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解决了人类众多的、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和不计后果的前进,也给人类增添了很多的痛苦和困扰。从这一点上出发,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偏离了其实质。科学技术应该为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这种全面的发展不仅是在物质生活上要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要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要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技术应从人类的根本出发,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更好地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不是反过来主导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韦伯将现代性的问题诊断为技术问题的时候,技术成为现当代哲学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成为梳理技术问题的一条线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发展对于现代性的审思和批判方面是有着卓越功绩的,然而,在对物化与技术之关系乃至对技术之本质的反思方面的缺失构成了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一道"硬伤",这同样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理论的缺失。在这一点上,技术现象学凭借对于技术之本质的积极探索而走在了他们的前列。  相似文献   

3.
大学人文精神体现着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引领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在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重构至关重要,其建设需要从多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物化的时代──论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面对商品经济时代,我们不但要关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和实证性问题,同时也应重视商品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以求对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矛盾及发展动向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三形态"学说为区分和认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商品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的第二个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以"经济的社会形态"表现的社会特征;以"人的物化"表现的人的发展特征;以"剩余劳动"表现的劳动特征;以"经济必然性"表现的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5.
人的哲学与生命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哲学人学的提出和研究在我国已有十余年,在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问题的研究上已取得不少成果。然而,我以为,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作为个体的人而言,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不无外在性和疏离感。因为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人基本上是作为客体和对象而存在的,学者们像论述外部世界的存在、本质、价值、发展一样来论述人的相关问题,虽能给人一些有用的知识,但却难以开启人的人生智慧,让人动情动心、有澄明之感。其实,研究人是研究我们自身,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把握不但不能单靠外在实证,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论问题,这里更需要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命作为文化哲学的重要主题,内在蕴含如下内容:1."文化生命"(狭义)是物质性的"生"和精神性的"命'的统一,时间是其真正本质;2."历史意识"是人类文化时间的集中表现,历史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确证;3."文化传统"是由一种特定的文化在具体历史时空中延续、演进而形成的,包括时间上的"传"和空间上的"统",具有二重性文化意义。总之,时间与人的文化生命是互为本质、互相确证、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人与人关系研究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它依赖于一套物化逻辑,把人与人的关系一步步转换成物与物的关系,以此替代人与人关系的来研究。孤立化和数量化是这套逻辑的两个基本步骤。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来看,孤立化是西方经济学把研究局限在私人劳动的必然结果;数量化则反映了资本主义物化经济形态可计算性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物化经济形态相适应的物化思维方式。博弈论虽表面看来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仍没有摆脱物化逻辑的局限,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西方经济学只见物不见人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学界悉心探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虚拟世界的兴起,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某种新型科技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在人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中,通过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两个关键环节,一方面,人不断地将意识赋予虚拟世界,通过这些人造物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虚拟世界接受了人的意识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显示给人,使之获得多种感知信息,随之萌发出更强烈的参与感.人与虚拟世界在承认彼此主体性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由此印证了海德格尔"在世界之中存在"的著名论断.  相似文献   

9.
“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人的双重生命观出发 ,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特别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和奥秘。坚持人的双重生命观 ,对于指导、推动人的现实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多少个世纪,一谈到死,无不感到惊悸恐惧,讳莫如深。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认为生与死都是人类生命旅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应加以回避;生命也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活”,而应以追求高尚的价值意义为前提。在这种新的生命观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以科学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身的死亡。安乐死作为一种新的死亡方式的尝试,自然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安乐死的意义,特别是它与人的生命价值的关系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节奏的二重历史构造节奏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自然界、社会生活、人体运动处处充满了节奏。正是节奏的这种普遍性,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奏这个窥孔,应当能发现自然变迁的某些规律,也应当发现人的生命产生和运动的某些奥秘。一、人的自然节奏从根本上讲,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切系统运动和演化的基本规律。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宇宙中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都有一种动能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2.
王淑梅 《北方论丛》2007,42(2):137-140
消费和生产是直接同一的,在本质上是“人的实现或现实”。然而,在消费社会,消费的功能由追求消费品使用价值的实现阶段进入到追求其符号价值实现的异化阶段。异化消费直接导致了以幸福感降低和价值虚无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的生命符号化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消费社会在当代中国已初现端倪,审慎思考西方消费社会的现实,积极探索克服异化消费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所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所面临的世界性课题: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引起的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思考入手,探讨了知识经济本身特点客观上对人的要求,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既要重视人,激励人,又要注重发挥个人的爱好、才能。使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客观要求与个人的自我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解放。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人们在享受高度数字化的技术生活时也感到了一种新异化的诞生。从技术批判的视角看,马克思的物化思想发现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现代技术一方面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财富堆积,另一方面又将之推入一种异化状态中,即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中介。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使“物化”畸变为了“数字化”,它形成了一种 “超感”的技术意识形态,使“数字崇拜”成为人们的基本信念。基于此,从现实的具体的数字社会出发去分析从物化到数字化的逻辑演变成为我们超越数字化的生存困境,构建未来美好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与死亡是哲学不可回避且历久弥新的话题,亦是人类锲而不舍、苦苦探索的千古之迷.我们应当借鉴中西文化众多生死智慧,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超越死亡的途径,为现代人解决死亡带来的恐惧与困惑,合理地规划人生境界和生命价值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与人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和对传统自然观、生命价值观的批判。对医学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和人生命价值的哲学理解不同,对不同死亡方式的态度就不会相同。即便都是安乐死,但对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态度也不会相同。就当代人而言,死亡本身不可避免,但死亡方式应当是可以选择的。只要有利于捍卫人的快乐与尊严,有利于追求人生命的意义,不管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其死亡都比泰山还重。  相似文献   

19.
略论人的生命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略论人的生命价值崔新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在人的价值诸形态中,人的生命价值是其最基本的形态。没有人的生命,就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价,谈论人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人的价值,就不能抛开人的生命价值。一、人的生命何以有价值人...  相似文献   

20.
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即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历史性等特点.人的生命活动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它们构成了人类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和人口生产等四种生产活动.它们是维持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并能得以不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人的消费活动主要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种消费活动.人的适度的物质消费活动和健康的精神消费活动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