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其中收入不确定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房价的波动又加剧了收入的不确定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并建立以房价为门槛变量的模型,检验了我国2003—2016年不同房价区间的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门槛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低房价区间和高房价区间,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中等房价区间,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的住房供需市场,实施稳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扭转当前住房公积金错配是促进消费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消费出现低迷不旺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居民收入增幅趋缓和收入差距扩大影响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居民的消费观念尚处于转型时期,而预期收支的变化进一步弱化居民的即期消费意愿,保障力度软弱的消费环境拖住居民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后腿,商品生产者开发市场的能力滞后,不能很好发挥引导消费的微观职能以及政府调控经济运行政策灵敏度低,不能很好发挥引导消费的宏观职能,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 ,较详细地分析了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指出要启动居民消费 ,从而引导国民经济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住房分配和消费机制的逐步改革,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日趋显著.以青海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利用ECM理论,建立青海省居民住房支出与消费支出之间长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表明青海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抑制青海省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消费政策的演变过程 ,指出长期以来忽视消费 ,没有形成有效的消费政策调控体系 ,是导致目前居民消费需求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为确保居民消费需求的合理稳定增长 ,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长期不高,并在近十年逐渐走低至35%左右。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居民消费被低估了。居民消费被低估表现在投资高估和居民收入低估,消费低估更多表现在对服务业的统计不健全、对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定价过低、企业付费及单位福利对个人社会化消费的替代及住户调查技术性消费低估等。我们采用使用成本法对中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消费支出进行了重新估算,发现2004-2011年间,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年均达3.6万亿,居住消费支出年均低估约3万亿。调整后的居住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了14%,高于统计年鉴中的6%,仅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的重新调整就使居民消费率提高了5%-6%,并使总消费率提高了4%-4.5%。消费被低估意味着当前颇为流行的"消费过低论"需要认真重新评估,也意味着当前的经济结构没有想象中的坏,提升消费率的空间也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总需求明显不足,国内消费持续不振,居民消费亟待提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从理论上分析了家庭资产选择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6年CFPS的居民家庭数据并匹配同年度地区层面的宏观数据,构建分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资产选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考察了地区经济特征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住房资产与金融资产都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住房资产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资产,可支配收入仍是决定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2)由地区层面因素造成的居民消费差异占整体消费差异的17.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均对家庭资产的消费拉动效应产生了正向调节。其中,对金融资产的调节作用更明显,对住房资产的调节不明显。(3)在主要省份中,广东省家庭资产的消费促进效应最大,贵州省、甘肃省最小;与农村家庭相比,中国城镇家庭资产对消费的拉动更明显;财务回答人年龄处于36~50岁之间的家庭,家庭资产的消费拉动效果更大。研究结论表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积极推动地区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现阶段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格局的转变,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政策取向。国内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从我国消费需求的构成看,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一旦启动起来,我国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增长。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深入地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居民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最突出表现,应充分估计居民消费不足的严重后果,应正视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应出台力度大的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包括制定一个扩大居民消费的中长期规划,较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积极推进消费教育、不断提高消费者素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消费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及景气周期具有决定性影响 ,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出台 ,使居民预期支出不稳定。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激活消费需求。一方面 ,要认真研究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制定消费政策并将其纳入经济增长长期政策之中 ;另一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 ,改变居民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预期 ,使居民消费倾向逐渐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引导低碳消费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Tapio脱钩指数法与LMDI因子分解法,研究了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总体上为弱脱钩关系,其中,居民食品烟酒消费和衣着消费与碳排放脱钩关系为强脱钩,居住消费与碳排放为增长耦合脱钩关系,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与碳排放为扩张负脱钩关系,其余为弱脱钩关系;居民消费碳排放强度对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具有促进作用,人均消费支出规模和人口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居民消费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消费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及景气周期具有决定性影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出台,使居民预期支出不稳定.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活消费需求.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制定消费政策并将其纳入经济增长长期政策之中;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改变居民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预期,使居民消费倾向逐渐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都开始注意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消费方面,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城镇住房消费。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正处于住宅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住宅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约为20%,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占国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对于产业结构的引导日益加深。在按照市场变化调整产出结构的同时,更要优化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为了使消费结构科学合理并真正能够实现宏观调控,本文首次提出从投资与消费、居民消费总水平和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三个层次设定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目标,编制拟定了若干基于居民消费总量增长的消费结构优化概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消费变动趋势,提出着力引导消费倾向,统筹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拉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11年在上海和重庆两地推行的房产税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CFPS家庭微观数据采用倍差法实证分析了房产税改革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和具体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房产税改革试点政策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对重庆城镇家庭和有且仅有一套房家庭的消费支出尤其明显。房产税改革试点政策的收入效应、预防性储蓄效应和负向财富效应是其影响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作用渠道,通过降低城镇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及减少住房资产价值,进而挤出其家庭消费支出。研究结论对于未来房产税的推广和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政府消费做出界定后,引入滞后一期消费及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作为变量,使用差分方程、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经济解释,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小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城市发展重点要向小城市倾斜,构建以市场为主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体系。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的微观数据,以新古典住房经济学需求理论为支撑,基于居民视角从自用与租赁、消费与改善投资两个维度构建住房需求模型,深入分析江苏省小城市住房需求结构及城镇化因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同时,将所得结论与大城市住房需求现状进行对比,从政策上引导江苏省小城市住房市场与大城市住房市场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能够反映居民对住房消费价格需求的价格指数还没有真正建立。我国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住房消费价格具有不合理性,不能正确反映房价变化。房价的合理性应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评价,重点关注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家庭首次购买房屋的价格,同时,在编制居民住房价格指数时,应引入民间合作,并设置不同层次的房价指标,使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更具有客观性,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住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是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个突出难题。微观分析表明,房价变化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担保效应对于不同群体是不一样的,并受到金融环境的约束。决定房价变化对全社会居民消费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人均住房资产量及其分布结构、住房价格变化的性质、金融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因素。以1999-2009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的研究发现:(1)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担保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收入效应产生负向影响,总效应方向具有不确定性;(2)1998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价的长期上涨所带来的房产升值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效应大小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的区域差异特征;(3)近5年我国房价的持续加速上涨强化了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削弱了住房财富效应,在住房和金融市场相对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富效应的减弱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居民消费不足的环境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视域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性因素,认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和现行的部分消费政策、不合理的城乡结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渐进式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导致了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社会文化环境诸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俗等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市场环境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更加客观、更加直接。最后提出要克服环境制约因素,扩大居民消费,完善制度和政策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