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刚 《船山学刊》2003,(2):102-104,134
《湘学报》、《湘报》是戊戌维新期间,湖南具有全国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唐才常作为这两份报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对《湘学报》、《湘报》成为湖南维新变法的重要舆论阵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由湖南学政江标发起、创刊于1897年4月22日的《湘学报》(原名《湘学新报》),作为以开化湖南风气,宣传维新变法为目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是近代湖南最早的新式报刊。唐才常任《湘学报》主编,同时兼任“史学”、“时务”和“交涉”三个栏目的编辑、撰稿工作。唐才常借助这种新式宣传媒介,以笔为枪,大胆著文,大力鼓吹救亡,倡导变法,在当时的湖南思想界产…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粤汉铁路作为近代湖南最大的实业,在其建设过程中,湖南省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以湖南巡抚为代表的官方势力以及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等都曾深度介入其中,试图使粤汉铁路湖南段的建设能够沿着各自政治力量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湖南新政是湘省铁路事业的最初原动力,陈宝箴主持的湖南新政,打破了近代湖南的保守风气,铁路等实业受到了湖南绅商的重视并借粤汉铁路筹建之机,积极延路入湘,为湖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长远的基础。粤汉铁路定线湖南后,围绕着粤汉铁路的建设,湘省官、绅、商等各方势力均积极介入,他们既斗争又合作,由此对粤汉铁路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钦 《船山学刊》2009,(4):46-49
以《湘军志》、《湘军志平议》、《湘军记》中的《湖南防守篇》里对于湖南以及早期湘军的两个史实:湖南是否“纵寇”和江忠源“蓑衣度之战”是应当记其“为保全湖南首功”还是应当“直没其战迹”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微观史事倾向性认知会导致史识的重大倾向性差异。这在地方历史的书写中尤其普遍存在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 湖南因为地理、移民、血统、风俗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士风民气历来炽烈强悍。翻开湖南地方史志,描写湘人“任性刚直”、“其俗慓悍”的词语比比皆是。甲午战败也并未使强悍的湘人一蹶不振,而是更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与自信心。他们抱着“救中国从湖南始”,“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南时务学堂缘起》,《知新报》)的豪迈气概。揭开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序幕。此时,湖南的士风民气也空前的激越高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保路运动中一份专门刊物《湘路新志》的系统研究 ,对湖南保路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同时分析了湖南保路运动中的劝股筹款活动 ,最后比较了湖南保路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在领导集团和人民的动员程度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肯定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涛  曾晓剑摄影 《云梦学刊》2013,(5):I0004-I0004
2013年8月21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与《云梦学刊》共同主办的“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座谈会在南湖藏书楼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湘水》编辑部、岳阳市教育局、岳阳市八中、中湘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湖南理工学院两办、期刊社、团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的人士,  相似文献   

7.
“1907年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哈里曼的女婿司戴德与清政府制订了修筑新法(新民至法库)铁路和设立东三省总银行的计划……”(《满铁史资料》第2卷《路权篇·本卷前言》第7页)。“1905年,司戴德在朝鲜结识了美国铁道大王哈里曼,并成了他的女婿……”(同上书,正文第21页)  相似文献   

8.
《湘报》作为湖南第一家近代日报,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不断高涨的产物。《湘报》报人不仅在理论上对缠足恶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犀利的批判,还在实践中支持创办湖南不缠足会,使湖南的不缠足运动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9.
楷模     
<正> 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同志亦为吾湘著名教育家。囊者纪念徐老诞生一百○五周年,余曾赋二绝以志。近闻《船山学报》新辟《湖南学案研究》,谨录旧作,以示对徐老之怀念。  相似文献   

10.
继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后,咸丰二年(1852)八月(农历,下同),在广西又爆发了朱洪英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长达八年之久,其活动范围遍及桂北及湘、粤交界一带。1854年建立了“升平天国”这个地方农民政权,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朱洪英,又名朱声洪、朱胜红或朱世雄。其籍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湖南东安县渌埠头人(见《骆文忠公奏议·湘中稿》卷4第33—41页);另一说是湖南耒阳县人(见光绪11年《湖南通志》卷89)。此二说孰非孰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炮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由此可见,湖南烟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湖南烟花文化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它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但是,怎样创造它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不仅具有自然形式,还有一种美的形式。”作为一般商品的烟花也同样具有  相似文献   

