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小燕 《东岳论丛》2006,27(5):109-113
物质生存匮乏与“平等—自由”意识缺失的生存现实迫使回国之后的鲁迅重构自己的思想。留日时期的鲁迅集中关注人在精神上的自由创造问题,回国之后,眼见他人以及自身的物质生存困境,鲁迅意识到了物质生存问题在中国现实中的重要性。而国民身心中充斥的等级观念、主奴意识也迫使鲁迅重新调整他对19世纪人类“民主—自由”文化的态度。留日时期的鲁迅并不认为19世纪人类的“民主—自由”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高范本,他认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必然有新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人类生生不息的自由创造意志。而归国之后,眼见蒙昧、守旧的国民精神现状与社会文化氛围,鲁迅意识到了“民主—自由”文化的生长对于中国现实的重要性,意识到了“民主—自由”文化的生命基石—国民精神中的“平等—自由”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文史哲》2007,1(2):5-15
关于鲁迅“向左转”问题,传统的鲁迅解释框架,无论是左翼论,还是启蒙论,皆遮蔽了诸多认知视野,同时也把鲁迅的一次历史选择,当作终极选择。实际上我们应当排除左翼论和启蒙观的二元对立,采取让鲁迅和“左翼”相互注释的方法,重新回到瞿秋白、王任叔、舒芜等提出的既有命题,认为“转变”和“不变”,在鲁迅那里以不同形态同时存在着,变化的是某些实体性思想,不变的是一种思想结构或主体性结构。鲁迅在触摸到欧洲精神的根底时,便开始把等级社会孕育的非“人”状态当作“罪”来感受。“罪”和“责”,使他在个人存在与民族和人类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中介。但鲁迅把“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时,却成功地规避了绝对主义逻辑陷阱。“自由”和“平等”的断裂是通过“罪”的意识和“赎罪”行为连接在一起的。而“罪”感和责任意识,又使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非政治”的政治性。鲁迅正是带着这种主体性结构和“非政治”的政治性走入“新的阵营里”的。这不足以改变原有的历史形态,但却“改变”着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评论鲁迅性格的时候,不少人责备地说:“鲁迅多疑”。人类,恰如鲁迅所说:“最好是不隔膜,相关心”。互相猜忌,总不大好。“疑”而至于“多”,又难免让人感到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这样,鲁迅的多疑便似乎和凭空猜想、疑神疑鬼混为一谈,而成为他性格中惹人讨嫌的缺点了。  相似文献   

4.
鲁迅说过:“我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他以此为起点,到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伟大先驱,经过了艰难、曲折、漫长的历程。鲁迅的这段思想历程,与中国现代革命史血肉相联。“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曾经伪造过一个假鲁迅,把他捧为“天才”和尊神,用来打人、整人。另外还有些论者、研究者,喜欢拔高鲁迅,把他同中国革命分离开来。这不仅歪曲了鲁迅,也歪曲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革命的历史。其实,鲁迅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知识分子,曾经“背着因袭的重担”,作为受资产阶级思想学术影响的民主革命者,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鲁迅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一步步被推上“神圣的祭坛”,成为20世纪最显赫的文化偶像。在当下中国大众的意识领域,鲁迅的确可以被这样评价。但是如果回到鲁迅本体,而不是着眼于鲁迅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就只剩下一架空壳了。如果,鲁迅是因为被误解、被歪曲后走上“神圣的祭坛”的话,对鲁迅而言实际上是极不公允的。鲁迅固然伟大,但是这伟大不关乎意识形态构筑出的使命般的阅读空间。鲁迅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招牌”非常警惕。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警惕中,他反而在去世多年后成了意识形态最浓抹重彩的一个。这种可能是…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对鲁迅作过高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主席同时还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相似文献   

