"。  相似文献   

3.
WTO规则视野下碳关税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碳关税"措施法理逻辑是针对美国国内产品征收的"碳税"进行的边境调节措施,而其国内的碳税并不涵盖在WTO边境税调整范围内。美国以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0条环境例外作为碳关税在WTO体制内合法性的依据,但通过解释该条款的适用条件却可得到相反结论。碳关税虽是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的措施,但却不是"必需"措施;碳关税符合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但不符合GATT第20条引言的规定,构成了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手段,是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相似文献   

4.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此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如今碳关税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武器,我国作为商品出口大国,面对国际碳关税的挑战,应加快绿色税制改革,及早开征碳排放税,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法律制度,更好地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欧洲议会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案,计划自2023年起逐步引入碳边境调节税,并于2026年起实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表面上是防止碳泄露,实则是保护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绿色产业带动欧盟经济复苏,抢占国际气候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在实施过程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面临法律和技术层面双重挑战,对此欧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本文基于欧盟的征收标准和征收范围,测算了欧盟对中国各行业拟加征的碳边境调节税率,分析了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增加了中国各行业的出口成本,其中对化学工业等七大行业影响较大。对此,政府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针对性地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造成的可能冲击。  相似文献   

6.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单边要求进口商购买碳排放证书的首要问题是能否符合WTO法律要求。基于碳边境调节机制提议和WTO法律条款及案例分析,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有可能落地实施,不过其在实施模式、实施路径方面皆面临挑战。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出口商品和碳价都有影响,中国应主动与欧盟沟通协调争取豁免待遇,并从法律上进行抗辩:欧盟碳交易体系配额价格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有偿购买证书“内外有别”有违WTO国民待遇原则,且“必需”性要求中的碳税可作为替代措施与欧盟将自身标准强加给贸易伙伴已经违反了GATT第20条“一般例外”实质性和程序性要求。中国还应积极推动低碳转型和碳市场发展,尽早实现与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合作互认,不断提高自身相对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碳税立法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的客观要求。目前,碳税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与综合对比分析国外碳税实施情况,笔者认为:碳税是以化石燃料及相关产品中的碳含量为基础,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对导致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广义的碳税包括碳关税,碳税的立法理论主要包括外部性理论、庇古税理论、权利成本理论、侵权行为理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相似文献   

8.
欧盟单方面的"航空碳税"立法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对航空业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在此对欧盟急切要求征收航空碳税的原因做了分析,同时这种单方面的征收有可能引发的国际贸易大战也是一触即发,特别是依托航空业发展的经济体的利益损失明显,这就需要各国对外找联合、对内促发展来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碳排放问题最终还是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自欧盟征收碳排放费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各有利弊,对此,我国企业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尽量消除碳关税征收的不利影响,促进产业转型,以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0.
投资日历     
欧盟拟用高关税打击中国廉价商品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欧盟准备通过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方式对抗中国廉价商品:从9月中旬开始提高从中国进口的墙砖和地砖的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通过对碳关税和碳税等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借鉴国外开征碳税成功经验,作好中国开征碳税的各种准备。中国应择时开征碳税,避免碳关税的不利影响;加快实施"走出去"和外包战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但航空碳税背后的博弈反映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受到其他国家的强烈抵制,主要是由于实施规则不合理,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利益。航空碳税会推高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成本,航空碳税隐含的贸易壁垒影响我国航空业未来发展,运输成本的增加还会转移到货物贸易领域,从而对我国其他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全球航空业碳排放的市场机制仍有可能设立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碳税和碳交易体系。为积极应对航空碳税给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应发展航空低碳技术和碳交易市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3.
欧盟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向国际航空业征收"航空碳税"。来自美国的四个原告提起诉讼,指控欧盟"航空碳税"指令违法,要求确认其无效,却在欧洲法院遭遇败诉。欧洲法院对该案的判决有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之处,应予以分析和质疑,指出其错误之处,同时探讨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欧美一些国家借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失利的时机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出台了以保护环境为名、维护本国贸易利益为实的碳关税措施。碳关税一旦开征,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为此,我国应该把制定《碳税法》,构建碳标签制度,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应诉准备,并采取其他措施,作为应对这些碳关税壁垒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2011年我国省市的地区GDP、就业人数、能源消费和资源税的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数据分位数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碳税政策对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效应区域差异性。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征收碳税对我国的东西部各个地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碳税对能源消费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碳税的征收会加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同时碳税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加强。我国在碳税政策制定方面要同时考虑产业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征收碳税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欧盟将航空业纳入减排贸易体系的指令,不仅将冲击国际航空业,还挑战了现有的国际法规则。不少国家及其航空业协会声称反对欧盟的单方面措施。美国航空业协会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法律诉讼,中国、印度等29国的航空业宣布抵制欧盟航空碳税计划。欧盟坚称其措施具有国际法上的正当性,是控制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合法措施。因此,有必要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欧盟航空减排贸易指令合法与否。通过对《京都议定书》,尤其是对第2条进行文本分析、历史分析和目的解释,结合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分析可知,欧盟单方面针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不合法,也不适当。  相似文献   

17.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虽然开征碳关税争议颇多,但是一旦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将极大地冲击中国企业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将面临诸多困境。福建作为我国的重要出口省份,势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福建的出口贸易现状入手,通过碳关税对我国及福建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探讨应对碳关税影响要采取的策略,以便给我国出口企业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拆除关税壁垒王福明作为各国贸易壁垒的关税未来发展趋势是逐步降低。21世纪将成为各国经济趋于区域性联合并向全球自由化发展的新世纪。关税及其历史演变关税是以进出境货物和物品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收。一个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等情况需要,由设置在边境。...  相似文献   

19.
2019年欧盟出台《欧洲绿色协议》,其中一项核心内容是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直接原因是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解决碳泄漏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社会、国际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碳边境调节机制实质上是单边贸易措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南北国家围绕WTO原则和气候变化原则对碳边境调节机制产生了合法性方面的争议。我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领导力量,应当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多边机制内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适时与欧盟开展协商谈判。同时在国内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积极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欧洲绿色协议》预示欧盟碳关税从航空碳排放税的折戟中卷土重来并向全球积极扩张。重征碳关税折射出欧盟以防范碳泄露风险和提高内涵碳产品竞争力为中心的经济考量、以环保道义优势重塑欧洲气候治理领导者角色的政治战略、以绿色发展理念和高涨民意认同推动的文化内蕴。面对欧盟重征碳关税,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筹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立场上坚持追求应对气候变化实质正义的CBDR原则、策略上主张以谈判和磋商作为开征碳关税的前置程序、制度上构建中欧碳配额合作机制、技术上完善和推广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纠纷处理上借助WTO争端解决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