12.
从《武功县志》的编纂义例探究康海的方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人,曾与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王九思、、徐祯卿、边贡并称为“前七子”,著有《康对山先生集》、《(氵片)东乐府》以及杂剧《中山狼》、《王兰卿》等。《武功县志》是其撰修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志书。 康编《武功县志》,成于明正德十四年秋。吕经野、何景明先后为该志作序,盛称“绪理要会,粲然明备”,“覈事显义,用昭劝鉴”,堪称“志之良  相似文献   

13.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现存著名地方剧种之一,四百余年来为湘,鄂、赣边区数十县人民所喜见乐闻。(一)平江花灯戏原名灯戏,初期叫“歌戏”即中国早期的歌剧,外人叫它“平江花鼓戏”。“歌戏”一词见于乾隆八年编纂的《平江县志·民俗》:“元正献岁,邻里燕饮相庆,十二日止,谓之云开节,(旧县志)或者轮接雕神,搬演歌戏”。辞海则有详尽,明确的注解: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4.
李清宇 《兰州学刊》2002,3(4):72-73
公司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公司法上的各种主体提供法律上的保护。《中华人民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 1条明确了其宗旨 :“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其中 ,没有明确“股东”的含义。从立法精神上来看 ,这个股东应该包括大股东和小股东。但是 ,《公司法》中却处处体现的是对大股东权益的保护 ,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了忽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行《公司法》在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的欠缺甚至空白现状的…  相似文献   

15.
张元济与浙路商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逍 《学术论坛》2001,(2):102-104
张元济不仅顺乎时代潮流力促商办浙江铁路公司之诞生,而且在"拒外债、保商办"的浙路风潮中充当了急流勇士,同时在浙路商办实践中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一、“蓝关”考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从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来广东潮州(今广东省汕头专区)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的蓝关究竟在哪里? 据《昌黎先生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注解说:“蓝关,即秦之峣关,在陕西蓝田县”。但据清代广东兴宁知县仲振履重修韩祠亭路碑说:“龙长之交有蓝关,顶建韩公祠,土人相传即雪拥蓝关处也!其事荒远,不可考证”。他说的  相似文献   

17.
宁调元(1883—1913),字仙霞,号太一,湖南醴陵人。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一九○六年初归国。是年七月,因事为清政府注意,旋即逃亡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不久,改名为《汉帜》,“日以民族,民权主义,申儆国人。”(引自柳亚子《宁烈士太一传》)十月,再赴日本,参与《民报》工作。十二月,因萍、浏、醴起义,被同盟会指派回国。“义师既败,牵连就逮,以无左证得弗死。锢长沙狱中三年。” (同上)在狱中,参与筹创《南社》。一九○九年冬被释放,“北走燕京,主帝国日报。大言壮论,弹射虏政,无所忌讳。” (同上)一九一一年秋将赴日本,至上海时,武昌兵起,乃溯江而走湘鄂间,先后在黎元洪,谭延闿幕府中任职。一九一二年春,在上海主办民社机关报《民声报》。后因民社渐与同盟会对立,愤而退出。时湘人推其任广州三佛铁路总办。一九一三年宋教仁被刺后,辞职走沪上,发电与湘督谭延闽,说以自立,并积极组织反袁力量。后事泄,被捕于汉口,不幸牺牲。旧友柳亚子,傅旉等曾积极集其文稿,辑为《太一遗书》。  相似文献   

18.
<正> 王夫之一生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强烈反对民族压迫,坚持爱国主义立场。他特别强调“立志”,并对“立志”有独到的见解。古人云:“心之所之谓之志”。“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的一种坚持不懈的心理过程,是认识主体作用于客体、并改造客体的要求。王夫之认为:“志立于不易,则凡吾之所以析大疑,诘大难者,皆此确乎不拔之志,以帅气而行者也。“(《四书训义》卷二十七)“志”是统帅“气”而行动的一种执着不变  相似文献   

19.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湖南都督谭延闿从宣布湖南独立到取消独立,中间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心理变化。袁世凯下令与国民党有隙的郭人漳入湘查办,遭到谭延闿强烈反对,他与总理熊希龄谋划“阻郭入湘”。由于南北势力悬殊,谭延闿为求成功“阻郭”,同意北洋军队入湘。与进步党关系紧密的海军次长汤芗铭被各方所接受,率军进入长沙。谭延闿和郭人漳同时被免职,湖南最终形成了汤芗铭入主湘政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13年5月9日下午,著名文艺理论家李凌烟教授应邀在南湖藏书楼举行"读书与人生"座谈会。讲座由湖南理工学院《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主持。岳阳市委宣传部、岳阳市图书馆、岳阳市档案馆、岳阳日报、岳阳楼区文体局、中湘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图书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体育学院等单位的3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