7.
巴金以作家的身份,以后辈和学生的心情,以回忆和鲁迅的交往为中心,以亲身感受为基础,认为鲁迅是伟大的爱国者,赞同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赞扬鲁迅的硬骨头、爱憎分明和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肯定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巴金的鲁迅观有三个特点:鲁迅“他的杂感也是光芒万丈的”;“跟先生来往的许多青年在先生身上也产生了好的影响”;揭露鲁迅死后被歪曲、利用的严重现象。可惜,巴金未曾予以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8.
读多了大陆学者写的研究鲁迅、何其芳的论著,常有大同小异之感。然而读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文章,虽然有些观点难于赞同,却常常给人新发现的喜悦。我谈香港大学中文系黎活仁博士的新著《现代中国文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台湾业强出版社1993年2月版),就有这种感受。鲁迅的《野草》和何其芳的《画梦录》,作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史上的一块丰碑,用阿英编的《现代十六家小品》的话来说,它是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是中国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中的吹鼓手姚文元,一贯以“理论家”、“文艺批评家”自居,今天发文章,明天出专著,他到底鼓吹些什么?撕去他假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还其本来面目,他是一贯把王明路线奉若神明,把周扬等四条汉子捧为祖师爷,恶毒攻击鲁迅的政治骗子。翻开姚文元一九五九年精心炮制的《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以下简称《巨人》)一书,就一目了然。在那里,他摆出一副“研究鲁迅权威”的架式,打着“学习鲁迅精神”,“用毛泽东思想研究鲁迅战绩”的幌子,向共产主义者鲁迅大放冷箭,对抗毛主席关于评价鲁迅的指示,卖力地为王明路线招魂,为“国防文学”翻案,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郭沫若研究应当突破那种空疏的思想文化概念 ,更加重视我们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努力与作家本人的感受沟通起来。“超越于时空之上的绝对自由”这就是青年郭沫若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的理解 ,是他居于狂飙突进时期对于人生的一种基本感受方式。他自信自己真正领悟和掌控了生命 ,能够永远居于时代发展的颠峰 ,永远充当历史的弄潮儿。正是这样的感受方式给了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动人的艺术创造力 ,但也因此而使其陷入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当中。对比郭沫若与鲁迅的感受方式 ,将给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现代作家的精神世界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1920年代中期鲁迅杂文的流变.一是坚定了鲁迅的杂文话语选择,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是鲁迅在杂文中增加了对现代知识分子持续进行批判的新主题,同时形成了其杂文的“韧性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民国史的视角看鲁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蒋百里在东京留学界相遇,浙江同乡会及其会刊《浙江潮》为二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公共空间。作为超级读者的鲁迅,不仅认可与接受了《浙江潮》,而且成为其重要的译者与作者。“国魂”与“尚武”之说引起鲁迅的共鸣,并由此开启了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之路。蒋百里触发了鲁迅的第一篇小说译/作《斯巴达之魂》。没有“飞生”,或许不会有“自树”,没有《国魂篇》,或许也不会有《斯巴达之魂》。在鲁迅文学发生的综合机制里,浙江同乡会及其组织者蒋百里是被长期忽视的重要一环。民族主义促进了鲁迅“国民”意识的觉醒,尚武精神也内化为鲁迅的“战士”气质。关于“鲁迅的青年时代”,明治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当然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唯一的,“中国影响”与“中国路径”也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形上论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文章指出,康德先验论的几个论据是不牢靠的,他把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存在与人类的知性方式即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相混淆,把数学、几何、逻辑学等人类知识与它们所表述的客观关系相混淆,从而得出先验论的结论。其实,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性方式、人类现在通用的数学、几何和逻辑学等领域的知识不是唯一的,是可替代的。文章还批判了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论思想,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肯定的偏见的合理性和“解释学循环”、20世纪西方历史观中的历史不可知论等,都是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论的变种。  相似文献   

15.
孔庆东  王灏 《江汉论坛》2006,1(6):93-95
“沉默”和“呐喊”应当是与鲁迅思想中本质意义的“绝望”与“希望”相对应的标志性行为,在“沉默”中似乎包含了更为丰富的鲁迅,“沉默”对于鲁迅应当是更本质的,这里不仅有他思想者的求索,也有他普通人的打拼和偷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质疑鲁迅思想与近现代人类“民主———自由”文化有着逻辑矛盾的观点,力图探寻鲁迅思想内在的、统一的逻辑构架。在社会历史观的角度上,青年鲁迅已经越过人类文化演进的表象而直取其背后的生命自由意志与“自由—独立”精神;作为一个决意投身文艺的人,鲁迅重视人的精神觉醒、精神创造力量的思路是一种回归其生命本根的思路;而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而言,鲁迅瞩目人之自由意志、“自由—独立”精神的觉醒的思路关注的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远远没有得到正视的重大问题,看取的是一个民族不断通向新的历史文化进程,包括通向“自由———民主”文化历程的生命本根。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对鲁迅的思想、性格、创作等方面作了科学的分析与论断,对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上和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作了科学的结论,指出了鲁迅的崇高地位。这一方面教导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鲁迅、学习鲁迅、发扬鲁迅精种,同时,对如何研究鲁迅的问题也使我们受到许多启发。谨将个人的肤浅体会提请读者指正。一鲁迅是什么人?毛主席说,“是新中国的圣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个英明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近代中国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憎恶以及对传统罪恶揭露之深,使张扬“全盘西化”的胡适都为之黯然失色。鲁迅猛烈抨击“礼教与家族制度”的罪恶,揭露国民的奴隶性格,他认为中国文明就是一席吃人的筵宴,中国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的循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后遗言是“忘掉我”,他真诚地希望他和他所攻击的时弊同时灭亡.但人们一直都无法忘掉他,特别是近二十年鲁迅一再成为争论的对象,近年来有些人对鲁迅毫不留情地全面否定,在学术界形成了“倒鲁”与“护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很清楚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当今中国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